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六六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作家六六做客谈《双面胶》实录
六六的名字怎么来的?少妇在家无事,闲来溜溜,溜达溜达就成了现在的六六了。

  7月25日下午3点六六做客新浪谈代表作《双面胶》及创作生活。反映都市婆媳关系的《双面胶》刚一问世就引起关注,被奉为“经典的婚姻教科书”,网上引发了关于都市家庭伦理话题的大讨论,并已被改编成话剧及电视剧。

   以下为聊天实录         六六的博客           发表评论 

    作家六六做客新浪聊天视频欣赏:视频一 视频二 视频三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新浪读书频道的名人堂时间。今天到我们这里来做客的嘉宾是位美女六六。

  六六:曾经的美女(笑)。

  主持人:六六跟大家打声招呼。

  六六: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除了通过电脑上网,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

  六六我是闻名已久,现在才见到您的真面目。经常关注六六博客的网友都知道,六六今天戴墨镜出场不是装酷,也不是觉得自己是明星了。

  六六:主要是现在太有名了,怕让人认出来(笑)。

  主持人:经常关注六六博客的网友都知道,六六这几天眼睛染上了一点小问题。

  六六:偶染小恙。

  主持人:没问题,咱们主要是聊你的书。六六这次是从新加坡回来,回来做什么?

  六六:私务公干,也就是花自个儿的钱干公家的事。

  主持人:还有这么高尚的人。

  六六:不远万里,有着白求恩的精神。

  主持人:你是哪年去的新加坡?

  六六:99年的秋天。

  主持人:当初是因为什么决定到那边去?

  六六:我先生到那边去读书,我是陪伴。属于“三陪”(笑)。

  主持人:可能不止三陪了。从六六这个名字在网上逐渐被大家熟知,尤其是去年由于《双面胶》这本书火爆了以后,包括一直到现在很多人都在问六六是谁。

  六六:六六是我。

  主持人:六六不是你的本名,先讲讲六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六六:我当年纯粹是网络的旁观者,但是盖不住话多,看一段时间以后就拍案而起,自己主动上网挑战。本意是少妇在家无事,闲来溜溜,溜达溜达就成了现在的六六了。

  主持人:也是很好听,很好记的名字,现在是不是已经习惯这个名字了。

  六六:对,现在基本上打电话都喊我六六,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网络上的朋友,已经没有人记得我的本名是什么了。

  主持人:你那时大概是什么时候在网上?

  六六:也就是出国以后,出国以前在中国,网络还没有发展起来,除非是逛个论坛,也是在海外论坛玩的比较多。

  主持人:那会儿也算比较早,算一个老网虫了。

  六六:对。

  主持人:在海外论坛逛得多,最先声名鹊起也是在海外论坛上?

  六六:应该是现在,我至今还是在海外论坛走的比较多,在国内论坛比较少,新浪博客开出以后,我才在新浪博客上发东西。

  主持人:属于出口转内销型。

  六六:墙外开花墙内香。

  主持人:你当时学的是国际贸易,后来也是做的这个工作。

  六六:对,做了几年国际贸易,我通常是不务正业,我的本业总是没有旁杈做得好。

  主持人:原来做外贸,后来出去以后又做的幼儿教育?

  六六:对,这是我心仪的工作,我以前小的时候就想做幼儿教育,但是在中国幼儿教育学历要求比较低,这是我父母所不能允许的。

  主持人:不够档次?

  六六:对,他们觉得你有条件读大学,就应该去读,而不是选择中专。所以,我在国内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走的路是比较容易就业的路,可能选择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出国以后可能选择的范围会更广一些。

  主持人:于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六六:不会有人专门建议我做什么工作,只要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

  主持人:后来从事幼儿教育,现在等于又是以作家的身份出现的。

  六六:这是大家给予的厚爱,其实我自个儿没那么认为(笑),还是爱好。

  主持人:写作还是爱好。实际上我们看,你不管是从受教育还是到后来的工作,哪怕是你现在的爱好,好像跨度还算是比较大的。

  六六:还行吧,至少我没有转行做数学或者是敢去哥德巴赫猜想,还是在一边上。

  主持人:这边儿也太大了。你当初等于学的也不是码字或者是专业一点的叫文学这种专业,写作完全是兴趣。

  六六:可是真正从事写作的人很多都不是文学上毕业的,因为学中文的可能做评论家、编辑更合适一些,但是如果做创作上,就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我想是这样。像我有很多素材最终的节选还是在我游荡江湖的时候。

