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引发极端爱恨情仇
——评析热演的小剧场话剧《蜗居》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光 2009年09月13日
■ 小剧场话剧《蜗居》剧照
在众多悬疑剧和爆笑剧中杀出一条现实主义风格生路的小剧场话剧《蜗居》,一票难求,日前结束了23场演出。因为该剧不仅与同名电视剧同步上演,还从当下社会热点“买房”切入,展现了因为房子问题引发的爱恨情仇。
该剧改编自六六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姐姐海萍为了改善住房条件,把孩子接到大城市来,不顾自身经济条件,四处借钱,甚至想把妹妹海藻用于结婚的2万元借到手,引发妹妹和未婚夫小贝的矛盾,最终把妹妹推向垂涎她很久的宋秘书手中。临了,宋夫人把“二奶”海藻殴打致流产,宋秘书被抓,小贝离开,仅余一对姐妹和老实姐夫三人,新房也退了……
话剧的优势是反映当下生活。戏剧工作者也一直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己任。作为在上海话剧中心首演的剧目,观众难免把故事发生地点联想到上海,把剧中人的生活状态联想为新上海人。在话剧市场偏离现实生活很远的目前,该剧确实引发了众多观众的期待。因此,该剧票房飘红。不过,也有部分话剧观众对该剧的细节设置产生质疑,对2万元就让姐姐“逼迫”妹妹成为“二奶”的情节突转表示不理解。
女人心事牵房屋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看重房屋,这个家庭的港湾,也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我个人很喜欢《蜗居》,从最早看小说的时候就喜欢,因为无论小说还是话剧都很有女性智慧的光辉。小说作家六六、编剧梁馨月、导演雷国华都是女性,写的又是女性对房子的态度和姐妹亲情。透过《蜗居》,我感受到的是当代女性生活的苦辣酸甜,和对生活的深入以及用心的思考。导演很看重人性的健康,在作品中劝勉大家要珍惜情感,提醒大家不要头脑发热,“得到任何超越你生活轨道的东西都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王洋(话剧《浮士德》副导演)
梦想照不进现实
不想用深刻不深刻去评价《蜗居》,我也是编剧,明白这行的艰辛。我首先要说,故事不错。一群极端的人,用极端的方法去解决极端的矛盾,删除了枝杈,结构更凝练,节奏更快,冲突和矛盾也更强化,冲击一波接着一波,要的就是不给你喘息的时间。这点与现在电视剧的要求如出一辙,相比之下,话剧版本要更胜一筹。电视剧是大众的快餐文化,味精下得越来越重,能够带有一点创作者的审美已是欣慰。话剧的观众是小众的,空气却更自由,可以表达的空间更大。
刘觅滢(电视剧《徽娘宛心》编剧)
细节不真打折扣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却迟迟入不了戏,我感到主人公的行为有些可笑,为了区区2万元钱,宁愿丧失自我,背叛感情,过了。编导可能不在上海生活,在创作整个故事构架时,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年轻人的整体经济收入缺乏了解。姐姐海萍和她丈夫同是大学文科毕业生,住在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10平方米房子里,为了省钱不愿意装电话。平常两人只吃方便面,把吃鸡蛋当作一种奢侈,却想买一套价值80万元的两房两厅……这些不真实的细节,使故事显得荒唐,戏的感染力自然大打折扣。
顾文硕 (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部总经理)
http://www.xmwb.com.cn/xmwb/html/2009-09/13/content_408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