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非诚勿扰》而爱上冯小刚
2008年12月22日
反差太大了!和我上周看的《梅兰芳》相比。
我认为在中国我唯一能期盼过后依旧怀有希望的唯一不二人选已经锁定冯小刚。老谋子吧,我总觉得最近有改老本行的倾向,开始从导演艺术转向他擅长的视觉效果,即从导演降格为摄影。虽然我一直很敬佩他作为摄影的审美眼光,但从电影的好看程度上,我认为他已经输给冯小刚了。
昨夜去看《非诚勿扰》。看以前心里期望值不是很高。因为施宏俊在北京看过了,跟我说一般,不是很好看。用他的原话说:“可能年轻人喜欢看,我大约上岁数了。”等散场以后,虽已近午夜,我还是忍不住短信他:“施老,我还站在青春的山巅上。”此片最大的景仰在于冯小刚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这应该是当代导演为数不多的人选,凤毛麟角。他作为编剧的艺术成就应该还要超越导演,虽然我对他对镜头语言的把握已经忍不住暗暗叫好。但我认为他的文字洞察力和蛊惑力,绝对非比寻常。其中很多经典语言,有可能成为未来标志性语言。印象里最深刻的一句:“没有性关系的爱情,那不能叫爱情,顶多只能叫交情。”其他还有“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和谐。”“别的事儿我可以不劳而获,娶媳妇生孩子这事儿,我还是想自力更生。”“长得这么好看,吃了怪可惜的,不如留着生小熊。”此片最大的看点就是笑料频出,基本是三分钟一个包袱,而在关键时刻也会有一两句情真意切的话从葛优貌似难看,实则善良的嘴里吐出,敲击你的心扉。
我一直认为葛优是中国当代最可爱的男人之一。他正如片子里演绎的秦奋那样,有点小聪明,心眼很实在,心地特善良,柔情满怀。而葛优恰恰是冯小刚的另一张脸,他在银幕上演绎出另一个冯小刚,他俩的结合应该是性情的结合,与才华无关,骨子里是接近的,那种丑男的柔情,比帅哥还要叫人动心。
演员最怕的瓶颈就是相似。我妈说,她不要看陈道明了,因为陈道明出来以后无论演绎什么角色,都是陈道明本人,没有了新意。我也怕林永健或者李幼斌频繁亮相银幕之后对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作为编剧和导演,你可选的热门演员范围很狭窄。葛优是个非常奇特的人。他从最早出山的李东宝起,就那一张脸孔。我所见过的葛优作品,《大腕》,《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手机》等,每一部都不出葛优本人左右,没有任何发挥余地,可每部出山都叫人喜欢。哪怕他演一个坏蛋,也坏得让你喜欢,因为内心深处他有好人的潜质,就像当年的“敦厚的诈骗犯”一样,引不起你的一点仇恨感,他很多挑战演绎高度的角色,类似于夜宴,秦颂等,反而让人留不下什么印象,可见,他那张脸本身就讨喜,让人不忍责难,即使重复表演,依旧让人爱不够。我还记得他当年做了个什么树的广告,好像涉嫌欺诈,在别的明星身上也许就是个无法跨越的生涯灾难,但葛优轻易就被叔叔大爷媳妇奶奶们给绕过,无他,谁都觉得老实孩子受骗了。所以,他天生就该吃公众人物这碗饭,因为他先天条件特别地差。我们对刘翔参加奥运有极高的期盼,但对参加残奥的运动员,只要他们跑到终点,我们都觉得不易,掌声雷动。都是竞争,我们内心的天平自然就倾向于我们怜爱的一方。当演员,有时候帅挺吃亏的。
再说冯小刚。他近期的几部作品,立意最高的当数《手机》,这部片子除了延续了冯氏作品的一贯京味调侃以外,还加上作家刘震云对社会细致的观察,除了一阵笑声以外,还留下思考。那个“审美疲劳”,直到现在都是中年危机的代表语言。冯小刚自己的作品《非诚勿扰》,从好看上或从爱情上都实现了大小满贯,唯独立意上,不如《手机》。但我不喜欢他去年的《集结号》,我觉得那部片子的立意有偏差。我们今天的生活也许不那么百分百圆满,但绝对值得当年那许多热血生命的付出,我们对他们应充满敬意。当年的投身革命与解放事业的人,是有崇高理想的,是有追求有奋斗目标的,是为之不惜付出生命的。我认为当时的将领不可能以欺骗的方式让士兵去送死,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战死到最后一刻,没有子弹就拼刺刀。”这个是非常正常的要求,每个人,包括将领本身,都认为自己的生命是为追求理想而活,随时可以为理想在下一刻献出生命。我们不能以今天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当时的人们,正如我们现在回首往事,对赖宁的牺牲不可理解,可社会进步不是一天铸就的,如果没有蒋筑英罗建夫王进喜草原小姐妹的铺垫,是没有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有机会这样反思的。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高而质疑过去的无私奉献。时代不同不代表我们可以否定一切。
最后我要夸的是尚雯婕。这是06年的超女。我对超女超男舞林大会之类的活动向来不感冒。凡是此类活动一概不看。电影里的一首清唱,法语歌曲丝丝入扣动我心弦。我回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这首歌的演唱者,发现居然是中国的尚雯婕,而且据说这首歌的歌词是她自己写的,大大超出我对超女的预期!最终,这类族群,被我接受,为我欣赏是因为才华。
这世界,什么最贵?除了和谐以外,还有令人仰慕的才华。一部优秀的作品里,集合了一群有才华的人。
这是我对《非诚勿扰》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