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这个世界怎么啦?——电视剧“蜗居”和我们

这个世界怎么啦?——电视剧“蜗居”和我们

来源:新浪博客 》 朱春泗的博客  作者:朱春泗   2009年12月29日


这年头,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越来越少,纯情和缠绵的爱情,在越来越年轻的人们中间逐渐淡化、逐渐消失。房子、钱、物欲越来越主宰着貌似爱情的感情

保留一颗美丽的心灵,保持一种淡淡的、平和的心态,已经很难。人们惊呼:“这个世界怎么啦?”

确实,这个世界怎么了?

感情问题是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与体现,其实是经济发展的付产品。贫富差距的迅速拉开,惊醒了多少人沉睡的梦,激发了多少人的思考与行动,打乱了多少宁静的生活,摧毁了多少曾经相亲相爱的感情和温暖的家。

男女爱情的背后,有个隐形的支撑或者说根基,那就是经济实力的基本相当和文化氛围的一致。一旦这个支撑发生明显的变化,爱情就会遭遇风雨,就有被肢解的危险。

爱情没有巧取,也没有豪夺。爱情不是利益的趋向和权力的衍生物。什么是爱情?是精神的花朵扎根在现实的土壤,是罗曼蒂克的性吸引,加上合适的经济和文化温床,于是扎根并蓬勃生长。

有爱情在的地方,没有“小三”搅局,人也不会身兼“小三”。没有爱情的地方,“小三”自然会来来往往。

许多人尤其女人乐衷于声讨“小三”、鄙视“小三”,其实没有实际意义。每个正常人的一生是充满感情的一生,谁敢说自己有意无意中没有做过、没有想过、没有抵制过“小三”或“老三”?尤其是认可同居的年轻一代人,并不把感情的介入者称为“小三”,也不把分手看做离婚,所以“小三”盛行,他们认为没什么不光彩,据说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这些想法,在刚刚看完35集电视剧‘蜗居“之后更加明确。

* * *

“蜗居”中的宋思明就这么走了。对于他,这已经是个最好的结局。我甚至有一点点痛惜,因为他毕竟是为担心钟爱的女人出事而驾车冲上公路,又因为听到胎儿的死信后精神重创错乱恍惚而丧命的。他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比方他背起岳父冲向医院的那一刻,不是每个男人能做到的。

他仕途得意,并想飞得很高,走得更远,可惜他要求的太多。他的聪明在于深杳社会各阶层人的心理,很会运用权力创造口碑结交朋友,娴熟掌握官场相处之道,把换来的利益视为己有并认为理应所得。他年富力强风度翩翩,希望拥有一切尊敬、恭敬、荣誉和爱情。职业的光环太久,太炫目,使他忘记了自己的吸引力并非是娘胎里带来的魅力,一旦觉察到这一点时,他已经走在钢丝上下不来了。

没有脑子的海藻,不懂政治又轻信和陶醉于权力的光环,将最珍贵无暇的爱情轻轻撒手,置亲人的真情提醒于不顾,这是年轻无知和青春迷惘的代价吗?仅仅是爱慕虚荣吗?不,当她轻松婉转调笑于两个男人中间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小贝感情的侮辱,更是对自己人格、品格、道德的宣示,她并非因为缺乏爱情而接纳了新的感情,所以从根子上她是令人鄙弃的。以她娇俏清纯的外貌和温婉个性,今后不难再得到新的爱慕者,但是和小贝在一起的纯真快乐永远不会再有了,她的“鱼眼睛” 就这么轻易留给了别人,留给了自己青春的记忆。

