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筱常兄的《涂鸦集》和《涂鸦集序》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筱常兄的《涂鸦集》和《涂鸦集序》

筱常兄的《涂鸦集》和《涂鸦集序》
  《涂鸦集》是筱常兄历年写作的心血结晶,命名曰:“涂鸦”,颇富调侃的情调;结集并作序,这调侃味就更浓了。
  筱常兄与我,以前是素昧平生的三线战友;相识后,便成了无话不谈的笔友,相互有了新作,总是第一时间发给对方,甚至发过之后,感觉有不合适的地方,通过电子邮件又改,毫不做作别扭,真乃坦荡荡君子。
  “涂鸦”是作者的自谦,作者其实有很强的写作能力,比如那篇《柏油也靓丽——怀念儿时伙伴张秦生》,每看一次,我都感动一次,眼中噙着热泪,不忍卒读——文中完全没有煽情的文句,全是平淡的生活琐事,但就是那娓娓道来的生活琐事,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张秦生,一个活泼的张秦生,一个好玩的张秦生,一个令人心酸的张秦生,一个令人惆怅的张秦生……我常思忖,是什么构成了文章这么强烈的感染力?是写作技巧?是文字驾驭能力?显然并不完全是——是赤诚、是坦诚、是热情、是真情、是静谧的怀念、是沉痛的思念、是含泪的记忆、是微笑的回忆……
  “文品见人品”,这句话用在筱常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看他所有的文章文字,通篇都透着一个“真”字,像个童心未泯的孩子,快乐地阐释着这个世界,有时也确实像个随手涂鸦的孩子,在用五彩笔描绘着这个世界——春花秋月、江风斜阳、高山流水、老城小街……他心中始终充满阳光,因而他的笔下也始终充满阳光——“生活像一面奇妙的镜子,你朝它微笑着,它也在向你微笑着。这面镜子里影像就是我们自己一生的言行与德行。你用微笑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缕苦涩,眼前的苦难就有了一丝甜甜的滋味,我们对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就多了一次深深地体验。爱生活,在人生的征途上,到处都有美丽的风光。哪怕身在沙漠荒野,心里还是广袤的绿色原野。”
  阳光温暖、昂扬向上、真情流淌、不矫揉造作,外加一点小小的幽默,是筱常兄作品整体的格调,这格调能体现并保持在筱常兄身上,尤其难能可贵——他可是当了多年国企的老总哟!文山会海没把他脑子灌成“党八股”,真是一个奇迹!——由此可知,他是一个真性情人,是个里外一致的人——真性情、里外一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好了,与其看我在这儿罗嗦,不如看筱常兄的《涂鸦集序》和《涂鸦集》吧。
                                                    胡然2010-12-29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水做的鱼 财富 +10 2010-12-29 感谢分享
隐藏评分记录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0-12-29   
《涂鸦集序》——王筱常
<涂鸦札记>序
    
  不知道谁在何时把在墙壁上乱写乱画的行为称为涂鸦以来,涂鸦者的杰作便满世界的恶心着我们的眼球。倘若有人把没有任何文采的文风、文胆戏谑为秃笔的话,我就是一只秃笔,我也想当一个涂鸦者。
  胡写乱画或许是此生的一个爱好.我有了一只可以在网络上乱写乱画的秃笔,我就若江郎一般的在电脑前胡写胡画着,其诗非诗,其文非文,其画非画,也非阿猫、阿狗一类的东西,只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之类的习作吧,便顺手发在雅虎网上,意在网海踏浪也。假若真的恶心了哪位网友的眼球的话,绝非我的本意的。
  网络世界是我们大家的江湖。网海之大,却也狭小,让你我有缘喜相逢。
  “谁让你点击来着”!喜欢与否,错不在我,也别在意我吧。
  反正涂鸦之物在污染着人们的眼球,还是一笑了之为好。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人生者,有限的人生,快乐者,自己的快乐”,咱壮游不了天下,心怀天下总可以吧。浪迹网海,简单的就是一次随意的点击,在网络上、电脑前来个信天游,还是一次海阔天空的遐想。近年以来,随着自己的兴趣使然,自己在电脑上乱敲乱打的涂鸦之作,一来二去、久而久之也有几万言啦,这便是《涂鸦札记》的由来。虽说,秃笔涂鸦演绎了我的心底世界,其实坐在电脑前信手打着几行胡思乱想的文字,也是心的一次辛苦的潇洒。
  “文章千古事,文品见人品”,需要说明的是《涂鸦札记》,充其量是自己心的旅行与心底世界的展示而已,一来可孤芳自赏,二来可自得其乐,三来修身养性,四来秃笔至今已无更新换代之可能,反正都是在真理与谬误之间的东西。
  人世间的春花秋月、江风斜阳啦,高山流水、老城小街啦,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段迤逦的风景,人们在享受着苦乐年华的悲欢离合与春夏秋冬时,也在细细的品味着生活的美妙、美丽与美好。生活像一面奇妙的镜子,你朝它微笑着,它也在向你微笑着。这面镜子里影像就是我们自己一生的言行与德行。你用微笑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缕苦涩,眼前的苦难就有了一丝甜甜的滋味,我们对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就多了一次深深地体验。爱生活,在人生的征途上,到处都有美丽的风光。哪怕身在沙漠荒野,心里还是广袤的绿色原野。
  在网络上、在文海里,咱没有当什么高手或作家的奢望,其实当一个臭手也是一大乐趣。“作家”与我这个坐家,都是要辛勤笔耕的,都需要坐而论道的,但我这个秃笔之涂鸦,纯粹是个人所为喽,只是个人喜好写作而已。
  老实说,爱写吧,咱写不出锦绣文章来,爱画吧 ,也画不出什么绚丽的花朵来,咱不为金钱而辛劳,只图自个喜欢,自我愉悦罢了。咱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岁月,在人生的路上走了一遭,总有几多人生的感受、感动与感慨的,把自己的所学、所见、所想、所爱与所求,用自己的秃笔去写一写、画一画,也是一桩挺快乐的事情。我这支秃笔画不出什么艳丽的花朵来,兴许画一朵狗尾巴花还会有香味的。倘若哪位有缘读者,能分享到我的涂鸦之乐的话,那一刻,你我都笑了,我的笑声可能冒一点傻气,那也是甜蜜蜜的。
  《涂鸦札记》是我的心力之作,是不准备刊印的,却更像一首自己对生活与生命的讴歌,当然是一个小百姓自己创作的歌曲,很平淡、很平凡,但感恩之心却很纯真、很坦诚的,这是一支从心里飞出的颂歌。
  2010/12/20王筱常
  
