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胶》关于偏执狂、精神暴力
问汤圆借了本书,上海女人六六写的家庭伦理小说《双面胶》。
封皮挺有意思,写着“阅读人群:有婆婆的女人,做了婆婆的女人,夹在老妈老婆之间受夹板气的男人。”虽然自己还尚不处于该书针对的阅读人群,不过周围的姐妹淘都挺推崇这本小说的,那就看看吧。
书只看了前面三分一,和最后结尾三页。不是六六写得平淡,而是六六写得太好了,把书中女主角胡丽鹃的心思复杂写得丝丝入扣,北方婆婆的古怪小气也是入木三分,老公亚平貌似体贴实则懦弱自私的性格塑造得鲜活生动。随着阅读的深入,属于那个上海家庭的低气压带到了书外,我觉得再看下去,但凡女孩都不敢嫁给有母亲的男人了。
《双面胶》里的婆婆和媳妇都属于偏执型人格。典型特征: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在小说“反客为主”一章,偏执的婆婆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摆布媳妇胡丽鹃的家了。“丽鹃一眼望去,觉得家里很陌生,或者说似曾相识。最显著的变化,家里按照婆婆的意思,重新摆弄过了。”对此,媳妇窝囊极了,但是也不好反对,只能忍着和老公发发火:“亚平,你妈要这样,我可就不欢迎她长住了。她来这里是做客的,既不是奴隶,也不是CEO,不能老越权做些让我不舒服的事情。”
谁想这还只是婆婆训练媳妇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的“红烧肉事件”、“洗碗事件”、“倒水事件”、“洗内衣事件”、“买衣服事件”、“双方父母吃饭事件”……聚沙成塔啊!最初,婆婆来的目的是照顾好儿子,也是想着对媳妇好的。媳妇最初知道婆婆来,也是满怀欣喜地,要让婆婆住得高兴。最后怎么都扭曲变形了呢?
看过香港翡翠台的一个公益广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衡量事件。《双面胶》塑造的人物看事情都是极度地偏颇,自己画地为牢。婆婆想着对媳妇好的方式是:训练媳妇伺候儿子,象自己一样为丈夫、为李家作牛作马,甘之若饴。婆婆眼中的媳妇是属于自己儿子的东西,那当然就是属于李家的、属于自己的,媳妇就应该按照李家的轨道运行,按着自己的意志改造。婆婆固执得近乎顽固。媳妇想着对婆婆好,要让婆婆象客人一样被自己照顾好,在上海期间吃好住好玩好还要走好。可婆婆鸠占雀巢、并打算长期把持当家地位的行为惹火了媳妇,媳妇认定了这个家的女主人是自己,不是那个从北方来的婆婆,要算买房子的钱,也是自己娘家出大头,婆家才支援了2万,这家理所当然是自己的。丈夫是自己的丈夫,我嫁给了我丈夫,不是嫁给了婆婆,你在我的地头上当然要尊重媳妇的家庭规则。两个偏执的女人为了抢夺家庭控制权,抢夺丈夫/儿子的注意力,斗得鸡飞狗跳。其实,简简单单地,婆婆该知道“入乡随俗”,媳妇该理解“能曲能伸”。
最终结局,听着自己才出生几个月的小儿子学会了说“奶奶”“爸爸”却不会说妈妈,媳妇的心气难平,再听到儿子对“妈妈”一词的本能反应居然是“妈妈坏”,丽鹃的心理终于崩溃了,在经历了两年的家庭精神暴力之后,媳妇爆发了,对丈夫吼道:“我的意思是,你没有任何选择余地,我留下,这个老女人滚蛋!或者我留下,你们两个人滚蛋。”
这时候的丈夫已经不象婆婆未来之前那么爱丽鹃了,对两个女人的战争厌倦了,他打了丽鹃,刚好是太阳穴,婆婆看着儿子出拳,兴奋极了。丽鹃没呼吸,没心跳,留下刚满4个月的儿子离开了。这样才是脱离精神暴力的最好结局吧。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2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