作家六六维权,为何遭“看身份下菜碟”?
来源:新京报 A03:调查·评论 作者:陈方 2015年07月18日
一家之言
一个公平充溢的社会,权利会得到充分尊重。这里的“权利”,不是专指大V的,而是指所有人的;这里的“尊重”,主体也不单指公权力,还有企业、个人。
作家六六这几天成了新闻人物,不是因其作品,而是因网购维权经历,她将其写成长文《我要的只是公平》,微博微信上阅读量达到了数百万甚至千万,其遭遇也引发网民的强势围观。
六六称,自己在网店买山竹,图片上看个大肉白非常诱人,价格很贵,立刻下单买了八斤。谁知送到家个头小不说,打开又黄又烂,于是按习惯下了退单,却遭遇各种扯皮。她于是将整个扯皮过程发布到微博,没到5分钟就接到涉事网店致歉电话,半小时后相关电商也打来客服电话。为此六六撰文感慨“做一介草民好难”。
买东西时被笑迎,想要“售后服务”时则吃闭门羹,申诉结果常是“没卵用”。不少网民网购时都有类似体验。而作家六六的购物遭遇与据理维权,将该问题推入舆论视野,引发了广泛共鸣。而涉事电商、网店前后态度的180°逆转,为坊间共鸣增了“辛酸”意味:维权者只不过是使用了不同的身份,效果就判若云泥。
六六没有接受和解而选择曝光维权过程,以揭示电商“看人下菜碟儿”的面目,让人解气。解气的同时又不免悲哀:现实中我们都可能遇到维权纠纷,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网络大V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同样的案例,我们按照六六同样的维权路径,能引起卖方重视吗?这也是为什么,六六感慨的“我只是想要老百姓的公平”能一语切中很多人的心声。
毋庸置疑,一直以来,公平社会是人心共向。而公平的内蕴含义,就是每个人都在既定的规则内行事,不靠面子、人脉、身份,既定的规则应是一道标尺,也成为每个人的“护身符”。可若我们对身份的敬畏超过对权利的普遍尊重,那就构成了潜规则。现实中,这类潜规则在电商服务领域存在,在线下世界也存在。
六六维权的故事,便是这一潜规则下的光影。颇具反讽意味的是,“平等”一直是互联网精神倡导的关键词之一,当下人们也常常感念于新技术下的生活方式让人离公平越来越近。而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商,本更应把“平等”根植于自身发展与服务的过程中。然而,六六和涉事电商、网店的这一场撕扯,却让人看到了涉事卖方的“势利”:它并非对每位消费者公平以待,而是因身份差别选择性优待或歧视。
这显然有违公平本义:一个公平充溢的社会,权利会得到充分尊重。这里的“权利”,不是专指名人大V的,而是指所有人的;这里的“尊重”,主体也不单指公权力,还有企业、个人。有时作为社会细胞的企业、个人,能否珍视公平,重要性未必低于公权对权利的敬畏。而今六六维权遭遇的“看身份下菜碟”,道出了社会权利地势的坑洼不平,也理应触发社会共同的反思。
□陈方(媒体人)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7/18/content_58874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