  
[ 此帖被胡然在12-29-2010 16:25重新编辑 ]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10-12-29   
[原创] 柏油也靓丽—— 怀念儿时伙伴——张秦生
  “柏油”也靓丽(小说)——王筱常
   一“柏油”也靓丽
  靓丽是颜色的缤纷、艳丽、妖冶与妩媚,也是最美丽的一个词汇。眼下是挺时髦的。
  当您看到“柏油”也靓丽的话语时,您可能怀疑自己的眼球是否有错,您必定会说柏油不就是沥青吗,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也是炼油厂的一个副产品。您也必定会说,它的颜色当然是黑色的了,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难道黑色的柏油也会靓丽吗?晕,还是有点晕!
  对我而言, “柏油”的靓丽是真的,因为我所说的“柏油”就不是沥青了, 他是我的一个童年好友的绰号, 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张姓先生的雅号,也是一个大大的好人的另类名称。在这位张先生的身上除了有黑颜色以外,还有其它的色彩的,可以说他靓丽的色彩,精彩了他自己、眩动了我的多彩生活,也和我在漫漫人生的路上一起携手走了几十年。
  只不过这位张先生“柏油”的称谓,确确实实来源于沥青,来源于古城西安的一条叫曹家巷的小巷。在那条小巷没有铺沥青以前,我们都叫他“秦”,当小巷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铺设沥青路面的时候,不知谁对脸庞略黑的“秦”说了声“我看你象柏油”,于是“秦”这个小名就被“柏油”彻底的代替了,以至于在学校里老师叫他“柏油”,在单位里同事叫他“柏油”,就连他的父母亲有时侯也叫他“柏油”,几十年后我们重逢时大家还是叫他“柏油”,甚至于他的一个好友家养的黑狗也叫“柏油”了。
  我们住过的那条小巷曾经是古香古色的,就和老北京日渐消失的四合院一样令人怀念。那时他家住在16号院,我家住在18号院,这些院落都是明清风格的大宅院,一样的土木结构,一样的黑门,白墙,青瓦,一样的屋脊上屹立着砖雕的公鸡,一样的神龛里供奉着砖雕的墙神。他家的大门外有一颗洋槐树,我家的大门外也有一颗洋槐树,一样的绿色,一样的郁郁葱葱的矗立着、呵护着这里的下里巴人。两个大院的一个区别是我家的大院是五个开间,他家的院落只有四个开间。另一个区别就是他家大门口还有一块四尺见方的大青石,在冬日的阳光下,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太太坐在大青石之上的板凳上,暖暖的晒着太阳,悠闲地咂吧着烟袋锅,用昏花的老眼观看着街上的热闹,时不的同过往的行人唠几句闲话。
  这时候的“柏油”还叫“秦”,和我一样都是调皮倒蛋的男孩子,在他厚墩墩的身上,总穿着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的开档裤,脚踏黑色的布鞋,大脑袋上头发也是黑黝黝的,略微蠡黑的脸上总在甜甜的笑着,就象小号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或者是炭场的小童工。他走起路来,小胸脯直直的顶着大脑袋,显得威武挺拔,讲起话来嗓门洪亮,唱起歌“社会主义好”和歌唱大跃进的歌来,他的童音会在小巷的上空弥漫着。他家门口的那位老太太经常为柏油的歌声所感动,啧啧夸奖道“俺娃唱的好!俺娃唱的真好!”
  在这诸多黑色的衬托下,“柏油”就黑的可爱了,也越发显得他皮肤的黑和他的牙齿、臀部的白晰来。这就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了。
“柏油”在学校里属于玩童一类的男孩,就如同当今的阳光男孩一样若人注目。他的顽皮、捣蛋体现在对老师的选择,上班主任的课是乖乖仔,其它老师的课就当别论了:
  体育课是他的所爱则是乖乖仔,老师让练投弹,他投出的手榴弹是又快有准;练爬吊绳时,他会象猴子一样在吊绳上爬上滑下,还时不时地向同学们做着鬼脸。在玩斗鸡的游戏时他是常胜将军,只见他一条腿高高的盘着,一条腿象弹簧一样咚咚咚的跳着,向对手冲了过去,用力的砸着、撞着对方的腿与胸脯,一直到取得胜利;遇到强悍的对手时,他有飞快的跳着、躲避着对方的锋芒,待对方在蹦蹦跳跳中体力消耗殆尽时,他又咚咚咚地跳过去把对方碰倒,然后再得意的大笑着,嘴里也得意的喊叫着、炫耀着自己的胜利。
  音乐课也是他的所爱,他的嗓子洪亮,唱到得意处身上的猴气就出来了,同学们气不顺便把一首新学的“黑孩子”的歌词略加修改也唱了起来“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名叫黑柏油,黑柏油,黑柏油,黑不溜秋靠边走,啊,啊黑柏油……”,“柏油”气急败坏地喊着“不许唱!”,同学们笑着,也更响亮的唱着“黑柏油,黑柏油,黑柏油,黑不溜秋靠边走……啊,啊,黑柏油……啊,啊,黑柏油……”。
  但在自然和美术课时,他的猴性就原形毕露了,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小声的说话,要不就用手中小弹弓的子弹射向和自己最熟悉、关系也最铁的同学,我的脑袋就是他的一个移动标把,对他的恶作剧我们可以一笑了之,但一个叫“群”的长辫子女孩,终于忍无可忍了,大声对“柏油”说“我要向你妈告你!”
  于是“群”在放学以后,向“柏油”的母亲告状说“你柏油上课经常捣乱,你柏油就象一个猴子烦人,你柏油……”, “柏油”的母亲不解的用吴地俚语问“女子,你慢慢地说,你说的“柏油”究竟是谁?你烦的人是谁?”“就是秦!” “群”斩钉截铁地说完以后,便晃动着扎着蝴蝶结的长辫子飞快地跑向“柏油”,得意洋洋的说“嘿嘿,柏油,我已经告过状了,小心你妈揍你!还有你妈也知道你叫柏油了,知道不!哈哈哈……”
  在家里,“柏油”的顽皮、捣蛋则体现在搞笑上、恶作剧上,往东头菜场送蔬菜的马车来了,他捏着自己的鼻子尖叫着“吆车的,你妈巴下咧!” 吆车的农夫暴怒了,大骂着“谁喊的,你妈才巴下咧,你们是不是皮松咧!想挨打了!” “柏油”捂着嘴笑着“乡党,是刚才那个娃说的,他说你妈巴下咧,他已经跑回家咧,不过,你的马就是拉出粪咧!”说罢指了指车辙后边的马粪。望着吆车的农夫一边骂骂咧咧地,一边用车上的铁锨清理着地上的马粪的背影,“柏油”不无得意的笑着“哥们,你看兄弟咋样!”在他的影响下,只要是小巷过往的马车来了,不管那拉车的马啦、牛啦、驴啦是否拉出粪便,“吆车的,你妈巴下咧!”的喊叫声就在小巷的空气中飘荡着,同时吆车的农夫怒吼声也在飘荡着。
  “柏油”和我编在一个学习小组,那时每到周三下午,在我家屋外的洋槐树下,摆出桌椅板凳,就是我们学习小组活动的地方。这棵洋槐树象绿色的大伞在炎热的夏天为我家遮挡着阳光,象绚丽的画屏在明媚的春天为我家展现着美丽,就是在寒冷的冬天堆积在树杈上的白雪和悬在树枝上的冰挂也象梨花一样为我们展示着冰雪的晶莹无暇,这棵大大的洋槐树,象一位仁慈的老者注视着我们的顽皮与淘气,聆听着我们的喜笑声颜开的话语。在它们饱经风霜的树干上经常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虫上上下下的爬行着,在它们苍劲的树枝上也经常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鸟在树上快乐的鸣唱着,在它们的绿色祝福中我们也快乐的成长着。
  我和同学们写作业时,“柏油”也是不老实的,不是动动这个人的文具盒,就是摸摸那个人的后脊梁,要不然就摇头晃脑的朗读课文“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你小子莫闲我老汉说话咯索……旧社会的瘦的象个猴,三根筋挑着一个头……”我们抗议了“柏油你咋能这样念颗文呢?” “柏油”大笑着,他的手也就自然而然捂着自己的嘴“哈哈哈……我在学老汉呢,课文里的人就是个老爷爷吗”说罢手还往嘴巴下捋了捋,好象他也长了胡须一般。有一次弟弟问我“今天你们做啥作业?”我答“数学”,弟弟指着数字后的黑点问道:"这是啥?",我答:"小数点",再问:"有没有大数点?",我再答:"没有大数点",又问:"为啥没有大数点?",柏油看了看弟弟的脸,笑嘻嘻地说“有大数点!我知道有大数点!”弟弟又问“大数点在哪里?” 柏油指着弟弟脖子上的黑痣,捂着嘴大笑着说:“哈,哈哈哈,这就是大数点!”哈,哈哈,哈哈哈……顿时大家都笑成一片。此刻洋槐树和我们同样的快乐,同样的笑着,它的笑声便是沙沙作响的树叶声声。
  在天地之间,盖楼筑路离不开柏油,而我的漫漫人生路在认识“柏油”的那一刻起,就再也离不开可爱的“柏油”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柏油”者得快乐也。
(未完待续)
  
  
[ 此帖被胡然在12-29-2010 16:27重新编辑 ]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10-12-29   
这个“柏油”叫张秦生,也是我们的三线战友,是三线战友合唱团的成员之一,长的黑壮结实,歌声嘹亮,王筱常曾带他来过我家一次,我对其印象深刻,谁料到第二年他就溘然长逝,享年不足55周岁,王筱常为此专门写下此文,哀悼亡友。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10-12-29   
柏油也靓丽——怀念儿时伙伴张秦生(二)

