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蜗居》的居心和中国的民心

《蜗居》的居心和中国的民心

来源:CND>>华夏快递   作者:江岩声  2010年02月02日


离离拉拉看《蜗居》,看了一个多月。这电视剧,开头几集很好,中间每集愈下,后来胡编乱造,可能是为了迎合当局的政审吧?中国电视剧差不多都有这个毛病,当编剧不想说什么的时候,还能看看;一旦编剧想说什么了,便惨不忍睹。《蜗居》就是这样。然而,我还是没放弃,因为里面有个宋思明。昨天晚上,下班的火车里,终于,勉强看完了最后一集,其间还略过了宋的老婆到海藻家要钱打架那一段。鲁汶到列日,火车时间只有半小时,不够看完一集的,必须有所取舍。况且,早就知道最毒妇人心。大老婆如何虐待小老婆,根本用不着欣赏六六如何让现代一个孕妇来受罪演绎,最近我在《史记》中就看到一个例子。《吕后本纪》里说,二千二百年前,刘邦的大老婆吕后,虐待小老婆戚夫人:断手足,去眼,辉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斩断手脚,挖去眼球,烧耳朵,灌哑药,使住厕所,命名人猪)。吕后还拉着刚当了皇帝的儿子去厕所观看,并告之,那个怪物就是戚夫人。结果把个儿皇帝吓出了精神病,不理朝政。相比之下,宋思明大老婆要文明得多:不过是把小老婆推翻在地,致其流产,失去子宫,并骂声活该,溜之大吉而已。时代不同了,妇女进步了。的确。

然而,妇女之水性杨花,之过河拆桥,之人一走,茶就凉,古今未变。宋思明有大恩于海萍,有大情于海藻,最后甚至壮烈殉情。而这二妇人,毫无悲哀之色。海萍坐在亭子里,还恬不知耻地大发宏论,什么投资,投机的。送海藻出发去美国(宋思明生前的安排),本来是个绝好的机会,可编剧竟未让那一家人到宋思明坟前告别一下。

好冤!好惨!

就想写点东西,为宋思明打抱不平。

自然先得上网查查,古狗“宋思明”,看人家都说了些什么。

乖乖!不得了!铺天盖地,一片同情声!有年轻女人竟说,快给我介绍个宋思明,我爱死他了!

爽!痛快!真是爱憎自有公论(公众的“公”)!可是,定下心来一想,忽然警醒。为什么大家,也包括我,都同情宋思明?他难道不是贪官么? 而贪官,不是比杀人犯,比汉奸,更永恒可耻么?

就想起一个问题,常常琢磨的:读者为何会同情作品中某个人物?例如,《局外人》里的主人公,默尔索,他难道不是杀了人么?不是杀了以后,还往尸体上连打四枪么?不是自始至终,对杀人没有丝毫的忏悔么?这么一个冷血杀人犯,我们读者为什么会同情他?

因为,法庭冤枉了他。默尔索杀人本来没有道理,可算一时糊涂,法庭却偏要给他安个道理,而且是倾国害民的大道理,于是便大大地荒谬起来。人是有正义感的动物,特别是读小说的,最见不得人被冤枉,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加缪显然利用了这一点,绕过了默尔索杀人犯的核心,成功地激起了读者的同情心。

《色戒》演绎了一个汉奸与抗日小姐之间的不可能的爱情(amour impossible)。观众为什么会同情那个汉奸?因为,人们对汉奸的看法,随时间而软化。《色戒》如果在抗日战争期间放映,观众非砸了电影院不可。 70年过去了,今天的观众,可以心平气和地欣赏汉奸谈情说爱。

然而贪官,不管哪朝哪代的,在人类的道德法庭上,是没有可能翻案的。时过境迁,人们可以原谅汉奸,赦免杀人犯,却永远憎恶贪官。可是,《蜗居》却偏偏逆流而上,把个贪官塑造得人见人爱,其编剧是怎样做到的?她为什么要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换句话说,《蜗居》的居心何在?

首先,贪官宋思明的受贿史被抹去了,我们看不见他是如何开始受贿的,如何克服受贿前后的心理挣扎。 以年龄和钱财推算,宋思明至少有十年受贿史,几十桩受贿案。虽然和制定了6000万元的受贿目标,受贿20年的广东省韶关公安局局长叶树养相比,宋思明受贿时间少了十年,但也只不过是量的差别,本质是一样的。据报道,叶树养的受贿原则是:“不主动索要钱财,不办事不收钱,不催讨该给还没给的钱,不讨价还价,不嫌弃送多少钱,收了钱没办成事的,退人钱”。所以,叶树养的口碑很好。《蜗居》里说,宋思明的口碑也很好,可能就是这么“好”来的吧?

没了受贿的肮脏,编剧给我们看的,是一个干干净净,风度翩翩,颇有学识,四通八达,助人如及时雨宋江般的儒雅官员。这个官员偶涉婚外恋后,编剧对他寄托了无限同情,心理刻画极其精妙,仿佛金童玉女,若非过来人,大手笔,是写不出来的。

一方面,刻意掩去了其受贿史,另一方面,为其涂抹了一层又一层的正义牌温情雪花膏,一个香喷喷,体态丰满,多侧面,立体感极强,其人无限好,只是近黑道的高大贪官形象,便立在人们眼前,立在中国文化长廊里。从这个意义上讲,《蜗居》实现了一个突破:把丑恶打造成美好,然后毁灭给人看。其居心,我们只能理解为是要说明贪官还是可爱地,是要令我们想起,在这个可爱的贪官纵队里,排列着陈良宇,成克杰,叶树养,……。

为何是中国文化长廊?因为,外国文化长廊不会容忍这样的人物。照我的感觉,不仅欧美国家,即使像巴西那样的受贿议员能再次当选议员的国家,其文化长廊里也不可能容忍出现这样可爱的贪官形象。把《蜗居》搬到国外,不可能引起像在中国那样的热播热议,就像《色戒》在外国,远不如在中国吃香一样,这里,有个道德底线问题,有个民心问题。

当今中国民心,普遍尚贪。不仅贪官如雨后毒蘑,层出不穷,即使升斗小民,也不是不思贪,只是位置不到。这可从《蜗居》内外看出。《蜗居》里面,无论海藻,还是海萍,或者郭家其它人,没人问过,宋思明一介秘书,怎会有那么多钱财?这可理解为,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心照不宣而已,也即,贪官不问出身,有钱莫管来路;《蜗居》外面,无数的人为宋思明所倾倒。 正如韩寒说的,中国没有公民,只有草民,屁民。在这样公德沦丧,人心思贪的文化背景下,《蜗居》居心叵测地推出了“好”贪官宋思明,迎合了中国尚贪的民心,引起热播热议,可算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只是不知是荣是耻,是福是祸。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4924

“网友评论:《蜗居》的居心和中国的民心”上的275条回复

You can protect yourself and your family by being wary when buying pharmaceutical online. Some druggist’s websites manipulate legally and provide convenience, privacy, sell for savings and safeguards to purchasing medicines. http://playbigbassrm.com/f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