  主持人:包括你书里头别人写的序里写到,写作经常不是专业作家写得更好。

  六六:主要是这样我有足够的借口为自己辩解,写几个错别字,不是科班出身,大家不要介意。

  主持人:很多网友已经在聊天室关注咱们的聊天。

  网友:我在美国等着看你。

  主持人:有美国的网友。

  六六:这是我的托儿(笑)。

六六聊天实录:双面胶是说事物的两面性
丈夫就是在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一个双面胶

  主持人:六六在国内广为人知,是因为去年你出的一本书叫《双面胶》,《双面胶》虽然已经很有名了,但是可以给大家亲自亲口诠释一下意义吗?

  六六:其实我的本意原本是想说事物的两面性,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对事物的诠释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定义的。同样的一件事物,在婆婆的眼里和在媳妇的眼里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是矛盾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对方就容易产生矛盾,这是我想写《双面胶》的本意。

  但是在我创作的过程中,发现婆婆与媳妇的关系究竟能不能处好丈夫是个关键,这个丈夫如何能够做一块质量好的双面胶,把两种不同的情感都年何在自己的身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一说这个比喻,觉得很直观的,而且非常贴切,也非常生动,丈夫就是在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一个双面胶,他要黏住两方面的关系,觉得这个比喻非常好。这个标题一开始构思就是这么想的吗?

  六六:没有,我起名字不是非常擅长,经常我起的名字引起书商的愤慨,因为不够跳跃,不够醒目。不过我想对我来说,一本书的题目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内容。我把一本书写完了以后,本来想回头再改,但是没来得及,写完后来就红了,没来得及改红了(笑)。

  主持人:一不留神就红了。

  六六:因为我原来写文章不是在word上写完就贴上去,等于是在论坛上发帖,你没有一个主题是不让你发的,因此我想到什么就先写到什么,过后再改,都是这样。

  主持人:你当初是怎么想到构思这么一个故事?

  六六:可能是因为在各个论坛上也好,你在生活中也好,就会发现婆媳问题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总是生活的焦点。有的时候夫妻关系质量的好坏,婆媳关系占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家的问题了,在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有朋友就会感受到,“哎呀,这简直就像我家的事一样,我家也是这样。”这个话题我原先写的时候,是对于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文章、家庭生活关系的评判,感到不是很满意,我觉得他的角度过于自我,一些人的出发点过于自我。特别是现在网上的媳妇比较多,都是年轻一代,媳妇上网比较多,媳妇都会说我家婆婆不给我带孩子,我家婆婆不给我做饭,我家婆婆对我的帮助不够多,需要我为她做什么。有些朋友会说我家婆婆给我带孩子,给我做饭,可是她做的我都不满意。究竟这个点应该怎么平衡?婆婆怎么样做才会令媳妇满意?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我想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于是我就想写这本书。

  主持人:其实这个情况后来在新浪读书频道连载的时候,尤其是评论,去年应该创下了一个记录,一个是点击一直高居榜首好长时间。还有评论榜,你有看过吗?

  六六:因为不断在更新,后面可能没有怎么看,前面大部分都看过。

  主持人:我们发现,一个是数量很多,也是最热闹、最有质量的一个评论,可以叫评论集了。实际上也是像你说的情况,尤其是网络环境,几乎成了媳妇的诉苦大会,有很多声泪俱下的故事在里头。

  六六:对,我觉得这些故事的本身,媳妇们的诉说如果汇集起来比我的小说还精彩。但这同时对婆婆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你们没有给她一个发言的渠道。也就是说媳妇都在说婆婆对我如此之恶劣,但是我没有办法反击。婆婆的心里可能有一肚子苦水但是没有办法倒,可能很快这个渠道就出来了,因为《双面胶》可能最近要开机,如果从电视上放映,会听到更多婆婆的声音。