  二 笑声让苦涩也变味
  我们的“柏油”除了黑色以外,自然还有着其它的颜色的。
  他的童年就蒙着一层灰淡的色彩。虽然“柏油”爱笑、爱唱歌、爱大嗓门的说话,总是一副乐天派的样子。就是在嘴里换牙的时候,也要一边用手捂着嘴,一边快乐的唱着,只不过在大笑时会忘记了捂嘴巴,让人看到嘴里的豁豁牙,于是他便机敏地或者自嘲地喊上一句“豁豁漏气吃俩大屁”,然后捂着嘴巴咯咯咯、哈哈哈地笑了起来,好象此刻吃屁的、豁豁漏气的是别的什么人似的,与他自己道是毫无关系的。
  当彭老总因庐山上讲真话倒了大霉的时候,彭老总身边的人,特别是起义部队的军官们也跟着败了运。“卸磨杀驴”的历史的事件总在不断重复着、演义着、进行着,只不过是有着时光间与质量上的差异,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功臣文种却掉了脑袋,功臣范蠡靠智谋连夜乘船逃脱,从此世上才有了文财神仗义疏财的佳话,世上也有了“兔死狗烹”的成语故事;宋太祖坐了江山来个“杯酒释兵权”,有功的军人还活着、享受着生活;朱元璋得了江山又来个“火烧功臣楼”,有功的军人却死了,打江山时的哥们情谊没了;而我们的革命胜利以后,领导们的个性与任性,却让有些有功之臣成了继续革命的对象,活的如此窝囊、如此艰辛、如此的不幸。若是搞贪污腐败被革了命是活该,因为是讲真话只好怨天恨地了。
  “柏油”的父亲就属于这个范畴,由一个威武的军人变成了火车西站的普通搬运工,但他的父亲还把职业军人的风骨和情怀保留着、弘扬着,方脸庞上洋溢着军人的严肃,魁梧的身躯上还焕发着军人的风范,在步履上还保持着军队的刚强与孔武。军人是要保家卫国的,不让当兵了,但太阳还依然每天在东方升起,养家糊口的职责还要继续履行,因为爱家也是对爱国的一个延伸,虽然他的父亲调侃说“咱如今是双杠运动员了,辛苦不心苦,辛苦命不苦”,但军人的顽强拼搏之心还在,其笑声是爽朗的,也是无奈的,他不屈的背影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在我们上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父亲那弯弯的,拉着沉重车辆的背影。
  这时候“柏油”的笑声是有苦涩的味道的,虽说他和他的一家都爱笑,都很乐观,很豁达,也很坦然,难道笑声不就是心声的宣泄与流淌吗?不过,笑声的魔力让苦涩也变了味道。
  在我的记忆之中,他的父亲很有学问,是一个历史通,毛笔字也写的极好。我不知道他父亲的满肚学问,在聊天时他的同事们是否爱听,反正我觉得听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记述中国历史时,由“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民国”讲到“人民共和国”时翻动手指的姿态,还记得他在谈论起千古名将李广、岳飞悲惨命运的那份激扬神情;那老人的毛笔字写的很豪放,他的行书把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写的那样的流畅、那样的奔放,他草书的虎字一气呵成,看起来就象一个仰面望月的老虎那样壮心不已;他也熟悉军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火器,会给你详细的介绍野炮、山炮、加农炮和榴弹跑的区别,会准确的说出各种类型炮弹的重量;就是当了搬运工,他还保持着军人的风貌,把风记扣紧紧的扣在脖颈上,把工作帽端端正正地戴上,就是盘腿座在地上身板还挺的直直的,就是离开了军队,他还是一个兵。
  由于有时要星夜回家,怕晚上咚咚咚的敲门声会影响邻居的休息,他的父亲就在他家的屋子里挂上铜铃铛,并用麻绳联结到16号院大门的铁环上,晚上回家时,用力的拉几下,在铃铛的叮铛声中家里的人就来开门了。要不就用工地的废旧材料做一个大大的鱼杠或者用破铁桶做一个又一个的花盆,种上黄色的夹竹桃、红色的月季花或者种上色彩绚丽的太阳花。就是他的架子车上的行头也是别出心裁的,饭盒放在毛巾做的袋子里,可保温、装碗两用;支撑车子的木棍头上缠绕着铜丝,起着加固和防滑的作用;架子车上的挡板的把手比别人的宽上一倍,既起到加固的作用,小憩时还可以当枕头或板凳用的……总起来说,就是离开了火热的军营,他还把军人的智慧用之于日常的生活之中。
  我曾经指着他家屋子里挂的铜铃铛,羡慕地对他的父亲说“张伯,你真有办法,绳子一拉,家里的人就知道你回来了”,他的父亲笑着说“俺家只栓了一个铃铛,其实这就是军队防护索的原理,以前在防御工事的铁丝网上挂上一些小铃铛、空罐头瓶,如果有人晚上摸营,碰到这根绳子铃铛啊,空罐头瓶呀,就叮叮当当的响个不停,敌人的阴谋就失败了,你说对不对”。我问“你为啥要种那么多的花?”他的父亲欣慰地笑了“有花,生活才有了颜色!你闻到了鲜花的香味,你才会品味到人生的滋味的。”
  那时候每到“柏油”家去玩,我总为他家整齐的床铺惊叹不已,我好奇的说“柏油,你家的被子为啥要叠得有楞有角的?”“俺爸说这才象个家”,我又问“你家为啥要养这么多的花?”“俺爸说有花,才会有生活”,我再问“你家养的金鱼你都认识不?” “柏油”笑嘻嘻的说“这都是俺爸养的鱼,他每天还要到城河边去捞鱼虫,你看,那一条叫龙眼,这一条叫墨鱼,还有许多孔雀鱼”,我还问“你家的鱼认识你不?”“那自然,你看,只要我和我的父亲走近鱼缸,金鱼就游过来了,因为它们知道吃饭的时候到了……”我惊奇了“你咋知道鱼的想法呢?” “柏油”依然捂着自己的嘴大笑着“你不是鱼,焉知鱼之快乐!”
  “柏油”的笑声始终是爽朗的,在大笑的时候还依然不忘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好象如今还是豁豁漏气似的,他的进取心也是强烈的、迫切的,然而幸运之神总是与他若即若离,他戴上红领巾已经是小学三年级了,参加业余体校没几天也被开除了,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他想参加红卫兵也是一个大大的奢望,一个当红卫兵司令的同窗,一句“我们不要狗崽子”的话语刺痛了他的心灵,这竟然是他童年最深刻的一个记忆。
  虽然他的父亲说过“革命是群众性的政治运动,也为是工农大众所拥护的、并积极参与的。革命的理论是为工农大众服务的,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伟大领袖,也不一定出身于无产阶级,马克思就不是工人出身,毛主席家就是中农。一个人是否革命与出身无关,只要是忧国为民的,只要愿意为强国富民献身,就拥有参加革命的权利。”他父亲的话无疑是对的,因为不让革命,对所有的革命接班人都是最大的伤害。
(未完待续)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10-12-29   
柏油也靓丽——怀念儿时伙伴张秦生(三)
三 真情是金
  “柏油”对自己家的爱是金色的,在那年月则完全体现在对自己父辈的关爱上。
  以前我们放学总是出校门经西边的雷神庙街回到各自的家里,可是在他的父亲落难以后,他总约我出校门往东经北大街回家。我说“走北大街太远,还是走雷神庙街近一些,” “柏油”笑着说“你说的太远,不过就是多走了几步路,再说北大街也热闹,另外我还可以把俺爸接一下”。
  于是我们便说说笑笑的 、唱唱叫叫的、奔奔跳跳的向着家的方向前进。在我们的影响下,许多同行的小伙伴也都在青年路到北大街的浓浓的树阴下疯狂着,童心也在这时激昂着。倘若碰巧遇到他的父亲拉着沉重的车辆时,我们便帮着拉上一小段路。
  在六十年代的一个中午,街道两旁的国槐上的残叶已经稀疏了,秋风也带了几番寒意,地上的落叶在萧瑟的秋风中舞动着、飘荡着,飒飒地吟唱着。我和“柏油”唱着新学的“游击队员之歌”依然疯狂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我们的歌声随着秋风、残叶、树枝的舞蹈,在回家的路上回响着。
  突然我和“柏油”看到他的父亲座在北大街安远食堂附近的道沿上,低着头大声的咳嗽着,豆大的汗珠从他的头上往脖颈里、土地上滑落着,厚壮的背部也在粗声的喘息着。
“柏油”连忙跑上去,用他的拳头轻轻地擂着老人的背部,急切地问道“爸,你咋拉?”他的父亲那起脖子上的白毛巾,擦着头上、脸上和脖颈上的汗水说“我今天很不舒服,浑身无力,送完这车盐,今天就不拉咧”,望着疲惫不堪的老人,“柏油”心疼不已地说“爸爸,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就回家休息,我和小常给你把盐送去,你说往哪里送呢?”于是,我手扶架子车辕说“张伯你就回家休息吧,今天是星期三,下午我们不上学,我们给你把盐送去,顺便你给俺妈说一声我和秦送盐去了。你说往哪里送就行咧!”说罢我就架着车辕,“柏油”挂着坡走了几步。
  他的父亲看到不到十岁的我们很不忍心“你们都是孩子,力量不全,你们是拉不动的”,“柏油”说“我们能拉动,你看刚才我们不是拉得动吗?再说我前几天不是还拉过吗,你就放心好了”他的父亲重重地叹口气说“记住盐是南大街木头市酱园的盐,不过你们不要拉的太快,太快咧,你们就拉不动咧,记住这段路还长着呢,娃娃们,今天就靠你们了”,于是,那老人把他脖子上的毛巾,挂在我的脖子上,喘息着说“娃娃们,你张伯今天就靠你们了” ,我笑着说“张伯,我们行,你就赶快回家休息吧”,“柏油”笑眯眯的说“爸,你就放心吧!我们保证把盐送到南大街酱园”。
  那时的北大街除了停建已久的报话大楼是高层建筑以外,道路两侧的鳞次栉比房屋都是土木结构的矮房低屋。由青年路到钟楼这一段路是慢上坡,平日里逛大街,一路上象一条小鱼尤哉游哉的往钟楼方向漫游过去很轻松,也很惬意,一路上可以看到车顶上背着煤气包的公共汽车在哼哼哼地喘息着、奔跑着,也可以看到一条条灰色的、蓝色的人流在忙碌着、穿梭着,还可以看到商店里的售货员在认真负责的核对着购物劵、然后又小心谨慎的销售着货物的身影,我和小伙伴们沿着路边的中国槐,聆听着电线杆上的大喇叭时不时播放着的豪迈激昂的战斗歌曲,流揽着北大街商场、花木兰和人民剧院的花花绿绿的玻璃窗,闻着五四甜食店、二府街小吃店、醪糟大王、西华门泡馍馆、代代红饭店……的香味兴冲冲地向钟楼逛去,到了通济坊我们便爬一爬红霞商店的钢窗上油光发亮的铁管子,然后在摸一摸荃馨斋酱园的大缸,累了便在西华门什子的铁链子上坐着荡一荡秋千,数一数报话大楼的窗户和路上的汽车,在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的就到了美丽的钟楼了。那美丽的钟楼是西安的热闹所在,虽然不是高耸入云的,但他的雄伟壮观与秀丽却让咱老陕骄傲着、自豪着。
  而此刻同“柏油”并肩拉着沉重的盐车行进在北大街上,就没有往日的那份洒脱了,我们没有心思观看路上的风光,弯着腰、低着头一步又一步地踩踏着马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水泥方格,总觉得路的漫长和钟楼的遥远,车的沉重,步履也就显得格外的沉重了,加上时至正午,当路边食堂的饭菜香气飘进了我们的鼻孔时,肚子里咕咕作响的声音就更响亮了。
  我架着车辕,“柏油”在旁边挂着坡,我们都前倾着身子,都想把步子迈的大一些,可此刻总感到脚下打滑,浑身大汗淋漓,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往下滚落着,不是重重的砸在地上,就是顺着脊梁往腰部滑落着。此刻对饥寒交迫一词的领会就更深刻了,此刻我们都无暇观赏街道上的热闹,此刻我们在践行着对“柏油”父亲的承诺,我们在低着头、弓着腰,齐心协力地拉着盐车,一步两步,一米两米的前进着。
  “柏油”喘息着说“我听大人们说干重活的时候,喊着劳动号子东西就变轻了,不行咱也试试?”我喘着粗气说“行,咱就试试,不过咱喊啥好呢?” “柏油”说“咱们就喊咳,咳,咳咳咳行不行?”我擦着头上的热汗连声说“行行行!”于是,我们就一齐喊着“咳,咳,咳咳咳”的号子,一起奋力地拉着车,这时候我肩上的车辕就变得轻松了几许,脚下的步履也轻松了,肚子里饥饿的感觉也没有了。但“柏油”的顽皮也就凸现了。
  过了西华们,望着越来越近的钟楼,“柏油”笑嘻嘻地捂着嘴说“哈哈哈……西头的刘老三他爸朝着你笑呢?”我抬头朝四处望了望“刘老三他爸在哪里,我咋没看见呢?” “柏油”依然捂着嘴笑着“哈。。。哈哈……刘老三他爸在先真照相馆等着你呢,他爸在那里朝着你笑呢?到了先真照相馆你就知道咧!”我也大笑了“你不用捂着嘴说话,你现在又不是豁豁漏气,别捂着最说话,要笑就痛快一点,哈哈哈……”,“哈哈哈哈……” “柏油”也大笑着。在笑声里,我们的步伐就轻快了许多。
  果然如“柏油”所云,当我们的盐车到了先真照相馆时,就远远的看到刘老三他爸从朝鲜回来的照片在橱窗里向我们微笑着,看到老人慈祥的笑脸,看到老人胸前挂着的奖章,望着美丽的钟楼,我们的心情就轻松了,拉车的脚步也轻松了,我们的笑声和着盐车的隆隆声也跟着变得悠扬了起来。其后,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送盐的艰巨任务。
    
