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中国式婆媳

中国式婆媳

来源:新民晚报 2007年07月07日


【主持人】 刘咏

【嘉宾】 六六   《双面胶》原著作者

     滕华弢  电视剧《双面胶》导演

     马晴   报社记者

     吕正韬  公务员

主持人的话

近日,一部根据两年前红极一时的网络小说《双面胶》改编的同名连续剧正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电视剧的播出再次引发了人们关于婆媳关系的议论,观众纷纷通过短信、电话留言等方式参与电视剧频道每晚的特别互动节目。今天的谈话,我们邀请到了四位嘉宾,议一议婆媳关系——这一个交织着琐碎家常和微妙矛盾的家庭伦理难题。

1 婆媳关系:话不清的难题

主持人:《双面胶》两年前在网上连载时就火爆一时,直到今天仍是热度不减。这些天我一直在关注新浪读书频道上《双面胶》的评论,还是每天都有新的跟帖,估计这也跟电视剧播得火有关吧。看来婆媳关系真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啊。

六六:婆媳关系为什么比较突出,那是因为男人的胸怀比较宽广嘛,所以没人提女婿跟丈母娘的矛盾,不尖锐。

马晴:曾经有人讲,两种婆婆要不得:一种是会做事但是会唠叨的,一种是不会做事帮不上忙的。当然现实生活中还有不会做事也唠叨的。

滕华弢:那就没什么婆婆可以选择了,你把所有婆婆都包括在里面了。

六六:婆婆可以选择吗?婆婆和媳妇之间,其实老人比年轻人难做。老人如果不帮忙带孩子,媳妇会抱怨说她啥都不干。老人如果帮忙带孩子,媳妇又抱怨说指手画脚。论坛泡久了,就会发现这种矛盾。老人究竟是左,还是右,这是个很大的难题。莎士比亚真是英明啊,一句“TO BE OR NOT TO BE”涵盖多少!

2 与老人同住,百般滋味在心头

主持人:似乎婆媳间的很多矛盾都是因为同住而激发出来的,同在一个屋檐下,在如此逼仄的空间里,生活习惯难免有冲突。谈谈各位对与老人同住的感受吧。

吕正韬:一般女婿不会愿意和丈母娘一起住吧,除非是招赘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婆婆媳妇住一起比较多一点。我母亲现在就住在我们家,帮我们带孩子。两代人住在一起有一条:老不管少事,少不管老事。

马晴:我家婆婆是我挽留她住下的,虽然她不擅长做家务,但我也不让她做事,家务事都交给请来的阿姨做,她负责给宝宝讲故事做游戏,发挥特长。

吕正韬:我觉得教育孩子、讲故事最好还是父母,隔代了不一定做得好。

马晴:我婆婆讲故事比我们都要声情并茂并有耐心。她最好的一点是非常尊重孩子们的意见,这点是我最敬佩她的。说到底还是因为文化人,说话比较含蓄,有意见也要思考一下,斟酌着怎么说出口。我婆婆会说:这是你的家,你是一家之主。她很明白这点;然后她两个儿子的事,她从来只提建议不越俎代庖。你们的路由你们选择,做家长的给你们分析完利弊就是了,路还是要靠自己走,反正你们也不会犯原则性的大错误。

吕正韬:这样的婆婆好。

六六:我却觉得,这样的婆婆可怜。你以后是当丈母娘的,自然没啥痛苦。我现在一想未来,就痛苦。我家是儿子,以后我要当婆婆的。我得在媳妇家光干活,不说话、不发表意见,还得给钱,才能落个表现好。我的苦命的婆婆呀。

3 都是为了孩子

主持人:很多婆媳住在一起都是因为有了第三代,孩子的到来会给婆媳之间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六六:我与婆婆一起生活多年,没问题。但我先生若回上海工作,就要出去自己租房子住。我觉得这对我不公平。为什么我可以为了家庭和谐而平衡得失,他不行?但我后来发现他说得也有理。他说他回来以后鸠占鹊巢。这说明中国的传统观念,就是母亲跟儿子过。

主持人:那以后都是独生子女了,要是女儿的话,老人就没希望跟小辈住了?

六六:所以我说,未来的争执就不止这些了。不仅仅是婆媳战争,还有两家的战争。孩子谁家带,一家带多久?老人跟谁过,春节年三十怎么分配?老革命们总是遇到新问题。

吕正韬:深有体会。现在我丈母娘就觉得小孩和她不亲,吃醋吃得厉害呢。

六六:是的。我家也摆不平。以前没孩子,没问题。有了孩子,我觉得自己都从天上掉到人间了,不得不搞平衡。现在的独生子女太惨了,被期望太高,被关注太久,被爱负担太重。我是认为,老人得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否则失落感太重,要求过多。

主持人:其实孩子再亲能亲到哪里去,青春期一过,跟父母都不会太亲,别说隔代了,特别是现在的孩子。

六六:我觉得你理解上有偏差。不是孩子跟老人亲,而是老人需要跟孩子亲。他们一辈子付出惯了,突然情感没了寄托,就好像孩子突然断奶一样痛苦。所以我说,不能光说老人,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与孩子拉开距离。