  主持人:那就是一个更平等的平台了。

  六六:另外写书我的本意并没有想给媳妇一个平台、一个表演的媒体,让别人知道媳妇的难处。事实上我认为我的写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客观公平的,我认为婆婆也有婆婆的苦,但是只是因为现在媳妇的声音比较多,盖住了婆婆的声音。我也很好奇,想知道长辈们、老一辈的人在看过这个书或者是这个电视剧以后有什么样的想法。

  主持人:本身你写这个作品的意图就像你诠释的《双面胶》,从婆婆的角度和媳妇的角度更多展现。但很多网友认为你是更多站在媳妇的丽娟的角度去写。

  六六:我看到过评论,但书总得要有一个串联事件的主角。我这本书写的是双方,公公婆婆和丈母娘家,中间串联就是媳妇和丈夫。我承认对丈夫的笔墨不重,因为我对男性把握不够准确。以前也有评论家说过,我对男性的心理描写不够细致、生动。包括在《王贵与安娜》里也出现这样的评论,认为我对安娜的心态把握很好,但是对王贵的心态把握不够。我想每个人写作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以我的阅历、年纪来看,很难达到一个非常完满的表述方法。我也是尽量,希望以后的创作能够改进。

  主持人:不可能都照顾到。

  六六:事实上我的写作有一点让我不满意,就是我不能写立体的层面,总是单线铺叙,一两个家庭,或者是两三个人。我很羡慕以前很多类似于像《大宅门》或者《红楼梦》这种写法,有个群,并且每个人各为一体,而且层面非常生动,但这一点来说对我很困难,因为我脑子是一根筋,铺不开,未来这方面也是我的一个薄弱点,想办法把它克服。

  主持人:还是能发展,我们也看到你写作不断进步的脉络,其实挺清晰的。

  六六:应该说写作技巧我在进步。

  主持人:你起手就很不俗。

  六六:主要是运气比较好,我经常说我是种豆得瓜,因为我知道从事写作这个行业的人比较多,千军万马要走独木桥能够杀出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像我能够得到今天这样一个成绩,觉得还是运气占多数。

  主持人:这个也是你一开始无心插柳,本来也没有想通过这条路怎么样,是不是靠它挣饭吃或者出名,或者以此为事业,可能无意中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六六:这样可能整个过程不会太痛苦,如果你一心成就一翻事业,如果没有达到,感觉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像我这样觉得收获颇丰。

  主持人:这样才能容易出一些很轻松、很随意、很流畅的一个作品,就没有很刻意的痕迹在里头。

  六六:我总走不了职业作家的路,因为也曾经有人给我定,给一个题目,或者是把故事的大纲大概说了一下,别人说可以动笔写,就往这边打钱了。那样我的压力陡增,随后放弃。

  主持人:一有写命题作文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六六:因为如果是专业作家就必须有一个框架,你自己给自己压力,一天要写多少字。因为人家打了钱就得查帐,到点得收帐,我经常跟人家说对不起我今天吃饭了,对不起,我今天带孩子去了。时间长了以后,我认为欠债的生活比较难过,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我想可能我比较适合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主持人:这种生活其实还是很让人羡慕的。

  六六:没有压力,逃得远一点。

  主持人:当初《双面胶》出来以后,争议最大的其实你应该知道,就是结局,非常残酷,丽娟被打死了,等于是家庭暴力。你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非常非常残酷的一个结局呢?

  六六:我想我对家庭暴力的理解,很多人认为家庭暴力是说连续性的、一贯性的遭受虐待。事实上我认为有相当部分的家庭暴力是突发的,是不可预知的,也是无法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写这个小说的时候,原本我也想构思什么样的结局比较合适,实际上有很多网友为我续写了这个结局,但是我认为,我读过几个结尾,最后我还是认为骤然而止的结尾比较具有震撼力,让别人有压抑得不能透气的感觉。我自己其实并没有刻意设计什么结尾,因为写作对我来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并没有计划要这样去死、那样去生,写着写着这样的结局就出来了,我是顺由着故事本线的发展写了这样的结局。

  主持人:好多网友在评论里就哭,说哎呀结局太惨了。

  六六:有人强烈要求,如果我不改结局,就强烈追杀我到新加坡,所以我正打算搬家(笑)。

  主持人:今天你就自投罗网了。大家追杀的话,现在就可以来了(笑)。

  他们续写的结局都有什么样的?

