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蜗居》的居心和中国的民心

《蜗居》的居心和中国的民心

来源:CND>>华夏快递   作者:江岩声  2010年02月02日


离离拉拉看《蜗居》,看了一个多月。这电视剧,开头几集很好,中间每集愈下,后来胡编乱造,可能是为了迎合当局的政审吧?中国电视剧差不多都有这个毛病,当编剧不想说什么的时候,还能看看;一旦编剧想说什么了,便惨不忍睹。《蜗居》就是这样。然而,我还是没放弃,因为里面有个宋思明。昨天晚上,下班的火车里,终于,勉强看完了最后一集,其间还略过了宋的老婆到海藻家要钱打架那一段。鲁汶到列日,火车时间只有半小时,不够看完一集的,必须有所取舍。况且,早就知道最毒妇人心。大老婆如何虐待小老婆,根本用不着欣赏六六如何让现代一个孕妇来受罪演绎,最近我在《史记》中就看到一个例子。《吕后本纪》里说,二千二百年前,刘邦的大老婆吕后,虐待小老婆戚夫人:断手足,去眼,辉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斩断手脚,挖去眼球,烧耳朵,灌哑药,使住厕所,命名人猪)。吕后还拉着刚当了皇帝的儿子去厕所观看,并告之,那个怪物就是戚夫人。结果把个儿皇帝吓出了精神病,不理朝政。相比之下,宋思明大老婆要文明得多:不过是把小老婆推翻在地,致其流产,失去子宫,并骂声活该,溜之大吉而已。时代不同了,妇女进步了。的确。

然而,妇女之水性杨花,之过河拆桥,之人一走,茶就凉,古今未变。宋思明有大恩于海萍,有大情于海藻,最后甚至壮烈殉情。而这二妇人,毫无悲哀之色。海萍坐在亭子里,还恬不知耻地大发宏论,什么投资,投机的。送海藻出发去美国(宋思明生前的安排),本来是个绝好的机会,可编剧竟未让那一家人到宋思明坟前告别一下。

好冤!好惨!

就想写点东西,为宋思明打抱不平。

自然先得上网查查,古狗“宋思明”,看人家都说了些什么。

乖乖!不得了!铺天盖地,一片同情声!有年轻女人竟说,快给我介绍个宋思明,我爱死他了!

爽!痛快!真是爱憎自有公论(公众的“公”)!可是,定下心来一想,忽然警醒。为什么大家,也包括我,都同情宋思明?他难道不是贪官么? 而贪官,不是比杀人犯,比汉奸,更永恒可耻么?

就想起一个问题,常常琢磨的:读者为何会同情作品中某个人物?例如,《局外人》里的主人公,默尔索,他难道不是杀了人么?不是杀了以后,还往尸体上连打四枪么?不是自始至终,对杀人没有丝毫的忏悔么?这么一个冷血杀人犯,我们读者为什么会同情他?

因为,法庭冤枉了他。默尔索杀人本来没有道理,可算一时糊涂,法庭却偏要给他安个道理,而且是倾国害民的大道理,于是便大大地荒谬起来。人是有正义感的动物,特别是读小说的,最见不得人被冤枉,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加缪显然利用了这一点,绕过了默尔索杀人犯的核心,成功地激起了读者的同情心。

《色戒》演绎了一个汉奸与抗日小姐之间的不可能的爱情(amour impossible)。观众为什么会同情那个汉奸?因为,人们对汉奸的看法,随时间而软化。《色戒》如果在抗日战争期间放映,观众非砸了电影院不可。 70年过去了,今天的观众,可以心平气和地欣赏汉奸谈情说爱。

然而贪官,不管哪朝哪代的,在人类的道德法庭上,是没有可能翻案的。时过境迁,人们可以原谅汉奸,赦免杀人犯,却永远憎恶贪官。可是,《蜗居》却偏偏逆流而上,把个贪官塑造得人见人爱,其编剧是怎样做到的?她为什么要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换句话说,《蜗居》的居心何在?

首先,贪官宋思明的受贿史被抹去了,我们看不见他是如何开始受贿的,如何克服受贿前后的心理挣扎。 以年龄和钱财推算,宋思明至少有十年受贿史,几十桩受贿案。虽然和制定了6000万元的受贿目标,受贿20年的广东省韶关公安局局长叶树养相比,宋思明受贿时间少了十年,但也只不过是量的差别,本质是一样的。据报道,叶树养的受贿原则是:“不主动索要钱财,不办事不收钱,不催讨该给还没给的钱,不讨价还价,不嫌弃送多少钱,收了钱没办成事的,退人钱”。所以,叶树养的口碑很好。《蜗居》里说,宋思明的口碑也很好,可能就是这么“好”来的吧?

没了受贿的肮脏,编剧给我们看的,是一个干干净净,风度翩翩,颇有学识,四通八达,助人如及时雨宋江般的儒雅官员。这个官员偶涉婚外恋后,编剧对他寄托了无限同情,心理刻画极其精妙,仿佛金童玉女,若非过来人,大手笔,是写不出来的。

一方面,刻意掩去了其受贿史,另一方面,为其涂抹了一层又一层的正义牌温情雪花膏,一个香喷喷,体态丰满,多侧面,立体感极强,其人无限好,只是近黑道的高大贪官形象,便立在人们眼前,立在中国文化长廊里。从这个意义上讲,《蜗居》实现了一个突破:把丑恶打造成美好,然后毁灭给人看。其居心,我们只能理解为是要说明贪官还是可爱地,是要令我们想起,在这个可爱的贪官纵队里,排列着陈良宇,成克杰,叶树养,……。

为何是中国文化长廊?因为,外国文化长廊不会容忍这样的人物。照我的感觉,不仅欧美国家,即使像巴西那样的受贿议员能再次当选议员的国家,其文化长廊里也不可能容忍出现这样可爱的贪官形象。把《蜗居》搬到国外,不可能引起像在中国那样的热播热议,就像《色戒》在外国,远不如在中国吃香一样,这里,有个道德底线问题,有个民心问题。

当今中国民心,普遍尚贪。不仅贪官如雨后毒蘑,层出不穷,即使升斗小民,也不是不思贪,只是位置不到。这可从《蜗居》内外看出。《蜗居》里面,无论海藻,还是海萍,或者郭家其它人,没人问过,宋思明一介秘书,怎会有那么多钱财?这可理解为,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心照不宣而已,也即,贪官不问出身,有钱莫管来路;《蜗居》外面,无数的人为宋思明所倾倒。 正如韩寒说的,中国没有公民,只有草民,屁民。在这样公德沦丧,人心思贪的文化背景下,《蜗居》居心叵测地推出了“好”贪官宋思明,迎合了中国尚贪的民心,引起热播热议,可算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只是不知是荣是耻,是福是祸。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4924

“网友评论:《蜗居》的居心和中国的民心”上的193条回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