马晴:六六说得对。我们这些妇女同志深有启发。否则老一辈的悲剧又将在我们身上重演。我总是鼓励自己的妈妈去读老年大学去旅游,不要总是把眼睛盯着我们。我们长大了,他们也该有自己的生活了。劳动是容易形成惯性的,不忍心老人们辛苦一辈子。

4 关于《双面胶》

主持人:《双面胶》的故事是以上海为背景,不过这几天看观众的反应,好像不少人对其中一些细节不太认同哦。

六六:像最好,不像大家就当故事看,不行就批判批判,当泄愤靶子也好。我自己本身认为,剧里那个婆婆角色的定位与我小说有差距。我的小说并不是想表现一个婆婆有多么恶毒,而是时代的差距。她的时代背景,她的生活履历,她的学识,决定了她的眼界。

主持人:还有剧中的女一号丽鹃,虽然上海女孩子“作”是出了名的,但好像也不是丽鹃这样的“作”法?吕正韬,你太太作不作?

吕正韬:我太太在上海女孩当中应该算好的,我觉得不作。

六六:哪个女人不作?不要以地域来掩盖我们为数不多的特性之一嘛。

滕华弢:其实胡丽鹃算作吗?现在很多女孩子都这样。在小两口看来,那还是甜蜜生活的一部分呢。在剧本当中的前两集特意渲染了一下他们小两口的生活,并不是按照上海女人写的。

主持人:滕导,你也是编剧之一,在编剧的时候对原著进行了怎样的润色?

滕华弢:基本上按照原著。六六的语言很难改,都是她自己的特色。有一些是演员根据自身特点做的修改。比如李明启和潘虹,自己都修改了一些。我觉得这个戏的所谓南北文化对立也好,两代人的矛盾也好,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一派是特别传统的观念,两家人合起来是一家,甚至李亚平他姐姐家的事情也是一家人的事情。这个是传统观念,李亚平也遵守这个。所以矛盾就会越来越多。

六六:男人就是这样理解自己的家的。当然这个自己家,不包括老婆的家。你们三个男人,哪个不是这样想?

主持人:滕导,当时《双面胶》电视剧确实拍了两个结局吗?

滕华弢:拍了,但是剪接的时候没用。电视剧和书不一样,尤其是这些演员演出来的,都很生活化,用那个比较尖锐的结尾非常奇怪。一路下来都是非常生活的一个戏,最后突然转变成一个情节剧了,所以就没给别人看就舍弃了。

主持人:很多人都希望电视剧能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滕华弢:我觉得电视观众和看书的读者不同,不希望大家看完电视剧之后都觉得生活太残酷。我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不能看完了家都散了,内心承受不起。但是话说回来,大团圆也接受不了,太假。

5 和谐家庭最需要什么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请几位各自回答一下。《双面胶》里没有一个是坏人,只是因为观念上的种种差异,最终却酿成一出人间悲剧。那你们认为要组成一个和谐的家庭,最需要的是什么?

吕正韬:我觉得换位思考最重要。既然都是好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自然就和谐了嘛。

滕华弢:我也是觉得应该多替对方想想。

马晴:宽容,多多检讨自己的不是,真诚地关心他人,人心都是肉长的。

六六:我认为应该是保持距离感。一家不说两家话,这话原本就是错误的。即便在一个屋檐下,也要保持距离感。对待媳妇和婆婆,丈母娘和女婿都得以对待同事和领导的情感去处理。你和领导每天在一个屋檐下,你亲密无间吗?媳妇对婆婆,不要当自己妈来用;婆婆对媳妇,不要当自己女儿来管教,彼此相安无事。若是把家庭关系按照办公室关系去套,矛盾小多啦,彼此都克制些,不要老想着侵占对方的利益。

小贴士 婆媳相处锦囊

婆媳若要相处得好,必须先调整自我的心态。女人大多心思缜密,对于很多细微的事情都有敏锐的洞察力。如果把这种细致放在对对方的关心上,多陪对方聊聊天,买点小礼物,让对方知道你是把她放在心上的;在矛盾发生时,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怨恨,学会了原谅对方,学会解脱自己,彼此多一些理解、依赖和尊重。女人们经常会被一些细致的情感和举动所感动,婆婆媳妇们不妨多从细微之处着手,相信生活中将会不断有温馨画面上演——

为爱而原谅

学会沟通协调

多留感激在心头

男人不是“双面胶”而是“润滑剂”

【结束语】

蒙泰格尼曾经说过:“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婆媳矛盾频发,并不是人们所希望的生活。可是由于文化、地域生活习惯的差异,对后代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婆媳间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都截然不同,矛盾由此突显。矛盾究竟如何化解,成了很多家庭一道难以逾越的沟。

身处特殊地位的先生,面对矛盾时,如果你可以居中协调,恰当地扮演好桥梁的角色,不偏袒任何一方,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相信你的沟通协调工作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人和人相处是互动的,你有付出,你就有收获。多留一份感激的情愫在心头,多想想对方的好,相信心态的转变会让你的生活也产生质的转变。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