  六六:有的人希望是合家欢,还有的人希望以丽娟最终的胜利告终。我想这是女性的角度,可能是女性续写的。但是我认为,如果给她一个更圆满的结局,这不太符合生活的本身,因为生活的本身并不如电视、电影所表现的那样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演绎继续着,最终还是有缺憾。

  我的第一本书《王贵与安娜》也是圆满的结局,其实从内心来讲,我比较喜欢第一本。第二本书相对来讲不是那么大团圆的结局。但是第一本书不够火爆,我想可能是因为通常是悲剧比较容易留住别人的心,比方说所有美好的爱情都是在最终还没结婚的时候戛然而止了。

  主持人: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六:对。

  主持人:实际上我个人的感觉,我也更喜欢你的第一部《王贵与安娜》。

  六六:比较轻松一点。

  主持人:不光是轻松,可能跟年纪有关系,我就觉得你写的是上一代人的情感。

  六六:对,上一代人的爱情。

  主持人:我就觉得跨度,包括历史的背景、时代的背景更广阔一些。

  六六: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一些阅读群,比如70年代后的,我是70年代的人,像我这一代人,可能比我再小一点儿的还能读,再往后的人可能就不能理解这种生活。

  主持人:可能父母辈、爸爸妈妈辈看着更有感触。

  六六:对。

六六聊天实录:在国外反观国内更清晰
在国外我过了几年苦行僧生活以后就大彻大悟了

  网友:最初创作《双面胶》就打算改剧本了吗?

  主持人:觉得《双面胶》像个剧本。

  六六:我当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写故事,我连出版都没有想过。但是《双面胶》写到两万字的时候就被上海世纪出版社定下来了,我当时还跟他说别定得那么早,因为我有很多故事都是无极而终的,写了一半就不想写了,但是编辑当时说只要你写完了这本书就要,我写到一两天这本书就被定下来了。但是写完以后,很多人都说这很像部电影剧本,实际上在我的网络小说走红以后,全国可能有两百多家的影视媒体跟我接触过,都希望买影视版权。

  主持人:等于现在都已经定了。

  六六:对,现在尘埃落定了。

  主持人:你刚才说电视剧要开拍了是吗?

  六六:如果按照计划应该是在最近。如果影视公司没有把我倒卖的话(笑)。

  主持人:男女主角都定了?

  六六:我对这个不是很关心,货一出柜,概不负责,他们究竟怎么决定我也没有多问过。

  主持人:实际上《双面胶》比《王贵与安娜》更火爆就是因为它更有时代的特色,也正好符合现在这个社会话题的热点。

  六六:对。事实上人们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比较有生活气息的电视剧。《王贵与安娜》可能离现在比较远,需要耐得下性子慢慢地去品味其中的生活。《双面胶》比较直观,电视剧通常创作过程就是比较直观的。

  主持人:不光是电视剧,实际上最近,就是现在,根据你这个小说《双面胶》改编的话剧就已经马上要上映了。

  六六:应该是8月9日。现在已经在彩排了。我看了一下他们宣传的海报,应该还是不错的。

  主持人:它是给改了一个名字。

  六六:对。我想可能是因为商业运作的需要吧,因为我这个名字说实话,的确挺对不起电视剧及广大观众,不是很有特色。在《双面胶》这本书没有公映过,网友说google一下,前20个都找不到,现在如果google,《双面胶》就是在前面。

  主持人:话剧上星期有一个记者发布会,可能也有一部分媒体就先睹为快了。一个是名字改成了《中西结合要你命》,我觉得这个名字有一点跑题的感觉。

  六六:主要是我的故事比较长,一个半小时的小短剧,在小剧场演出,不能涵盖整个内容。只能截取其中的某几个点,另外我看了嬉笑堂的作品,大部分作品名字的命名都比较抢眼,让你有观看的欲望。出于他们商业的需要,我认为还是可以的。

  主持人:也是从商业的角度考虑的。

  六六:对。

  主持人:这个话剧出来的时候,当时现场就有一个很有趣的争论,那会儿你不在场是吧?