(待续)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10-12-29   
柏油也靓丽——怀念儿时伙伴张秦生(四)
四 红色的狂欢
  “柏油”的婚礼是红色的。他的婚礼在他家新盖的两层红砖小楼上进行的,那一天新房外的月季花是红色的,相思豆是红色的,门上的对联红色的,房檐下的俩个画眉鸟笼上也盖了一张红纸,画眉鸟的欢叫声洋溢着喜庆,就是厨房的风葫芦吹的灶塘里的火也在欢乐的跳着舞。此刻一个热闹了的,他的父母亲的情绪是红色的,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是红色的。
  他的父母亲满面春风的脸上被热情的来宾涂抹上红色、黑色或蓝色,喜笑颜开地在满堂欢乐中殷勤地散发着香烟和糖果,他的女人身着红衬衣依畏在身着白衬衣的“柏油”旁边甜甜美美的笑着,“柏油”也憨憨地笑着,一对新人的脸庞上都泛着幸福的红晕。
“柏油”的婚礼是红色的,自然也是革命化、战斗化的。
  一对新人向领袖像和双方父母亲鞠躬行礼后,一个文质彬彬的老者绘声绘色地宣读了结婚证书并一再强调要认真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后,一场精彩的演出就开始了。几十年来,我参加过的婚礼已经无法计算了,但婚礼的气氛应该属“柏油”的婚礼为最,因为它不是用金钱刻意营造出来的,再说大家挣的钱都不多,只有几十元钱,但情谊无价的,精彩也是无价的,它是用情、用微笑、用喜悦演义的喜悦,所以有时看到别人的喜庆,总会想起“柏油”的那些快乐来。
  山之妙在峰廻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人之妙在情由心生,那么,“柏油”之妙就在妙语连株了。那一天他的一家的笑脸是甜蜜的,话语是睿智的,但来宾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又一个都是难缠的主。
  不知有谁问道“人家为啥叫你柏油?” “柏油”捂着嘴笑着回答“咱脸黑么。”
  来宾又问“张师,你知道你儿子叫柏油不?” “柏油”的父母亲哈哈笑着“知道,他是柏油,我们就是老柏油了。俺家就是柏油之家喽!”
  来宾又笑对“柏油”的媳妇说“你知道他家柏油不?” “柏油”的媳妇受“柏油”捂着嘴笑的传统影响,呀捂着嘴笑着说“我以前以为他就叫柏油,谁知这是他的外号,在单位大人叫他柏油,你问他的大名人都很陌生,只要一提起柏油连幼儿园的三岁小孩子都知道。”
   来宾又笑问“柏油这么黑,你爱他的啥?” 柏油”的媳妇依然还捂着嘴笑着说“我就喜欢他的黑,他的实在!”
  听到这里“柏油”的父亲有点愤愤了“谁说俺娃黑,俺娃黑是黑是本色,是健康,是强壮,沙家浜里的刁得一挺白,那个小白脸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他的母亲也自豪地说“黑咋咧,俺娃就是黑的可爱!我咋看咋喜欢!”他母亲的吴地俚语也有点咱陕西的味道了。
  在大家的叫好声中,来宾中有人欢乐的说“让新人给大家演个节目行不行?……”不待话音落地,喜好唱歌的“柏油”就接着说“好,我给大家唱一段《游击队员之歌》行不行?”说罢挥舞着手臂激昂地唱着“我们,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如果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只有天知道,唱这些歌“柏油”本来就是高手啊!
  来宾笑着叫好“好,唱得好,柏油你今天就是个神枪手,柏油!你放心,你的新房就是你的家园你可要好好保卫,你的幸福生活属于你自己,不过,你今天光唱革命歌曲不行,你得唱点抒情的,来点新潮的!”
  “柏油”笑道“你们说抒情的歌咱不会,新潮的歌咱又不会鸟语,唱不出港台的味道。那么,我给大家唱一段黄梅戏行不行?”来宾大笑说“行啊!你就和你媳妇唱一段《夫妻双双把家还》吧?”“柏油啊,我可不会唱歌!” “柏油”媳妇也笑着插话说,来宾中有人不依不饶了“不行!不唱不行,当年我们结婚的时候,就你家的柏油的点子多多,智慧多多,我们终于可以报仇雪恨了,你们今天必须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柏油”笑着说“哈哈哈……我一个人唱行不行?” “柏油”媳妇也笑着说“哈哈哈……让柏油一个人唱为啥不成,你们不知道,柏油唱的女声也是不错的!”
  “不行!就是不行,决不许偷工减料”来宾还是不依不饶的笑着说,“柏油”的脸庞上泛着红光,向大家作着揖说“大家就行个方便吧,我一个人来个男女声二重唱为啥不行?”
来宾笑问“柏油啊,柏油,你不要装糊涂,你说夫妻双双把家还,夫妻是一个人?还是一双?一对?” “柏油”笑着说“当然是一对喽!”“既然是一对,一双那就得两个人演,一个人演那就是四郎夜奔了” “柏油”媳妇依然笑着说“我真的不会唱,你们就放我一马吧!”
  这时候,“柏油”的母亲端着飘着茶香的茶盘送茶来了,笑盈盈地解围说“俺媳妇不会唱,就不用唱了,这样僵持着不就冷场了吗,我看能者多劳吧,就让秦一个人唱吧!”他的母亲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在众人面前,把自己的儿子叫“柏油”的。
  来宾有人妥协了,对“柏油”媳妇笑着“哈哈哈……看来你们倆还是狡猾狡猾的,那么你俩就拉着手,让柏油一个人来个男女声二重唱吧!夫妻双双把家还总得拉着手一起走,这才象个回家的样子!”说着说着,连声调变得都有点象电影里的日本鬼子了。
  于是,新郎官“柏油”清了清嗓子,喝了一口母亲送来的香茶,便牵着爱人的手指尖,晃着自己的大脑袋无比幸福地唱了起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 “柏油”的媳妇笑逐颜开地望着引亢高歌的“柏油”,来宾也和着“柏油”的歌声狂乱的呼叫着“唱的就是好,就是妙” 来宾的笑声惊的屋外房檐下鸟笼里的画眉也“嘎,嘎,嘎嘎嘎”的欢叫起来了。
  我就和鲁迅笔下《孔已己》中的人一样的快乐,当了一个快乐的跑堂,在红红火火的炉灶旁烫着水、温着酒、涮着碗,或拎着印有花开富贵图案的红暖瓶,跑上忙下的往楼上、楼下的桌上续着茶,饱揽着老少爷们的一张张笑脸,同时也被楼上、楼下的热情、热烈、热闹所感动,来宾是难缠的主,但在“柏油”的真情演出中陶醉了、快乐了,也和“柏油”一样的高兴着、欢乐着。
  那一天,“柏油”一家高兴,我也很高兴,能分享到“柏油”红色的喜庆,红色的快乐和红色的狂欢,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也是一种缘分。那一天,我们和“柏油”都在快乐地笑着、兴奋地笑着,因为我在零距离里触摸了“柏油”的沸点和沸腾的热情。
  
