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女人要憨一点,才容易嫁掉”
来源:四川日报 第16版 文化潮 作者:吴晓铃 六六 2011年04月01日
主持人:本报记者 吴晓铃 嘉宾:著名作家 六六
六六又出书了。在《双面胶》里透视最剽悍婆 媳关系、《蜗居》感叹最无奈房奴问题、《心术》直面医患矛盾之后,这一次,她的短篇小说集《苏小姐的婚事》,又将焦点对准都市白领普遍的“剩女”现象。
高学历、高收入、高职务的“三高”女精英,为何反而“剩下”?六六化身“都市情感专家”,以一贯的“犀利姐”风格支招:“女人要憨一点,更随和更宽容,才容易嫁掉。”据说,《苏小姐的婚事》已被韩三平看中,准备拍成电影。3月23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六六。
■关于新作
“婚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步不周到,就有可能全盘皆输。有团队精神的姑娘,很难剩下来。”
记者:这本小说集是你旧作新出,怎么会这么巧就赶上了现在社会上的“剩女”热?
六六:我的作品说起来很有意思,里面那些事写的时候都还没有成为社会热点,但出版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赶上。写《蜗居》是2007年,到2009年的时候房价就成为全国人民都在议论的话题了。《苏小姐的婚事》原书名叫《浮世绘》,几年前创作的。当时无论是剩女还是职场的话题,都还没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呢。非要说我赶巧,我觉得是我对生活现实有比较敏锐的感知力吧。
记者:你自称在新加坡带孩子,是个家庭妇女,这些故事素材又源自哪里?
六六:哈哈,其实我现在也算职业女性,好歹也算作家嘛。只不过大多数人理解的职场就是限定在办公室这类环境。在新加坡定居前,我在上海一家游艇俱乐部做公关,什么都还没修好的时候就推销卡,就像售楼一样。我觉得自己性格不太适合,就转到其他部门了。白领生涯虽短,但我这种灵通人士不需要每种生活都体验,就可以升入天堂。我对人生的体验只要吸取精华就好了。
记者:你的新书以小白领、女玩家、富婆、剩女、“红杏女”等各色女性为主角,写成12则“婚事”启示录,那你觉得女精英们为什么会剩下?是否是过于拜金的结果?
六六:也不一定是拜金,这和我们当前的婚配模式有关。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的婚龄男女就像田忌赛马一样,一等男人适配中等女人,二等男人要找三等女人,剩下的就是一等女人和三等男人,而这两类人群是不可能有交集的。
记者:你对“剩女”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六六:书里的“苏小姐”认为婚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步不周到,就有可能全盘皆输。但我一直觉得人在该干什么的时候就一定要干什么。不要犹豫,不要考虑得太多。因为年轻经得起错,而年龄大了就错不起了,越怕错越要谨慎,就更难嫁了。根据我的经验,能和你一起走进婚姻的人很少,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其实,有团队精神的姑娘很难剩下来,所以女人要学会理性思考,感性生活。
■关于编剧
“我很懒,对金钱不是很饥饿,所以‘苏小姐’还不着急卖出去。”
记者:你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后拍一部火一部,这部《苏小姐的婚事》,有没有影视公司感兴趣?
六六:韩三平说他想把《苏小姐的婚事》拍成电影,但是我的《蜗居》拍成电影我还没看到效果,所以《苏小姐的婚事》也就一直没卖。我很懒,对金钱不是很饥饿,不缺钱的时候,我肯定不会有动力去编剧赚钱。我曾经想过自己成立工作室拍戏,但我觉得我这种不喜欢操心的人成立工作室,是多不靠谱的事啊。
记者:你和海清的关系很闺蜜,她曾经笑称这辈子跟定你了,如果这部新作要拍,你觉得她适合苏小姐这个角色吗?