  六六:在场。

  主持人:你应该是目睹了那个过程。它的视角是站在男性的视角上去诠释这个故事。

  六六:我想这跟编剧的不同,因为我是女性写的,我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但是他的编剧是个男性,导演的关注是从男性的角度去看的。换一个视角,可能让我有更多的感悟,看看男性是怎样演绎《双面胶》的感情。

  主持人:好像当场就有很多女性记者就抗议了是吗?

  六六:不是,当时也是我提出来的,导演认为婆媳关系难处,男人夹在中间特别难受,他说他自己曾经因为女朋友和妈妈关系相处不好而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可是我跟他说,我觉得婆媳关系的好坏男人在中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你应该自我检讨。

  主持人:实际上婆媳关系也好,还是家庭、婚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真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我记得去年我们开研讨会,当时书出来以后,当时请的有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包括有婆婆的代表、媳妇的代表,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东西,包括切身的感受、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最后大家还是吵得一塌糊涂。

  六六:这是不会有结果的,只要有婆媳关系存在,这个话题就一直会出来。包括西方也是有这种故事在里边。

  主持人:六六今天是轻伤不下火线。

  六六:我是重伤不下火线。

  主持人:已经骂新浪非常没有人道。

  六六:本来应该舒服地躺在床上,现在被拉到这儿。

  主持人:后来因为那个会开完以后,我们整个晚上都在争论这个话题,基本上最后形成了男性和女性两个阵营在吵。

  六六:我想这个故事本身引发的社会讨论,即便我不写这本书也是存在的,只是没有这么一个焦点。现在因为有了这本书,我们借《双面胶》这个话题继续发挥。

  主持人:实际上它哪怕反映了生活的一个侧面……

  六六:非常小的侧面,我以后写的小说可能也是关注这方面。因为往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两个孩子面对四个老人,究竟过年的时候在谁家过?做月子的时候是哪家来伺候?孩子归谁家带?这以后可能都是生活的焦点问题。以前可能还不会有这么多麻烦,因为独生子女也就是近20、30年的事,会有新的矛盾的焦点涌现。

  主持人:你虽然是在国外,在新加坡,但还是非常关注国内很现实的这些问题。

  六六:对,我的心从来没有脱离过祖国(笑)。

  主持人:你觉得新加坡的环境跟这边差异大吗?

  六六:大,比较大。新加坡相对于中国来说给保守一些,进步的发展也好,没有中国这么快,现在中国比较迅猛一些。

  以前我们刚到新加坡的时候,新加坡对我们相对来说,对中国人尤其是大陆人是比较歧视的,他们的口气里是“你们中国人呀”,那种感觉总是把不好的事情栽在中国人身上,但是近几年明显有很大的改观,再提起中国的时候就是羡慕,觉得发展很快,希望和发展的焦点都在中国身上,这对中国是一件好的事情,对我们在海外生活的这拨人来说,我觉得还算是沾光了。比如我现在在教对外中文,海外现在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印度人、韩国人、欧洲人都在学,给我增加了很多自豪感。

  主持人:实际上一个是你作为一个中国人,站在国内的立场上。再一个是在国外也能有另外的一种感受。你在国外那种环境怎么能非常准确,以至于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把握甚好的那种细节都不能做到,你怎么能写得活灵活现?

  六六:圈外人看圈内人可能看得更清晰,如果我本人生活在中国,不会将写作当成兴趣爱好。因为回国后发现中国的诱惑太多,让你沉迷于享受的事情太多。在国外我过了几年苦行僧生活以后就大彻大悟了。