海萍这么一路摔打着,咆哮着,日夜奔波挣扎着,全都是为了房子,为了钱而拼搏。丈夫那么委屈着,迁就着,努力着,全都是因为没有房子没有钱。小贝是受海萍一家人所累而失去了自己所爱的海藻。她们的父母在辛苦抚养大两个大学生女儿之后继续吃苦受累不得安度晚年,也是因为房子。房子房子,看看我们周围的人群,很多已经结婚的海萍在发愁孩子养在哪里,很多海藻在为寻找一份工作和爱人而四处漂泊,很多母亲在为自己的女儿担忧——毕业了,这么优秀的孩子,可工作呢?婚姻的前提是工作,都二十五六、甚至二十八九了,再不找婆家就晚了呀!作品反映了这些存在,所以这个电视剧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这个电视剧给人的印象是满世界的年轻男女都在同居;所有的官太太都那么浅薄、粗俗、冷酷;地方政府官员好象都在与银行、房地产、法律、公安等行业人士勾结营私谋取暴利;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素质低下、鼠窃狗偷,专门给政府官员溜须拍马投其所好;政府官员在找“小秘”养“二奶”方面肆无忌惮呼风唤雨,甚至到了潇洒自如的地步;象李奶奶这样社会底层的人物,也被刻划得刁钻刻薄,不令人同情反而令人厌恶;把海萍夫妻这样的平民百姓也刻划得泼辣刁蛮,似乎一个大学生被生活折磨得已经与美好情操无缘,尽管最后海萍有一段长长的市民追寻幸福的理想告白词,没有用,海萍的自私和对亲人的压榨胜过海藻,她令亲人和社会感觉紧张,至少海藻还令人愉快和轻松。

总之,在这个电视剧中,既找不到一个轻松的角落,也看不见一个可爱的人物,社会生活存在的各种主要现实问题和弊端被暴露无疑。这个剧本台词精辟,情节合理细致真实,各种人物演员选择到位,形象塑造丰满可信,所以该剧一出台就象前期的电视剧“潜伏”一样,风靡全国,吸引了无数人包括我的眼球。

为什么会轰动?因为人们希望从艺术作品中看到真实,只有反映真实生活的影视剧才能引导带动人们去思考,去回顾和分辨前进的道路。

我想,对于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风气或现象,艺术作品是借重于典型性进行创作的,是挑选比较极端的人或事进行艺术加工的,所以,不能将这些剧中人物所体现的年龄段、职业、社会地位及其素质和形象覆盖到所有人身上,他们不代表所有的人。正象海萍所说的,这个城市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生活。“小三”很多,但不都是海藻;腐败官员很多,也不都是宋思明;“弃妇”很多,也不都是宋太太;下岗职工低保户很多,也不都象老李和李奶奶……只不过几个家庭的故事,可以象镜子一样反射社会,让我们的眼睛更明亮,心态更坚定一些,更客观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罢了。

对宋思明之类的描述是社会上层的人群,而海萍、苏淳和海藻这些有学历、有能力的人则是社会中层(不能说中产阶级),尽管他们生活坎坷,但是任何时代的年轻人没有不拼搏的,只要选择对方向,用智商和体力进行前期艰苦奋斗,后期靠情商和人脉就可以在这个城市中生存,他们其实不是社会底层的人。

这个电视剧只有部分、而没有全力去描述社会底层的人,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个剧本,我想肯定得不到批准拍摄。

不批准是对的。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表面看几乎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产品”——家里座机电话铃响了,你听到一个娇滴滴的说你欠费几千元的诈骗电话,一着急按键查询就掉陷阱里了;手机短信诈骗五花八门,譬如告诉你中了大奖、告诉你汇款帐号、告诉你信用卡透支、邀请你加入飞信朋友等等,骚扰电话更多了,卖保险的、卖发票假证的、推销房产服装化妆品的、办理出国、儿童用品和家教的、酒店招聘公关的、推荐股票基金的等等。走在马路上和商场里,时时受到骚扰,有乞丐的饶腿、推销产品的挡路,算命看相的纠缠等等。晚上回家报纸一展开,耸人听闻的负面报道让人看得心底发凉腿抽筋——传销、网恋、绑架拐卖孩子、车祸、械斗、性广告连篇累牍,那些犯罪照片和故事让你感觉四周全是邪恶与危险。如果睡觉之前看了会做噩梦。

最近装修房子,需要采购很多材料、家具、装饰品,先后与二十多家大商场、小店铺、个体摊点打交道,发现人情的味道越来越淡薄,诚信礼仪越来越少,满脑子全是钱的冷漠人越来越多,合同与定单之间充满欺诈条款,不小心就会上当;即便是笑脸相迎,也必须是钱买出来的,让人无法愉快地购物,更谈不上享受消费了。