  (待续)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10-12-29   
柏油也靓丽——怀念儿时伙伴张秦生(五)
五“柏油”的本色是真诚
    德国作家海塞有句话很感人“没有什么比友人之间真诚、美好的友谊更珍贵了”,友谊的力量,在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春夏秋冬之后就越发如铁,如今我们都长大了,也都成家立业了;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古城西安,变得更加靓丽了、漂亮了、迷人了;我们曾经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那条小巷也早已旧貌换新颜了。但“柏油”还是本色的“柏油”,还依然的靓丽着。我们的友情就象保存长久的佳?一样愈久愈醇、愈久愈香。
    在人心不古、世风多舛、人情开始沾染铜臭的今天,“柏油”还保持着一颗纯真的童心,还保留着儿时的淳朴,还象以前那样重情重义。朋友还是老的好,日久见人心吗。
    虽然我们同住一城,但天圆地方、岁月匆匆,彼此之间还是聚少离多,每次看望老母亲时,老娘总会说“前几天柏油来家了,他在问你好呢?”我见到“柏油”的母亲时,也会向他的母亲捎去我的祝福。这些诚挚的祝福在心里都是暖暖的,在我们的心中都是挂念着对方的,就是很少谋面心也是相通的,一切的愿望和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共享了,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醉而已;以利交友,与利一样,仅一刻而已;以诚交友,与诚一样,唯一生而已。我们是真心朋友,彼此在心里挂念着、惦记着、关心着对方,是一生的快乐与幸福。
    每当我们重逢时,两双大手都会紧紧的、紧紧的握着,俩人的眼睛里都飞扬着激动的目光,一句“你咋样?”的普通话语,都会让对方的心里暖流涌动,为对方的关爱所感动。“你过的咋样?”他笑问,我也笑答“挺好,那你呢?”他笑答“还行!”我还笑问“家里咋样?”他笑答“都好!”我再笑问“这么多年你过的咋样?”他依然笑答“还行!还不错!”
    我知道他为了养家糊口,下班以后是在街上摆过地摊、卖过童装的,为几角钱的收入和买主谈论着价钱,但那份艰辛、那番辛苦就在一句“还行!”的话音中淡化了,生活中的诸多艰难困苦在一句“还不错!”的笑声里也淡化了,他用微笑面对人生的逆顺和苦乐,象他的父亲一样都是顶天立地的强者,苦也罢、累也罢、难也罢,在笑的魅力之中也全都去了罢。微笑使生活中的苦涩变得甘甜了起来。在我们的笑谈中,心花在脸上绽开,友谊的情怀在胸中沸腾,虽说我们都很少谈论各自的工作,我们都知道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在工作上都是好样的、优秀的。
    小巷旧事是我们永远的话题,他那谈笑风生的动作,还是童年那样的张扬,笑起来还保留着儿时爱捂着嘴的光荣传统,还象儿时那样的可爱、纯朴,还是那样的童心闪闪。
    我笑着问“你说,你小时候玩的泥巴是尿泥吧?”“柏油”笑了“反正咱们都玩过尿泥,也许你比我玩得还好!”我又笑说“每到正月十五,打着灯笼的孩子们都害怕你,你一句“吹灯的来了”,娃娃们就飞快的逃了”,“柏油”哈哈大笑了“小时候淘气么!不过你也好不到那里去,你爬树就和猴子差不多!”我也哈哈哈地笑了“你家的三元比我爬得还快!”“你家的金鱼养得不错,现在还养鱼吗?”“不养鱼了,养了一条狗!”“那条狗会不会也叫柏油?”,“那条狗是白色的京巴,是不会叫柏油的。”我们都开怀大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在欢笑声中“柏油”还保留着儿时爱捂嘴的光荣传统,自觉不自觉的都会捂嘴笑着哈哈哈。。。。。。在笑声里我们的心变得年轻了!就是在通讯方便的今天,他还时不时的发一个短信、道一声问候,字里行间也还是童年那样的顽皮、可乐!每当看到他的短信,我就会想起黑黑的“柏油”来了。
    舞台上的美是享受,生活中的美是创造。在三线合唱团的一次精彩演出时,我又一次与“柏油”相逢了。“柏油”变成了小天鹅,当然是一只胖天鹅。看到滑稽的他,我和我的战友们都在哈哈大笑了,此刻的“柏油”在疯狂中喜悦着、激动着,也为我们制造着快乐。
    这时候的“柏油”,没有了童年的稚气,也没有了青年时代的那股锐气,但黑黑的脸庞上平添了几分的庄重与威严,魁梧的身躯上焕发着蓬勃的朝气,其父遗风尤在,只是大笑起来还会忍不住地捂一下自己的嘴巴,还如同儿时豁豁牙的那般可爱、那份机敏。
    “柏油”的嗓音早已有童年的清脆转为雄浑了,他的一曲“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如果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的嘹亮歌声,又钩起我许许多多的思绪来了。一首《游击队员之歌》他唱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如今还仍然的高唱着,唱着,唱着,唱着。。。。。。这是他青春活力奔腾的证明。
    望着在舞台上引亢高歌的好兄弟和蹦蹦跳跳的胖天鹅,“柏油”的黑面孔,依然是黑的发亮,黑的健康、黑的可爱,黑的更有活力,童年的稚气已经变得饱经风霜了,但那个大头、黑衣、爱笑、淳朴的黑脸少年形象,却永远的在我的心境里歌唱着、快乐着。
    陶醉在他的嘹亮的歌声里,我的思绪也在回忆着、翻滚着、激动着,我不禁又想起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并在麻醉中渐渐苏醒的时候,看到他那洋溢着憨厚笑意的脸庞,凝望着他那无限祥和的眼神,聆听着他那一句句亲切的问候,我的心又回到我们一起携手走过的那条小巷,又听到他家大门上那颗铜铃铛叮叮铛铛的悦耳声响,又闻到洋槐树散发的迷人香味,也想起了“柏油”这个绰号的缘由来了。
    “柏油”的色彩也是绚丽的、多彩的,他的皮肤是黑呼呼的,但绝对比非洲的黑人要白的多;他的心是红的,还有着童心的那份炽热;他的友情是金色的,因为对谁都是以诚相待、上善若水;他的晚年生活自然是绿色的,笑声多多、快乐多多,他儿时的顽童作风依旧,恶作剧也花样翻新了,就是如今星鬓满头了,但还是一个顽童,一个老顽童。他比“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要调皮的多,也可爱的多。
    “柏油”是我一生的好朋友,他的本色就是爱心与真诚,这就是靓丽的色彩,也靓丽着、感动着我们的生活。“天若有情天亦老,地若有情地亦荒”,在天地间,是真朋友,就有真情、真心和真爱,世界才会有艳丽的色彩的。认识了“柏油”也让我快乐着、幸福着,钱哪怕少了一点,生活中的艰难多了一点,但欢笑属于我们自己的,这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柏油”的靓丽色彩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真爱!!!爱让“柏油”也更靓丽!!!
    只要我们的心在跳动,心雨就潇潇洒洒的在情感的天地之中不停地下着、下着。。。。。。
    那么,“柏油”的色彩也就是天上的一道美丽的彩虹喽。
    chibing于2007年2月27日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10-12-30   
“迷糊”往事 (涂鸦札记之二)


“迷糊”往事
        在狗年的前一段时光里,每当我在电视剧“亮剑”里看到战神李云龙的岳父大人时,总有一种极为亲切地感觉。总觉得那个方脸庞上代着老式眼镜,长须飘逸,文质彬彬的老人家,曾经在以前的岁月见过,但肯定不是演员扮演的一个角色,应该是我极其熟悉的一位长辈。
  于是,若有闲暇,我便绞尽脑汁的在记忆的荒野中苦苦的寻觅着。。。。。。
  一
  我知道在天地之间,只要是有情有义之人,只要是缘分依依、情分绵绵,不管他们曾经在五湖四海的哪个旮旯里呆着、卯着,不管彼此之间以前是否熟稔,都会有相逢的美妙一刻。哪怕是清梦里的短短一瞬,那也是缘分呐!
  我也懂得在天地之间,“人生皆在有缘”的道理。虽说身边的世界很大、很美妙、很精彩,有绚丽多姿的花,有平淡无味的草,有春夏秋冬的轮回,有苦乐交错的日子,也有人与人之间缘分的碰撞。有了缘就有了人间的美妙、缠绵的思念与爱恨交加的回忆!一个对缘分的精美诠释,就会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
  然而,那长胡须的老人究竟是谁呢?他又在哪里呢?
  自从和“上网就迷糊”在网络上重逢之后,我终于想了起来,哦,这长须垂胸的老人就是“迷糊”的父亲啦。
  而我和“迷糊”在三线网上喜相逢,也就是这样的奇妙、有趣,除了缘分,还有情份呐。前不久,我们通了电话,我们充满了童趣,平淡而真实的往事,却都在彼此的心田里牢牢地铭记着。因为我们是童年的挚友,至今还保持着一颗赤热的童心!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但儿时的哪些个纯真,是此生难以忘却的。
  想起了“迷糊”的往事,我的思绪便定格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在夕阳的照耀之下,古老的北门楼显得更加地巍峨壮观,成百上千的燕子围绕着高大的城门楼,一边在忽上忽下的飞舞着,一边在“叽叽嘁嘁,叽叽嘁嘁”的欢叫着,小燕子的白肚皮在阳光下,还闪烁着银白色的光点;
  糖坊街东口的和平电影院的门口,三三两两的观众在认真地观看着电影海报,售票处附近的小人书摊,围满了大人、孩童,他们在阅读着一本本有趣的故事,付了钱的人座在长条凳上津津有味的翻阅着,没付钱的人则站在他们的身后伸长了脖颈也在观看着,共同分享着读书的乐趣;
  糖坊街菜场卖豆腐的大嫂因生意清淡,整个身躯便百无聊赖的依隈在柜台上,出神地观看着街道上的行人和不时走过的送菜的马车;而坐在街口的卖水果的老人则斜靠在身后的木电杆上打着磕睡,只要有人走过便机灵了过来,便低声问一句“乡党,你要啥水果?”若无生意则继续地打他的磕睡;
  此刻只有街口的警察在岗亭里忙碌地指挥着交通,红绿灯在他的手下变幻着红红绿绿的色彩,路旁护栏上的一条条铁链子在晃荡着,原来是小孩子们在其上打着秋千,铁链子在慢慢悠悠晃荡着,孩子们的笑声也在空中向四方飘荡着。
  此刻,童年时代的“迷糊”和他的家人都微笑着向我走来了。。。。。。我的情思又回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老西安,回到了大屋顶上长满蒿草的北门楼下。
  那时的糖坊街可是一个热闹所在,东有电影院,西有雷神庙,中有医院、教堂、粮站和废品站,路不宽却也是绿树成荫、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的繁华之地。我的父母亲利用到糖坊街的第二医院瞧病的档口,常顺便到“迷糊”的家里和他的父母亲聊一聊天、叙一叙旧。这样一来,作为小小“跟屁虫”的我,自然也就成了“迷糊”家的一个常客,也就认识了童年时代的“迷糊”。
  认识了他,我的视野宽阔了起来,便走出了行人稀少的曹家巷,走出了18号的大院,活动范围向北门楼的方向拓展了。
  于是,我就象狗一样闻着糖坊街菜场和粮店飘出的豆腐香味和油条香气,象兔子一样聆听着尖屋顶的天主堂的钟声,象鱼一样沿着槐树的浓郁的树荫之波,急匆匆、喜滋滋地向糖坊街中段的“迷糊”家走去。
  (待续)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10-12-30   

在夕阳的照耀之下,古老的北门楼显得更加地巍峨壮观,成百上千的燕子围绕着高大的城门楼,一边在忽上忽下的飞舞着,一边在“叽叽嘁嘁,叽叽嘁嘁”的欢叫着,小燕子的白肚皮在阳光下,还闪烁着银白色的光点;
  糖坊街东口的和平电影院的门口,三三两两的观众在认真地观看着电影海报,售票处附近的小人书摊,围满了大人、孩童,他们在阅读着一本本有趣的故事,付了钱的人座在长条凳上津津有味的翻阅着,没付钱的人则站在他们的身后伸长了脖颈也在观看着,共同分享着读书的乐趣;
  糖坊街菜场卖豆腐的大嫂因生意清淡,整个身躯便百无聊赖的依隈在柜台上,出神地观看着街道上的行人和不时走过的送菜的马车;而坐在街口的卖水果的老人则斜靠在身后的木电杆上打着磕睡,只要有人走过便机灵了过来,便低声问一句“乡党,你要啥水果?”若无生意则继续地打他的磕睡;
  此刻只有街口的警察在岗亭里忙碌地指挥着交通,红绿灯在他的手下变幻着红红绿绿的色彩,路旁护栏上的一条条铁链子在晃荡着,原来是小孩子们在其上打着秋千,铁链子在慢慢悠悠晃荡着,孩子们的笑声也在空中向四方飘荡着。
——这是多么细腻、平实、生动的生活写真!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10-12-30   
“迷糊”往事 (涂鸦札记之二)