六六:(夸张)不要提了,我很生气。到北京宣传,下飞机第一个电话打过来的就是她,说:给您跪安了。(笑)我说,你也得给我点空间,让别的女演员有巴结我的机会吧。现在倒好,我只认识海清一个女演员,而且她不让我认识其他人。言归正传,其实我的剧拍出来我都不看的,所以适不适合,到时候问导演吧。
记者:海清从《双面胶》开始拍你的作品,在《蜗居》的时候大红大紫,后来又拍了你的《心术》,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演员?
六六:一演戏就像犀牛,永远精力充沛。我写《心术》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台词就按照生活中海清的样子写的,将来这部戏中女主角怎么说话,海清生活中就是怎么说话。有人说她现在成了媳妇专业户了,我觉得她这样一直演下去,可以演到奶奶专业户。
记者:前不久一群编剧和作家在微博上大战谁的水平更高,你也幽默了一句“每敲一个字,都能感到钱袋在我头顶乱晃”,你是真的觉得编剧大多数都是为钱码字?
六六:我觉得编剧和作家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工作性质不一样。就像弹钢琴一样,弹奏乐曲是很享受的一件事,但练习弹奏的阶段相对来说就会比较枯燥。写作不用顾及观众的感受,视觉语言怎么表现,而编剧的框架束缚就会很多。我个人更喜欢享受,写作是不顾及读者感受的,我自己爽了别人才能爽,但编剧就要在意其他人的感受。
■关于自己
“对我而言,幸福就是忽略和淡化遭遇的不快乐。走红是我意料之外的事。”
记者:现在你“中国最贵的编剧”名声在外,外传你从改编《双面胶》到现在身价翻了30多倍?
六六:哈哈,我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你去查查,《双面胶》的编剧名字都不是我的,那活儿我是白送的。想当初挺着大肚子日夜赶本子,我妈以为我看钱份上呢。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稿酬的确比以前高。因为我敢对自己的东西负责啊。有些人一年写两部,我可能两年才写一部,而且痛苦级别很高,当然价位也就会越高,我觉得自己的作品值这个价钱。不过,我的生活也并没有太多改变,现在依然爱网购,背环保袋也能坦然出门。
记者:你的职业作家和家庭主妇的身份是怎么协调的?
六六:带孩子的时候是家庭妇女,写作的时候就是在职场中,我现在把两者兼顾得还不错。因为我工作不用朝九晚五了,而且我写长篇很快的,写作时间最长的是《心术》,也只用了3个月。
记者:《双面胶》讲了一个很极端的婆媳关系,你觉得婆媳相处之道重在哪里?可否说说你自己的经验?
六六:我觉得目前来说,处理好婆媳关系就是距离产生美。以前大家认同的规律就是坏婆婆或坏媳妇,其实不是。时代转换太快,大家都乱了步伐。我现在的生活空间在我的婆婆看来是不太理解的,她那时要勒紧裤腰带来支持小叔子小姑子的生活,我这一代已经没有小叔子小姑子了,我可以有足够的钱提升CPI。我的思维模式已经延续了几十年了,所以我不能让年轻的女性来包容、体谅,所以唯一的方法我认为就是距离。中国式的家庭就是和老人一起生活,我觉得这不现实,未来更多的可能是老年公寓。
记者:你的很多作品其实都在拷问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你眼里幸福是什么?
六六:在《苏小姐的婚事》这本书的封底我的责编提炼出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都是相似的,而幸福各有精彩。”我一朋友陈彤说我是抄她的。其实我就是这么想的,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幸福,有人来源于物质,有人来源于精神。对我而言,幸福就是忽略和淡化遭遇的不快乐。我没有时间哀愁,我的不快乐很短暂。
记者:你觉得自己作品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六六:可能这是天生的敏锐吧。每个人的感知力是不同的,我的感知力是对当下,对现在,对我活着的每一秒。我更愿意直面现实。
记者:如果没有走红,你现在还会继续创作吗?
六六:当然会,我从小热爱创作,而走红是我意料之外的事。
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1/04/01/20110401655004088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