  主持人:等于这种反观反倒能给你带来一种优势。

六六聊天实录:我自己的婆媳关系很好
一个写手如果不能将生活和创作剥离开来,写作的范围就会非常狭窄

  网友:很多人看了《双面胶》以后,最好奇的事情是六六写了这么一本书,是不是六六的婆媳关系就是这样,因为你写的太生动了。

  六六:这个问题我经常被困扰,不是一次两次了。包括写第一本书《王贵与安娜》,直到今天下午我书的编辑还问那是你的爸爸妈妈吗?我写《双面胶》的时候,还有人问那是你的婆婆吗?一个写手如果不能将生活和创作剥离开来,写作的范围就会非常狭窄。实际上两本书都只能以小说来著称,他的确是小说。当然会有某些细节源于生活,但绝对不会是我自己的生活。《双面胶》有很多生活细节的把握,包括婆婆是怎么吃剩菜剩饭,或者怎么招呼媳妇过日子,可能我会从婆婆那里吸取灵感,但总的来说我和婆婆的关系相当好。当然我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主要我是童养媳,感情关系建立比较久。

  主持人:现在给大家澄清一下。

  有很多网友都是你的粉丝,现在六六的粉丝可以叫“六六粉”。很多网友都关心你,说你的眼睛一定要注意休息。

  六六:会的,我一定会减少出去玩的时间,增加上网的时间。(笑)

  主持人:上网对眼睛更不好(笑)。

  你这次回来写了《双面胶》以后,后头又有什么新的作品吗?

  六六:我以前还许诺说写这个、写那个,现在我就不许诺了,免得开空头支票,因为《双面胶》出来之后,有很多电视台希望拍,但是没有买到版权。本来我希望继续写一本关于老百姓的八个故事,可是最近干扰太多,一个有了婴儿的女人通常不能专心在写作上。所以,我不能够说一个具体的时间表,只能是在我的兴趣来的时候才能涂抹两笔。大家不要着急,因为我写得很快,有需要的赶快打定金,一会儿提供帐号(笑)。

  主持人:六六很快做广告(笑)。我记得那会儿你怀孕的时候就写《双面胶》。

  六六:没有,没有,写《双面胶》是在怀孕之前,双喜临门,写完《双面胶》就怀孕了。

  主持人:我那会儿开玩笑,写这么残酷的故事得注意胎教。

  六六:对,对,的确!

  网友:你的作品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总结出,你把各种关系都写得很真实,都接近于残酷,事实上你在现实中的关系处理上,包括你对生活的感悟都很温情、很宽容。

  网友:你的散文写得很温情,小说写得特别残酷。

  六六:也不是,我小说只写了一本残酷的,总共两本,一本温情,一本残酷。

  主持人:因为这个太残酷,就给大家留的印象特别深。

  六六:对,由以前的浪漫派作家改成现在的写实派。

  主持人:这次回国还有其它的想法吗?或者有没有什么新的感受?

  六六:这次回国的想法是,如果我的眼睛能够尽快好,我就会尽快腐败了。我的腐败历程在我的眼疾发作的时候,突然停止了,这让我觉得机票浪费了(笑)。

  网友:我觉得《王贵与安娜》写得更生动。

  主持人:等于现在网上也慢慢有名了。我个人的感觉也是觉得《王贵与安娜》写得更好一些。

  六六:真正看过两本书的人可能更倾向于《王贵与安娜》,因为那种生活让你有一种踏实感,不让你有那种不知明天所在的感觉。《双面胶》就让你有一种紧迫感,催你向前,但是《王贵与安娜》比较闲适,实际上我也比较喜欢闲适的生活。

  主持人:你刚才已经声明了不是写自己父母的故事。

  六六:一定要澄清,不然我母亲要探究我父亲过去有什么事情。

  主持人:昨天我又重温《王贵与安娜》,看了以后还是觉得有很温馨的感觉,被你的笔触逗得直想笑。你这两本书你父母都看过吗?

  六六:都看过,我父母看《王贵与安娜》比较多,因为他们熟悉那些生活。看《双面胶》比较少一些。我的妈妈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胡说八道。

  主持人:是不是有你家里的影子?

  六六:背景是我比较熟悉的环境,因为我从小就是在大学里生长。

  主持人:严母慈父,是不是也是在这个环境里成长的?