  “迷糊”的家在医院的斜对门,黑色院门的油漆已经剥落了许多,木料的本色也露了出来。他家住在西厦房,屋外的房檐下盘着一个鸡窝和做饭的灶头,鸡窝的上面的破脸盆里栽着几棵葱绿的蒜苗,而几只母鸡则把头露在窝外“咯咯咯咯”的鸣叫着、刁啄着破碗里的鸡食。
  他家的房门是老式的雕花木门,上面雕刻着宝葫芦一样的物件,窗户也是老式的的木格窗,除了下面的窗棱上镶嵌有明亮的玻璃外,其余的部位则糊着白色的窗户纸。屋子里收拾的很整洁,南北屋是寝室,正屋是书房也是会客与吃饭的地方,许多医学方面的书籍则堆放在方桌靠墙的一角或摆满在书架上。
  在我的记忆中,“迷糊”一家待人极其和蔼可亲。他的父母亲很和善,眼睛里充满了柔和,脸庞上洋溢着微笑。每当我到他家玩耍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就停下手里的活计,和我唠起了家常话。望着老人满面的笑容,望着老人的长长的胡须,望着代着老式眼镜的慈祥老人,我的心里就有着万分的愉悦。
  “迷糊”的父亲总把我叫做“小伙子”。每当他的父亲把我称为“小伙子”的时候,他的母亲就笑着说“哈哈哈,你这瓜老汉,你可不要把俺娃喊老咧”他父亲却用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嗓子洪亮地笑着说“哈哈哈。。。。谁敢说俺娃不是小伙子!”在笑声里老人的长胡须也飘逸着、抖动着。
   “迷糊”的父母亲经常座在方桌的两边,他的母亲在缝补着衣服或纳着鞋底,每天都在忙碌着,他的父亲则在静静地阅读着书籍,而“迷糊”则坐在门槛上翻阅着课外读物。家里到处洋溢着书香之家的氤氳与祥和。
  童年的“迷糊”是一个英俊少年,长着国字型的脸庞,身材高挑,和我一样在同龄中都是大个子,见人总是笑眯眯的,说起话来虽童声清脆,确显得几分斯文的,和高嗓门、爱咋乎的我比起来要文静一些。
  儿时的“迷糊”很好客,也很爱笑,但笑的文气,有风度。在他的寝室里,他笑眯眯地望着我,脸庞上透着几分顽皮,只见他极其热情地把抽屉里的小人书啦,旧的手术刀啦,玻璃弹球啦。。。。。等宝贝都摆在桌子上、床铺上,指着这些个物件,他极其兴奋地说“我们能玩的东西很多,现在,你是看小人书呢?还是玩玻璃弹球、拍洋片?要不然咱们到北门外去看火车!”
  瞧着那一本本小人书,我的心里痒痒的,便急忙答道“ 我看,还是看小人书吧,打弹球、拍洋片我天天玩呢!”
   “迷糊”笑容可掬地说“行啊!你说干啥就干啥,那咱俩就看小人书!”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阳光暖暖地斜照在窗户上,色彩斑斓的洒在他的父母亲的身上,也柔和地洒在“迷糊”和我的身上。他母亲纳鞋底的声音在“扑、扑、扑。。。。。。”的在有节奏地响着,他父亲翻阅书页的“哗,哗,哗。。。。。”生音在慢慢地响着,我和“迷糊”翻阅小人书的声音也在“哗,哗,哗。。。。。”的响着,响着,响着,此刻书香四溢,在阳光下沸腾着,更显得格外的温馨与吉祥。
  这时候,他家的母鸡兴奋地高唱着“咯咯大!咯咯大!”他的母亲喊道“儿啊!咱家的母鸡下蛋咧!你去收一下!”于是“迷糊”对我说“你慢慢看书,我去收鸡蛋咧!”起身向屋外走去,不一会便听到他兴奋地喊叫声“妈妈,是来杭鸡下的蛋,你看鸡蛋还是热的”
  听到他的喊声,我也跑到屋子外面一边用手摸着热乎乎的鸡蛋,一边不解地问道“这鸡窝里有好几个母鸡,你咋知道是哪个鸡下的蛋?”“迷糊”笑眯眯答到“这问题很简单,你看,哪个母鸡的脸红咧,就是哪个鸡下的蛋,现在来杭鸡是红脸,肯定是来杭鸡下的蛋,你不信的话,问俺妈去!”
  这时候“迷糊”的母亲也来到屋子外,她对我点了点头,笑眯眯地说“对着呢,俺儿说的没错!”
  三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10-12-31   
:“迷糊”往事 (涂鸦札记之三)

  在我的记忆中,“迷糊”父亲的长胡须与我熟稔的北大街的雷伯、曹家巷西头的刘伯的长胡须一样,都长的很长、很漂亮,简直和老戏里的关公一样,都是长长的、亮亮的垂到胸前。只不过“迷糊”的父亲身材比他们更魁梧,走起路来,步履迈的大大的,长胡须在胸前忽左忽右地摆动着,显得格外的精神抖擞,也格外的威风凛凛。
  那老人爱好看书,而且都是古版线装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老人的最爱。看书时还用手轻轻地捋着长胡须,就和小人书里的关公夜读《春秋》一般。
  老人笑眯眯地我说“小伙子,你知道李时珍吗?”我摇了摇头“不知道!”旁边的“迷糊”却大声说“爸爸,我知道谁是李时珍!”
  老人笑着又问 “小伙子,你知道咱陕西的孙思邈吗?”我还是摇了摇头“迷糊”依旧大声地说“我知道谁是孙思邈”老人再问道“小伙子,你知道药王洞吗?”我笑道“我知道,那是药王庙,经常有老人在那里烧香拜佛的!” “迷糊”还是大声说“爸爸,前几天咱们不是还去过药王庙,上过香吗!”
  老人愉快地笑着,他的长胡须也在笑声里飘荡着“小伙子们,药王庙拜的就是孙思邈,他是医生中的圣人!是医生中的神仙!”老人轻轻地晃动着手里的书“小伙子,你要记住这《本草纲目》就是李时珍几百年前写的,这可是医生的圣经呀,真的是深奥无穷的!你是永远也学不完,也悟不透的!”于是,我也大声地说“所以,你每天都要看的,对不对!”
  老人大笑了,他的长胡须在笑声里激荡着“好小伙,你说的太对咧,王伯问你,长大咧,你想干啥?”我兴奋地说“当兵,当解放军!”“迷糊”也兴奋地说“爸爸,我和您一样学医,长大也当医生!”
  也许受我们的影响,老人则更加地兴奋了起来,话语也激昂了起来“好!好!!好!!!俺娃都有抱负,好,太好咧!不过都当兵也不行,强国富民需要无数的科学技术人才,你们现在都要好好的学习,将来当科学家、当工程师,当农艺师,当医生。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需要有文化的人,就是当兵没有文化也不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那老人在几十年前的睿智话语,在我的心田里牢牢地扎下了根,虽然我当时还不甚明了“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深奥涵义,但我懂得老人崇尚的是科学兴国,希望我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科技人材。一直到长大以后,我才知道老人的话来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他同“亮剑”里战神李云龙的岳父大人一样,都认为走强国富民之路,需要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才,而不是太多的将军!
  那老人很爱下围棋,经常坐在方桌旁边独自的下着围棋,他一边看着棋谱,一边认真思衬着,又一边把黑的、白的棋子摆在棋盘上。望着他父亲和蔼可亲的方脸庞,望着老人的老式眼镜在阳光下的光亮,望着老人在微笑中微微抖动的长胡须,我觉得老人的眼睛都泛着智慧的光芒,能自己对弈,绝对是高手!
  每当我到“迷糊”家里玩耍的时候,他的父亲总要说“小伙子,小伙子你来的刚好,来来来,王伯跟俺娃下一盘棋”
  这时候,他的母亲放下手中的活计,笑着说“看你这瓜老汉,人家是娃找娃玩呢,那有和你老汉玩的!”
  这时候,老人总会笑嘻嘻地说“娃来咧,家里也热闹咧,娃们高兴,我也高兴,我和小伙子只下一盘,难道让两个娃和我也玩一会都不行?”我知道也有着一颗炽热的童心,和我们玩一会是他的极大地乐趣,便笑着点了点头,而 “迷糊”则笑着说“爸爸,你可要说话算话,只能下一盘,等一会我们倆要到和平电影院去看小人书呢!”
  “迷糊”的父亲大笑着,捋了捋长胡须说“看你这娃娃,我这么长的胡子的老汉,还能骗你们不成,咱们说好一盘,就是一盘,不过,你倆可要认真的下,第一不许悔棋。第二不许胡乱下”
  我和“迷糊”大声说道“我们啥时候胡乱下咧,我们只是想咋走就咋走,谁象你天天看棋谱呢?”
  于是,我们就爬在方桌上和老人对奕了起来,也许是我们棋太臭,也许是我们心在不焉,急火火地想出去玩耍的缘故,我们的棋子在老人的微笑之中越来越少,地盘也越来越小,胜负的天平早就想老人倾斜了,那老人也早把我们的心思琢磨地透透的,便栽下眼镜,朝我们笑着说“好咧,行咧,不下咧,我说你们胡下乱走,你们还不服气。今天我老汉,把你们饶咧,快出去玩吧。不过,下一回可要好好下棋,你们要懂得由棋心见人心、棋性见人性的道理呀!”。
  四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10-12-31   
几十年前的陈年往事,在作者心中历久弥新,可见作者珍惜友谊不是挂在嘴上。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11-01-01   
《涂鸦集》之二、迷糊往事(四)

