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英国深度游,一次别具风格的异域观
六六最新文化随笔集出版
来源:城市快报 第19版:读书 作者:赵雯晔 2015年01月09日
英国约克城古堡
英国女人都没空生“悠闲病”
作者简介
六六,原名张辛,安徽人。1999年起,以笔名“六六”开始在网上撰文。2003年以小说《王贵与安娜》蜚声海内外。创作有《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心术》《宝贝》等小说作品及多部随笔集。
风格:幽默态度说“大实话”
六六的小说是很多人都熟知并且喜爱的,身兼作家与编剧职责的她,通过妙趣横生的文字与对简单生活的生动描写,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品牌。近年来,关于六六的话题不仅围绕在写作方面,遭遇婚姻危机使得她一再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六六的内心无疑是强大的,人生的诸多经历,不仅不能击垮她,反倒成了她创作的动力与素材。六六的随笔集,一直以幽默诙谐的态度说着“大实话”。如今,六六的最新随笔集《六个脚印走着瞧》出版,读者可以再次感受其特有的语言魅力。
笑点:让英国大夫扎了针灸
从商学院进修毕业后,六六与伴侣秀才、儿子偶得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六六的旅行是一次深度文化之旅。她拖家带口在英国“自驾游”,从风景中看到了历史,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一种贵族精神,从生活的琐事中体会到文明的碰撞。比如,住酒店的经历,让六六注意到英国女人的勤劳能干,她们不但能照顾自己,还能料理全家,男人则成了“装饰品”;参观城堡,居然让她看出英国贵族的“举步维艰”……她在英国不仅观光、游览、聊大天,甚至还有看病的经历,最不可思议的是她居然在伦敦扎了针灸,而给她扎针的是一位“白皮肤高鼻梁蓝眼睛的男人”,“闭着眼睛给我切脉,拿一根银针戳我的肺经,用中国的古法,治好了西医不屑于给我看的病。”不得不说,六六能将旅行深入到这样的程度,也是蛮拼的。她将这些感受一一记录下来,让读者跟着六六一行人的“六个脚印”走遍英国。同时,细心的秀才还为他们旅行中的每一站都画了手绘路线图,供读者参考。本报记者 赵雯晔
本版部分图书由天泽书店提供
选 读
因为拥有古堡而郁闷的贵族
到英国以后,在乡间玩得乐不思蜀,连牛粪和羊粪闻着都开始香了。每次入住城市,都怅然若失。
早上正要去逛约克城,B&B的经理告诉我,附近有个闻名于世的城堡,看过不后悔。“那里是英国人办婚礼的圣地。”她递给我一份宣传册——Castle Howard(霍华德城堡)。我网上一查,这个城堡竟然列世界十五大必去城堡第二位!
立刻驱车前往。
霍华德城堡的地标显示:过了一个塔,后面都是它的地界。终于进了园子——这哪是城堡啊!这更像一个古堡!皇宫般的设计,法式枫丹白露宫般的敞开对称庭院。前方是大片湖泽,据说曾是鱼塘,为古堡提供鱼类晚餐而挖。后方是森林,外圈是良田环绕。
解说员介绍,该古堡曾有7.8万英亩地,后来几经分割,目前只剩1万英亩。主人带着俩龙凤胎娃还在这儿居住。现在土地价值约30亿英镑,还不包括城堡及收藏。
另一个大古堡Chatsworth House(查茨沃斯庄园)也一样,祖上只花了600英镑就买下多于现在面积10倍的地。当然600英镑是300年前的事了。估计也和今天的几十亿相当。
可是早发财也没啥作用。
英国在工党上台执政以后,制定了一系列倾向于劳动者而非贵族的政策,包括缴纳高额遗产税。基本上死四代,财产就归国家了。那些世袭的贵族因付不起财产税而在一战之后大量拆毁古堡。有记录的被毁坏的古堡竟然有1600座之多!越宏伟、昂贵的古堡,被拆毁的可能性越大——因为遗产税额高。
如此想来,工党上台是必然的。经过千年的封建,全英国80%以上的财产和土地掌握在7000名贵族手里,下面的人肯定要造反。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新兴的资产阶级财力远胜靠土地为生的贵族。
没过三五十年,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精神生活要求开始提高。那些曾经被他们唾弃的贵族和古堡,让他们意识到不再是压迫的标志,却是英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于是,政府应民间呼吁与要求,多次出台保护历史建筑的法案,允许还保有古堡的贵族后代不交遗产税——前提是将古堡对公众开放,所获得的门票收入加上经营收入用于古建筑的整理修复。民众还自发建立各种信托,最著名的是英国国家名胜古迹信托,收来的会费用于古迹的修复,而钱全部来自民众。
古堡的修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如果不是出于家族的责任,你很难将毕生奉献给一座建筑。曾有中国土豪朋友有意购买一座古堡,他在勘察过内部状况及寻访过英国政府对古堡的修缮标准和预估所费金钱后,放弃了。因为,你买的不是古堡,而是祖宗。这不能改,那不能动,很多的生活不便也因古迹保护要求而必须得维持原样。
赫兹拉里格既是贵族,也是作家。他现在被“囚禁”在他家族的城堡里。他1998年离异的时候,曾不得不变卖家族收藏来支付前妻的分手费。现在他后悔了。
他后悔的不是对不起祖上,而是后悔那时候法制还不健全时为何不把古堡一起卖掉。现在因各种条框限制,连买家都没有了。他和他的后代,将不得不把这个偏僻的古堡当成世代的家。
无论是霍华德城堡还是查茨沃斯庄园都面临这样的窘境。每天他们都在接待超过千人的造访,为了保持古堡的运转,他们还得绞尽脑汁做多种经营:包括卖自己农庄的农产品,包括承办各式婚礼,包括不停奔走筹集维修费用,有的贵族甚至还打两份以上的工。
秀才问我送这个城堡给我敢要吗?我答:不敢。怕伺候不起。家里花瓶是一千年前的,墙上祖宗像是博物馆收藏级的,娃一个足球上去我就愧对英国历史了。别提古堡运转需要四百多员工。我拿啥养活人家啊!
