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济南时报:踩踏社会痛点的快感与遗憾

踩踏社会痛点的快感与遗憾

来源:济南时报 第B07版 历下亭●读书 作者:钱欢青  2010年09月02日


六六的小说中,《王贵与安娜》和《双面胶》是比较纯粹的家庭伦理小说,虽然也有社会变迁对家庭生活的挤压和撕扯,但社会现实的背景性存在并没有过多侵染小说家庭伦理的本色。到了《蜗居》,小说虽然依然以家庭伦理为出发点,但是随着行文的展开,官员腐败、城市拆迁、包养二奶等等问题尖锐凸显,尤其在房价飞涨的背景下,小说对大都市小民蜗居现状的有力展现,精确踩中了社会的痛点,从而成为一部反映现实热点问题的“社会谴责”小说。

《心术》显然是六六继《蜗居》后继续踩踏社会痛点的全新尝试,在卧底上海数家知名医院半年之后,六六以笔为刀,刀锋直指医患关系这一全民关注的敏感话题。

比较可贵的是,像此前六六的所有作品一样,《心术》也以流畅而鲜活的语言将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充满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息。小说以上海某知名医院的脑外科医生郑艾平的第一人称视角切入,表现三位年轻医生在理想和现实间的挣扎。三人都想做个好医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病人的不信任、医闹的胡搅蛮缠、医疗纠纷的败诉等问题一次次打击着他们:“我”的女朋友小蕾因为患者闹事而被打伤了,小蕾愤然辞职,同时也与不能保护自己的“我”分手;大师兄刘曦是个很讨患者喜欢的副教授,但自己孩子却因为肾衰竭每天在死亡边缘徘徊;二师兄霍思邈是名医之后,爱慕漂亮演员小芹,对病人却有自己的一套同情心,他好心救治的陕北农村重症病患赖月金手术成功,最终却没能度过危险期……

根据六六自己的说法,她之所以开始写作,乃是因为在家赋闲时经常上网写帖子,网络语言的直接、短促、日常等特性也成为其小说语言的特点。当然,六六的小说语言也不是纯粹的网络语言,而是剔除了网络语言中一些太过搞怪、“前卫”的表现形式,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网络语言是片杂草丛生的草坪,那么六六在不经意间已经对其进行了修剪,修剪之后的草坪,望过去绿油油一片,整洁而不失妖娆。

对生活在当下中国的众多小民而言,房子、医疗和教育无疑已经成为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心术》直指医疗,六六踩到的当然是当今社会的痛点。六六甚至借助对资料的引用直言不讳地说到了中国医疗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公平:

卫生部的一个副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中 国农村有40%—60%的人看不起病。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看不起病,住不起院,死在家中的人占60%到80%。

据《当代中国研究》2003年第4期,从1991年到2000年,中央拨给农村合作医疗的经费仅为象征性的每年500万,地方政府再配套500万。全国农民分摊下来,平均每年每人大概是一分钱。

一方面是老百姓看不起病,另一方面离退休高干却常年占据40多万套宾馆式高干病房,一年开支500多亿元,再加上在职干部疗养……官员们的公费医疗占去了全国财政卫生开支的80%。

而且,目前中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北京等特权城市。

2006年,中国卫生的公平性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四。

六六的思考显然是诚恳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深刻的。但作为一部小说来说,六六对中国医疗现状的这种杂文式呈现也是对小说文体的一种伤害。对观点的粗放式表现和对论坛上网友帖子的直接引用都使得小说本身呈现出一种未经修饰的杂芜感。加上小说人物众多,线索杂陈,虽然人物性格不可谓不鲜活,情节发展不可谓不流畅,但这种“散点”式写作也让小说本身无法完整描述一个核心情节,也无法深入挖掘个体人物在复杂时代面前的深沉的内心回响。

http://jnrb1.e23.cn/html/jnsb/20100902/jnsb9159159.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