  在波澜壮阔地“文革”苦海之中,红色是流行色,造反是时髦,夺权是亮点,凡是代点长的领导都成了批斗的对象,和平电影院改成了战斗电影院,糖坊街改成了八一街,雷神庙和教堂的神灵都被砸成了废土,药王庙里的石像也不见了,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药王洞了。那个慈祥的长胡须老人和我的父亲,同许许多多的老知识分子一样都道了霉,“迷糊”一家也搬到了玉祥门附近。
  在秋风略带寒意的一天,墙壁上的大字报在风声里“沙,沙,沙”地响着,响着,行道树之上树叶已经不多了,树梢上还有几片枯叶在顽强地挣扎着、摇弋着,一队身着旧军装,手持体操棒的红卫兵,押解着几个戴着纸糊的高帽子的老人从我的身边匆匆走过,其中长胡子的刘老汉,在队伍里踉踉跄跄地走着、走着。
  当我辗转找到“迷糊”家的时候,天已经差黑了,头上的繁星看着人间的这番景色在悲哀地眨着眼睛,而月光失去了往日的柔和,冷冷的撒在这个有几间低矮土屋的院落里,那天“迷糊”不在家,他的父母亲默默无语地在屋里坐着,看到我的身影,他的父母亲把我迎进了门,高兴地拉着我的手,并爱抚地摸着我的头,惊讶地问道“小伙子,你咋来的?”我答“走来的!”老人又问道“小伙子,你咋知道俺家住在这儿?”
  望着慈祥和蔼的两个老人,我觉得他们苍老了许多,他母亲的头发也越发的花白了,他父亲的长胡须变成了短胡须,眼睛里泛着隐忍的光亮,但他们的笑容还是那样的阳光、那么的亲切,便也笑着答道“听你对门的人说的!”
  他的母亲关切地问“小伙子,你父母亲现在好吗?”不待我回答,“迷糊”的父亲叹着气,摇了摇头说“哎,哎,你这老太太,你说能好吗?他爸的情况我知道,哎,能好吗!好不了!好不了!”
  仰望着老人满脸发青的胡须碴子,我急切地问“王伯,你的长胡须呢?”
  那老人深深地叹着气说“哎,哎,哎,减咧,减掉咧,减掉了零干!”联想起红卫兵揪着长胡须,批斗北大街雷伯的场面,我觉得“迷糊”的父亲减去了长胡须,象三国里的张飞能更好一些。
  “王伯,你现在还看医书吗?”老人无奈地摇了摇头,依然叹着气说“哎,被抄走咧,看不成咧,就不看咧!”
  我知道那些医书是老人的挚爱,再谈医书的事,老人心情会更烦躁、更难过,便问道“王伯,你现在还下围棋吗?”老人还是叹着气“不下咧,下不成咧,人家红卫兵说那是封资修的东西,改下像棋咧!等一会你陪王伯下盘棋行不行?”
  望着窗外的月光,“迷糊”的母亲说道“你这瓜老汉,咱这里又那么远,天都黑咧,娃来一趟很不容易,咱们片一会,就让娃赶快回去,省得让他妈操心!”老人拍着自己的脑门说“小伙子来咧,我很高兴,光高兴着咱爷俩下棋这档事,把娃路远的事情忘咧,好娃娃,你现在就走吧,不过,王伯要提醒你,以后少到街上看热闹,没事的话就在家里看看书,要记住艺不压身!学无涯知也无涯。小伙子,今后千万不要再淘气咧,你要知道你妈现在很不容易!”他的母亲也一再叮咛道“小伙子,你要把你王伯的话记牢,千万不要给你妈添麻烦!!!”
  在明亮的月光下,两个老人在大门口向我轻轻的挥着手,他的父亲高喊着“小伙子,再来玩吧,陪你王伯下盘棋嗷!”他的母亲也高喊道“小伙子,你要记住,下次你来的早一点,好好陪你王伯下盘棋嗷!”在微笑之中,我告别了“迷糊”的父母亲,便转身沿着路边的槐树,在秋风的沐浴下前行着,前行着。
  我在秋风里前行着,一步步地走向前方,脚下的路是坑坑洼洼的,灯光是灰暗的,连月光都有一些淡淡的寒凝,我的身影在路灯下、月光下忽长忽短地变幻着,而风在吹着,路在延伸着,我的人生路也同样在蜿蜒曲折之中延伸着。
  穆然一回首,月光之下,那两个慈祥地老人还远远的站在路边,还在远方凝望着我,还在缓缓地向我挥着手,“小伙子在来玩吧,陪你王伯下盘棋嗷!”的殷切的呼唤,还在狭窄的街道上空回响着,在古城西安的上空回荡着,回荡着,回荡着。。。。。。
  老人的声声呼唤,也永远地在我的心中回荡着,回荡着,回荡着。。。。。。
  CHIBING2008年1月12日
   “迷糊”谣
  (待续)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11-01-01   
《涂鸦集》之二、迷糊往事(五)
“迷糊”谣
  自从有了可爱的“三线网”,年过半百的三线人就有了自己的网上连队。在网上聊聊天、访访友、叙叙旧也是一个乐子。咱三线人的情谊,若陈酒佳酿一般愈久愈浓、愈品愈香,难怪会有人“上网就迷糊”喽!
  在网上和“上网就迷糊”喜相逢后,我的心里又有了儿时的那些个感觉,“迷糊”的身影,便在我的脑海里由迷糊、朦胧而清晰了起来,透过那泛着蓝色光辉的荧屏,那个身材瘦高的少年在笑眯眯看着我,我们在阳光下欢笑着、跳跃着,在城墙根的地界里追打着、呼叫着,在和平电影院外的书摊上翻看着小人书。。。。。。的一幕幕童年的场景也变得清晰了起来。
  “迷糊”远在北京,而我忙在西安,分别了几十年后,至少目前见上一面是着实的不方便。而在网络上的相逢,就在须臾之间,也快捷多了。
  “网上三线春光好,一点一击一陶然”,“迷糊”在网上很是勤劳,且笔法犀利、著述颇多,阅读着他那一篇篇精心制作的帖子,我仿佛看又到了他那国字型的笑脸上的那份顽皮,仿佛又听到了他那童心的激扬跳动,又感受到了我们童年的那些个愉悦与快乐。阅读着他的精美网文,就如同当年在北城墙上聊天一般,总觉得很亲切、很舒心,也很快乐!
  于是,便有了由心而涌出的“迷糊”谣了,算是顺口溜一类的东西吧,也是与“迷糊”喜相逢的那份快慰所致,并以此对我们的童年友谊以深深的思念!
  愿“迷糊”能喜欢,愿我的三线网友也喜欢。
    
  君不见京华有人爱上网,
  自云“上网就迷糊”。
  早迷糊,晚迷糊。时紧时慢犯迷糊。
  日迷糊,月迷糊。春夏秋冬也迷糊。
    
  网海本是龙世界,网虫很少不迷糊。
  网海泛舟乐逍遥,恰如信步在征途。
  荧屏闪闪看不够,头晕眼花真迷糊。,
  迷迷糊糊网上行,迷糊迷糊复迷糊。
    
  网上景色真精彩,山高水长知何处。
  网海无垠天地宽,你不迷糊他迷糊!
  网页发帖无穷尽,不见迷糊犯迷糊?
  其实迷糊不迷糊,网上走遍天涯路。
    
  看迷糊
  一键重返学兵连,双击百度与雅虎。
  梦里常到襄渝线,营盘扎在云深处?
  昔日少年可安好?当年战友今何如?
  一点一击思华年,网内网外笑江湖。
    
  身在京师喜探梅,万紫千红花满树。
  曾把浩气凝诗篇,苏子再填赤壁赋。
  发帖跟帖寄深情,一字一句见工夫。
  年过半百童心在,最爱看战旗猎猎漫天舞。
    
  忘不了
  铁兵铁血铁哥们,同学同心同甘苦。
  炮鸣群山石门开,血洒疆土绘新图。
  三载铸就半生缘,万般情怀一铁路。
  硝烟散尽凯歌还,战地情思味更足!
    