无可奈何,这就是现在我们城市的生活。

* * *

媒体的力量、艺术作品的影响力应当是积极的、向上的,应当从正面的方向进行引导,否则就是教唆犯罪、促进道德沦丧,是加快经济发展时期本来就不稳定的精神层面的分裂。让更多的人,尤其是精神空虚、没文化又没钱的年轻人走上犯罪道路。一本坏书,一张黄色光盘,一段犯罪录象,会毁掉我们处于青春期的很多孩子。

生活中有许多的故事催人泪下的故事,却很少的艺术作品能催人泪下。我当过农民,当过工人,熟悉很多农村和城市中底层的人,即便在社会最底层最黑暗的角落里,也有人性的光辉在闪耀。包括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很多个体劳动者、小商贩,都是靠勤劳致富,每天用汗水、信誉和智慧装点着我们的生活。遗憾的是,反映这些基层劳动者生活的艺术作品非常少。在当前有些所谓的电影大片里,没有真实生活,只有肉欲、刀枪剑光和鲜血,更没有任何美的精神灵魂支撑其中。譬如所谓大片 “风声”之类,远远不如“蜗居”“潜伏”这类的作品接近生活和人民的精神层面,遥远、虚渺、干涸、凶残,不能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和享受。所以,这些大片其票房高收入是暂时的,是一锤子买卖,是包装和宣传出来的暂时煊赫而已。当前许多作品,让人看不下去,硬性编造得干巴无味。有的让人看完只有郁闷,没有清醒。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要么给人以浪漫享受,要么给人以现实希望,要么给人以知识借鉴、历史回味或者人生的清醒,如果这些都不沾边,那就是就是文艺垃圾,是借助艺术的外壳来挣钱,是对艺术的亵渎,对读者和观众的嘲弄。

当然有人说艺术作品必须面对所有人群,包括满足对低俗人群的需求。我认为低俗与贫富无关,所有文化艺术作品都应当追求真、善、美,它适应并服务于所有人群。创造低俗文化产品不能算是一种职业,只能理解为这是一群人与艺术无关的、无德进财的一类生存方式,他们给社会起的作用与贩卖毒品差不多,却披上了艺术的外衣,硬与艺术挂钩,无论怎样狡辩,都是为自己无德进财找借口。

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着文盲和半文盲群体,在这个最无知最没有文化的人群,恰恰更需要用艺术作品之美来开发、来滋养他们精神世界,象在沙漠中引来清泉、栽种绿洲,他们最需要文化艺术的开发。

送给贫困人群一笔钱很重要,但是别忘同时送给他们的孩子一部好电影,一首好歌曲。这种精神食粮比送钱更具有价值潜力和后劲。每当看见一个指使孩子去乞讨、或背着孩子在乞讨的健康年轻的母亲,我就愤慨,她利用自己的母亲身份,轻易就扼杀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和灵魂,她不配做母亲,她的孩子长大了肯定很难找到生存之路,因为人生第一个老师带给他对社会的第一认知就是乞讨,他首先已经没有了尊严,那怎么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呢?合格的母亲,首先传授给孩子的应当是尊严,是知识和劳动创造一切的理念。我认识的一个钟点工每天做两家,辛苦奔波夏天一身汗水冬天两脚冰霜,中午连6元钱盒饭都舍不得吃,2元钱一瓶的矿泉水更不买,但是每个月拿出200元钱送自己2岁的女儿进早教班。这样的母亲,谁能不尊敬,谁不愿意帮助她呢?

啊,这个世界怎么啦?

偶然性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中去观察、体会、理解这个世界,谁都不会完全客观。

这个丰富,绚丽的世界容纳着我们、吸引着、磨练着我们,有很多美好,也有很多嘈杂与诱惑,似乎很不宁静。

但是,只要我们有一种自立自强的理念,看清自我,踏踏实实地生活,珍惜身边幸福,就会时时保持一颗宁静的、感恩的心,就会有幸福甜蜜的家庭伴随着我们。

每个人只要珍惜自己,坚持不懈地提高素质,追求理想,追求社会价值,无论在任何年龄段,都会越来越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发现自己的魅力,越来越给家庭和世界带来和谐,自然会有亮丽的前途伸展向远方。

2009年即将走过去,希望的明天在招手,祝福我的亲人,祝福我的朋友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aab5e0100glh1.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