  六六:也不是,我母亲也比较和蔼,只是脾气比较暴躁,但是人是相对和蔼的。

  网友:说说你的儿子。

  六六:我儿子现在是最可爱的年纪,当然可能他长大不一定跟可爱。我可能要跟他分开一段时间,因为我要把他丢在中国小半年。因为我回去以后要去欧洲旅行一趟,回来的时候可能还要有一些创作的任务要完成,所以他要在国内呆一段时间,等到春天的时候再把他接回去。

  主持人:他那么小你舍得吗?

  六六:这个问题正是我这两天在考虑的。我想可能我现在决心下得很好,回去以后一个月就把他接回去了。

  主持人:反正我觉得孩子那么小要是离开妈妈挺不好的。

  六六:是这样,我跟我婆婆说,看在我是女人的份上,不要要求我言必行,行必果。

  网友:我抗议《双面胶》的结局太沉重。

  六六:电视剧可能改成比较好的结局,这个结局可能广电部也不会通过。所以,可能比较略好一点,但也不会比较好的结局呈现在观众面前。

  主持人:话剧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是吗?

  具体结局怎么操作我不知道,因为他们的剧本我还没有读过。

  六六:主持人:他们那天只是发布会是吗?没有彩排?

  六六:没有,演出包括剧本我都没有看过。但是我想,因为话剧跟观众的交流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即便是采取几种形式的结尾,对观众来说都影响不大。比方说今天的观众看这种结局,明天观众看那种结局,不是影响整个面,是一小拨。电视剧我们也曾经讨论过是不是用开放的结局,当时有一个电视台,属于特别会商业运作的电视台,说按照观众意愿设计结局,请打观众热线电话某某。美国现在有一个比较火的电视剧,飞机失事在一个孤岛上,然后继续发展故事。也是依据观众的需要决定谁死、谁活着,可能演员头一天还活蹦乱跳,第二天按照剧本自己就不行了。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新的运作方法,如果可行也可以尝试一下。

  主持人:其实一开始,包括我们那会儿都也设计过,好像都做过调查,都可以选秀,如果拍这个电视剧,你觉得谁演婆婆合适,谁演媳妇合适。

  六六:他们当时也说过。因为中国现在的电视剧有一种倾向,要靠,演员的形象要跟书里面的人物形象、剧本的形象要靠。通常一眼看上去觉得他就是那个人。这样就造成了其实演员的选择面很小,一说媳妇就觉得是谁是谁。可我恰恰认为,好的影视剧作品的出现应该是给你一个全新的感受,这个演员可能是你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可是当他出现在电视机屏幕前的时候,感觉就是你日常生活中周围的小人物,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但是这种事情操作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我曾经跟导演、编剧谈过,他们认为培养一个新演员的过程可能太漫长,超过了电视剧制作的周期。

  主持人:主要也是你写的《双面胶》这几个人物形象刻画得太鲜明、太典型了。

  六六:对。

  主持人:我们聊天时间过得很快,已经快结束了。很多六六粉都在跟你问好。

  六六:大家好,大家好。

  主持人:还说你怎么不理他们。

  六六:多看书,我这个演播室有两面,一个是主持人,一个是镜头焦点是面对网友的,我比较熟悉的是谈话的氛围,所以总是跟主持人交流,很少关注观众,非常抱歉。

  主持人:没关系,今天因为六六难得,我们看她的作品很长时间了,这次好不容易回国,终于让我们抓到了,才见到了活生生的六六。

  六六:真人露相。

  主持人:这样我们以后跟六六交流的机会还是很多,包括现在六六有了新浪博客以后,点击非常高,已经有了一个更广泛的六六粉的群体。

  六六:我以为我这还不算有什么人读。

  主持人:现在在新浪内部就已经有很多粉丝了。

  六六:哦。

  主持人:我们的聊天时间已经到了,也是超时了,六六再跟大家说一句什么。

  六六:非常谢谢广大网友们的关心,我想我今天的成功与大家的厚爱是分不开的,我希望能够在未来多出好的作品,多出贴近生活的作品,继续走我的平民路线。

  主持人:好,喜欢六六的网友可以继续通过博客跟六六随时地交流,我们也期待六六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今天的聊天时间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六六:非常感谢。

http://book.sina.com.cn/author/subject/2006-07-25/1707203304.s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