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南方都市报:《蜗居》“黄”与“黑”铺成的“中国灰”

《蜗居》“黄”与“黑”铺成的“中国灰”

来源:南方都市报 B39 思考 网议  作者:   2009年11月22日


  最近,一部二轮播出的情感伦理剧《蜗居》掀起了收视狂潮。该剧通篇饮食男女,却彰显世态本色;尽是家长里短,却深蕴生存哲学;随处峰回路转,却无一跳脱常情。在纯洁网友看到的“黄色”与辛酸房奴看到的“黑色”之间,剧中女主人公海藻吐出的那句“欠你钱,我拿肉来偿还”更让人陷入绝望的昏眩,这既是年轻一代在价值上无处可逃的叹息,也堪称中国当代社会“白领陨落,黑领升起”的灰色警示。

  黄色

  黄色炮轰捂不住“残酷共鸣”

  新浪网友“彭志强”认为,如果说黄,村上春树的名作《挪威的森林》比《蜗居》更黄,直子和好友玲子都跟男主人公渡边君有过非同寻常的性描写,但谁能以“黄色大炮”打倒这部惊世之作?“《蜗居》能火,一是故事贴近老百姓观众,二是演员把人物演得真实感人,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共鸣。对于广大房奴而言,《蜗居》激荡的‘残酷共鸣’,针对的就是那些囊中羞涩难买房子或者贷款艰辛供房的‘负二代’。”

  豆瓣网友“cissy”认为,《蜗居》是打着现实主义的幌子给各种不正之风立牌坊,更找出一堆纯洁到天使都要吐的理由来支撑那些弱不禁风的伪道德伦理观。“谎言说千遍就成真了,自己骗了自己就算了,还要自以为是滔滔不绝影响下一代的价值观。上海的房价是高、是难买,就因为难买,所以就应该利用权力,把自己获得的既得利益本来应该花费的代价转嫁到更多百姓身上?就应该勤做二奶,把自己的肉体贡献给利益权力还言之凿凿是奋斗努力?”

  网易网友“姜腾”认为,《蜗居》实在写实,也实在冷酷。“我们的人性里这灰色远比书本和道德标准上那些黑白来得多。无论是去指责任何一种生活,其实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者的隔岸观火。说得轻巧而已。《蜗居》里的灰色就如我们的社会一样,看不太清。这就是为何海藻母亲和姐姐几乎都不得不接受了海藻的生活一样。道德和标准是在无关痛痒的时候而存在的。黑白那是书本上教三岁小孩的。而灰色才是成年人世界里的主要构成。”

  黑色

  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个“宋思明”?

  加加堂网友“蝈蝈”认为,海藻是爱宋的,宋的身上有小贝暂时还不具备的特质 ———金钱、权力、一个成功男人的光环、一个成功、成熟男人的魅力。但是,谁又敢确定小贝不会在N年之后也会有一片自己的职场天地?这又是海藻的悲哀。 “婚姻是一种责任,难道不是么?我们除了爱情是不是应该还具备其他的优秀品质,譬如责任感、亲情、爱心等等?为什么还叫蜗居?!也许,我们正在寻求一种蜗居生活,慢慢的,我们将离家越来越远。”

  博客中国网友“马庆云”说,作者六六对宋思明的关照,并不是说她呼吁大家同情宋思明这个实在人物,而是想通过这种非实在的怜悯来让大家认清这个时代,“发现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受害者,从而对那种仇富的心理进行矫正———不是放弃仇富,而是对富人关怀性的仇视,在尊重私有与个人奋斗的前提下要求公平与公正。”

  经济观察网网友“汪雷”认为,如果我们把此前性资源的掠夺,看作是特殊女性群体的命运的话(例如娱乐圈是为了成名,相当比例的二奶是从农村到大城市奋斗的女孩),那么《蜗居》的残忍就在于,其展现的是一个都市优秀男孩或者网上颇为推崇的“经济适用男”,在权贵男人面前的惨败。“而前者这个群体未来最有可能成为承担社会稳定器功能的中产阶层。

  当下的房价飞涨、医疗价格高昂,已然让中国的中产阶层在物质层面向社会下层滑落。而若如《蜗居》所展示的那样,这个群体在精神层面也需要承受性资源被掠夺和挤占的煎熬,那公平何在?正义何在?!”

http://gcontent.nddaily.com/8/3f/83fa5a432ae55c25/Blog/71b/6c8add.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