无比强大的英国女人
有部获奥斯卡奖的影片叫《英国病人》。其实英国真的有一种全国通病,叫“英国忧郁症”。英国忧郁症发病率居欧洲之首,究其原因是气候问题。英国一年中有一半以上时间乌云笼罩,阴雨连绵。因此一到夏天阳光普照,全国人民都摩拳擦掌把晒太阳当头等大事。很多英国人会到医生那里去看忧郁症,处方竟然是“度假一周”。
但你去了英国,就会发现,得忧郁症的大多数都是男人,忧郁症的另一个代名词可能是“闲出病”。女人都没空生这种“悠闲病”。
我们在Kenilworth因参加了“Living in history”活动,出发去下一站的时间有些迟,正逢大雨倾盆,不得已在休息区等雨停。我对照酒店订单时,惊奇地发现即将入住的Churton heath farm B&B要求入住时间竟然是下午4:30至6:30,而现在的时间已经是晚上8:30了!
打电话过去,女主人竟然已经声音朦胧,貌似即将入睡。对方一听说我们将在晚上10:30到达,立刻干脆拒绝。这是一票100英镑的住宿单子。也就是说,因为晚入住,我将损失1000元。
我不得已要另订酒店。因英国手机网络不好,遂打电话给上一站的朋友,让她帮我寻个住处。我的女友是个情商极高又有语言天赋的女人。英国人特别注重遣词造句。在我们还在使用文言文极简语系时代,他们已经在莎士比亚的带领下步入奢华词汇时代。我不能把一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像英国人那样用十句客套话委婉表达出来,造成女主人认为我没受过教化。在朋友凄婉的故事中,一个游历四方、拖家带口、语言不通又对英国有无比热忱的来自中国的女作家,现在正孤苦伶仃流落街头。女主人一句拒绝的话,可能就此伤害了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并且在中国亿万读者心中留下英国女人极难相处的印象。
总之,女主人又电话回我,同意我“红拂夜奔”。
经历千辛万苦,我们终于在子夜前到达Churton heath farm。女主人穿着华贵的睡袍给我们开门。我们突然发现她竟然长了一张优雅脸庞,很年轻,笑容极其美丽!看起来不像劳苦大众!
这个印象次日清晨即破。我们一家清晨起床,发现她已经在厨房忙碌,为每位住客端上早餐——她的早餐真的很丰盛!
不等客人离席,她已经去楼上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了。
等我们把行李捆扎结束,向她道别,她又消失在占地几百亩的牧场里。用她的话说,照顾人的时间已经结束,下面轮到畜生。
女主人家里还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女主人干农活的时候,老太太还瘸拐着忙家务。
看她家的墙上,男人照片挺多的,但房前屋后却不见男人踪影。
问老太太,她答:孙子们去划皮划艇了,儿子去看马术比赛了。
度假途中,在路上与当地的英国女人聊天,问她们对中国男人的看法。她们回答得很含蓄:“亚洲男人看起来比较Tiny(袖珍)。排除宗教肤色语言差异,他们的体型不能引起我们对雄性的崇拜。”我好奇地问:“我在英国,发现你们女人非常Capable(能干),你们自己不但能照顾自己,还能料理全家,包括男人。我看不出男性在你们生活中有啥重要位置,为何要崇拜他们?”对方会大笑说:“你知道,很多事情,我们还是依赖他们的。”
在高度发达的国家,男性作为装饰品,对社会的推动性是非常大的。他们因无须参与烦琐而具象的劳动,便可以大部分时间务虚,研究一下科学、人文、哲学和未来有可能用到的发明。
然后,对社会的总体贡献,都以他们的名义记录。
摘自《六个脚印走着瞧》,有删节
http://epaper.tianjinwe.com/cskb/cskb/2015-01/09/content_7222530.htm
“城市快报:六六最新文化随笔集出版”上的一条回复
Thanks for sharing. I read many of your blog posts, cool, your blog is very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