  看不够
  网上三线春光好,一点一击一陶然。
  山青水碧蜀道美,桃红柳绿洵河渡。
  汽笛高唱英雄曲,隧洞览尽红旗谱。
  长桥连起五彩霞,铁龙腾旋破云出。
    
  如今相逢学兵连,鹤发童心论当初。
  青春报国终无悔,青山有路垂千古。
  网文若花尤含香,没见过迷糊犯迷糊?
  听我唱罢“迷糊”谣,才知道迷糊不迷糊???
  CHIBING于2007年12月16日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11-01-03   
《涂鸦集》之三、“背影”之歌 
         “背影”之歌          
  最近在网络上,有关“背影”的话题又热闹了起来,虽说盈盈飞帖是见仁见智的,却多多议论把广大网虫们,在心境里、脑海里、骨头里对“背影”的感激、感动、感谢与感恩之情表达的是淋漓尽致、精彩动人的。
 “背影”是我们心田上一道深深的犁沟,一片醇醇的花辩,一支甜甜的赞歌。每当我们追忆起“背影”的无边功德时,总怨恨自己因笔秃写不出心中浓浓的谢意,也为自己当时因嘴笨而没有说一声“谢谢您”话语而遗憾终身,所以每每谈论起“背影”的话题时,总想为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讴歌父亲“背影”的精美散文而鼓掌叫好。虽说朱老先生早已故去,然而他的“背影”却是永恒的,他以平实的、朴素的语言讴歌了父爱的高尚,用淳朴的、激动心品味了父爱的细腻。“大爱无言,大慈无声”,他对父亲背影的赞美、感恩让我们领悟到“背影”的无私奉献,也体会到“背影”的爱的至高无上与温馨无比。对背影的感恩之心我们和朱老先生是相通的,他对背影的赞美也是我们永远的心歌。
  依依“背影”悠悠情。我们在细细回味“背影”的真实味道时,总会发现这样的有趣现象,一是平凡的故事弘扬着伟大,二是平常的琐事蕴涵着善良,三是平淡的细节演绎着温馨,却在时光的作用下彰显出非常的韵味。在“背影”的盛赞中品出来的是爱,是缘,是真情,也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们难忘的背影未必高大、未必熟悉,但却是真实的,可爱的,高尚的。他们之中既有父母亲朋熟悉的背影,更多的却是与我们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的背影,但他们的爱是相同的,心蒂是善良的,都具有火热的、纯洁的、温暖如春的特质,他们给予的爱形式也是无私的、高尚的、不图回报的。尽管事过境迁,却往事如酒愈久愈醇,我们品味它的时候,它往往又如昨日般的清晰:父母亲在暴风雨中渐行渐远的身影在摇动着,汉江纤夫弓着腰奋力拉纤的依稀消逝的背影在移动着,小学教师在黑板前认真写着娟秀板书的背影在晃动着,远行列车上侧身抽泣的转业老战友的背影在抖动着......。他们在把爱心奉献给我们以后,走的是那样从容,那样自然、那样潇洒。
  在我们和背影零距离接触的那一刻,正是我们需要爱、渴望爱、享受爱的宝贵时光,我们的冷暖他们挂在心上,我们的需求他们也挂在心上,他们的一点一滴和一言一行,是那样的专著,认真和细腻,此刻对我们而言是情意无价、真爱如金的,尽管我们获得的这些爱都是些生活中的琐事和平常事,就象雨中伞、身上棉、碗里的饭,手里几角钱一样极为平常,或者是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热心的话语,一项热忱的服务,但这些爱是如此的温馨、温暖、温情,也是靡为珍贵的,它让我们被至高无上的爱深深的包围着。
  孔子曰“仁者爱人”,让我们感恩背影、难忘的背影,就是仁者们留给我们对仁爱、善良的深深记忆,这些爱大多很平凡,却很及时,它改变了在我们在急事、难事和烦恼事之中的境地,然而这些爱的细节却要感动和影响我们一生的:下雨了,天气凉了,父母亲急匆匆的赶来了,把殷殷关爱送到我们身边;要离别了,要走了,亲朋好友簇拥着亲情,把浓浓祝福塞进我们的怀抱;迷路了,迷盲了,爱心天使微笑着出现了,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舒心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还有许许多多的未曾某面的背影也感动过我们,它就象昏暗街灯下扫地的清洁工和三十多年前汉江畔拉纤的纤夫一样,通过远距离对他们的一个个辛劳背影的观察,让我们看到了劳动的神圣与伟大,让我们品到了奉献的苦乐和万家忧乐的真实味道。
  在天地之间,每一个人的背影,在他人的眼里都是一道风景,每一个背影都会美化我们的眼界与心灵的。所以,每当我们回忆起自己昨天的故事时,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场景让我们难以释怀,总会有许许多多的背影在我们的心境里、脑海里慢悠悠的、慢悠悠的移动着,我们的心也会随着这些慢慢移动的背影而激动着、震撼着。此时此刻这些个高尚、朴实的背影,对我们而言就是爱的星空的一颗恒星,是生活源泉的一片潋滟,也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这多可爱的、可亲的、可敬的背影在我们的眼前渐渐的消失了,但在我们心里的背影渐渐却高大丰满了起来,这些奉献爱的场景与过程是平平淡淡的,他们的神态也是那样从从容容的,可贵的是每一个细节都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仁慈与爱心,望着在我们眼前一个个渐行渐远的背影,感恩的心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跳动着,把一绺又一绺的感动、感谢、感激与感怀的善良的情思紧密的编织在了一起,让我们的心灵也随之变的高大、纯洁了起来,即便经历了岁月的变幻和生活的磨砾,那一些个鲜活的背影却永远永远的在我们的脑海里、心灵里缓慢的移动着,也永远永远的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境界。
  其实人生的爱与被爱都是一种美好的,幸福的感觉。爱与被爱就是生活的一种奉献与分享的美妙轮回。那些个背影让我们在平凡的、宝贵的时刻,享受了人生的关爱与快乐,仅管它很短暂,但确实温暖于心,真爱无价的,他们爱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灵里发出了芽,也扎下了根,终究要开出爱的鲜红花朵的,它激励着我们要把爱的圣火传下来,把爱的接力赛跑下去,把自己的爱也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那些需要关爱的人。我们感恩背影、难忘背影,就要有他们同样的情怀、同样的爱心,象他们那样无怨无悔、无私无畏地去关爱人、帮助人,我们的背影也会把别人感动的,我们的背影也会长久的留存在别人的心中。
  生活中最美好的景致,并不是挂在墙上的、浓墨重彩绘制的精美图画,一些朴素、自然、清新的普普通通的世间景象或风光,往往更会彰显出神奇的、美妙的、不凡的迷人魅力。那些个难忘的“背影” 在我们的心灵世界,就是一幅精妙绝伦的美丽画卷,因为爱在天地间永远是最美、最靓的景色。



2006年12月15日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11-01-04   
《涂鸦集》之四、《随想录》之随想
《随想录》之随想
  好友嘉国,新近将他的部分文章荟萃成册,名曰《随想录》,洋洋洒洒数万言,笔法细腻、体裁缤纷,或杂记、或散文、或诗词、或书法,皆为其50余春秋之所见所闻也。细读之亦有与其同游天下之感。
  在漫漫人生路上,嘉国既健行也善思,他执着地前行着,在天地之间走着、走着,顺境、逆境、险境都阻挡不住前进的步伐。
  他在汉江边的山间小路上走过,在布拉格的美人鱼前走过,在莫斯科的红场上走过,在天安门的金水桥上走过,也在山西煤矿的黑色的河道旁走过,更多的是在普通老百姓中间走过。这一行行脚印串了起来,就是他的人生轨迹。
  这一路,山高水长、风月无边,他不停顿的前行着,也不时地驻足看一看路边的风景,为大自然的秀丽景色而陶醉。这一路上风云变幻、红尘滚滚,苦也罢、乐也罢、累也罢、难也罢、不如意也罢,他都笑着大步跨了过去。这一路好漫长、好曲折,也好艰苦,他一步步的走了下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之后,由一个阳光少年,变成了饱经风霜的睿智老者。快乐的心,心的快乐,让他知道了世路与心路的区别,品味到难与易、顺与险的滋味,也就有了登天下而小泰山的快乐与豪迈。
  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时常在他的脑海里、情怀中缭绕着、绎动着,心灵里有了对美丽的憧憬,就会对大自然的神气魅力充满了企盼。“言为心声、词显人品”,于是乎,他的《随想录》就横空出世了,也就有了我辈对于《随想录》的随想喽。
  嘉国的《随想录》,是对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浓描淡抹,是对人世间喜怒哀乐的随心勾勒,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天地之间走了一走,不管是否潇洒、愉悦,但任何一个热爱生活、憧憬美好人生的人,都会感恩人生的珍贵无价,都会领悟到快乐的美妙韵味的。咱小百姓不是英雄豪杰,也会有笑傲江湖的情怀的!有幸能到世界的一些地方走了走,真是一件惬意的享受与大大的快乐。
  嘉国的《随想录》就是平民的故事与小百姓的所见所闻。随想者,乃有雅心者之所想也,它可以在一汪平静的池水中绽开出几朵芬芳的荷花来,也可以在黑夜里擦一根火柴,放射出一点红红的光亮来。
  通过《随想录》的精彩描述,我们知道嘉国爱出游,主要是西安的周边游;爱照相,把镜头对准世间万象;爱喝茶,清香悠悠侃茶经;爱书法,字里行间品墨香。他对生活微笑着,生活也就给了他无穷的快乐。这样,他就有了众多的所见所闻与创作素材。嘉国真的好情趣,随便看一看身边的世界,随手采撷眼前的一根小草,就能把他彻底的感动一回。看到池里的荷花,地上的残雪,树头的新绿,汶川的雕楼,都会萌发诗意、舒展情怀。即便在他的书斋里,品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练一阵书法,刻一方印章,或者看一看过去的老照片,都会让他文如泉涌、浮想联翩。久而久之,就有了他的《随想录》,让我们有机会去看一看那九寨沟的水,云岗的大佛,普陀山的海,阿拉斯加的沙漠,也让我们有机会再看一看咱们的学兵连和逝去的青春时代。总之,在《随想录》里,我们看到了嘉国内心世界的秀美与豁达。
  谈到《随想录》,嘉国笑咪咪的说:“《随想录》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小结,也是给自己和朋友们看的书。图个老来乐罢了。一来梳理自己记忆的碎片,二来陶冶情操,三来自得其乐。如今,回忆、怀旧是生活的一大乐趣。一杯香茶、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大大的快乐”。天下行,看的是世间山水、人间万象,读的是无字书。书里行,看的是案头山水、历史风云,游的是翰墨世界。嘉国在天下行,也在书里行,一颗快乐的心伴他走便天涯。
  在《随想录》里,嘉国是快乐的。品味着他的《随想录》,也分享到了他的那些个快乐,我们的心也和他的心一起飞翔着,飞向世界的每一个迷人的地方。
  2009年4月22日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11-01-09   
《涂鸦集》之五、树影婆裟风送歌
树影婆裟风送歌
  童年的记忆总是笼罩在一层层朦朦胧胧的烟雾里的,似梦非梦、如烟非烟的缠绕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如今我已年过半百,但每每回忆起童年往事的时候,那婆裟的的树影在摇曳着,那风箱的声响也总在清梦里、心境里慢慢的摇曳着、飘荡着。这就是我对居住了几十年的曹家巷18号大院,刻骨铭心的第一印象了。
  这个大院除了大宅门外、后院里有着苍劲伟岸的高大树木之外,只有我家屋外的槐树、海棠树是岿然屹立在院内的。它们象绿色的大伞在炎热的夏天为我家遮挡着阳光,象绚丽的画屏在明媚的春天为我家展现着美丽,在它们饱经风霜的树干上经常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虫上上下下的爬行着,在它们苍劲的树枝上也经常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鸟在树上快乐的鸣唱着。这槐树,海棠树象仁慈的老者注视着院落里的风土人情和岁月变幻,它的蛩根连着院内所有的人和物,它的枝叶关爱着大院里的芸芸众生, 它的情结应该是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大院里所有的喜怒哀乐的,也许只有它们才是目睹了大宅门里时代变迁的证人。
  人类的生活注定是要与自然界相连的,没有树木的绿叶红花,没有树枝间的蝶飞鸟鸣,世界也许会变得枯燥无味的。谁会想到,其貌没有苍松翠柏伟岸的洋槐树,有时会是人的命运的一种写意。谁能料想到,娇嫩的海棠树的美艳恰似红楼梦中林妹妹那样的凄惨、哀怨。有狂风暴雨时,叶落、树舞、根不动,有和风细雨时,花雨、碧叶、枝如铁。但在人的面前树的生存却依赖着人对自然界的需求,如果说人的一生注定要历经苦难的磨练,那么树的一生也注定要历经岁月与风雨的磨练,树的生存、人的生存都依赖于社会环境的和谐,而环境的变迁也往往把生存的意义升华演绎到了极至。
  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在现代文明里,人的吃是一种文化的。我们中国人对吃的变化与考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标志。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50年代或很久、很久以前,老西安是以烧烟煤为主的,人们烧火做饭的行头,象灶头、风箱、铁锅等物品都是家里的硬件,少了哪一个都是要饿肚的。于是,盘灶的、修风箱的、掌锅的和锔碗的也都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生,他们整日在老西安的大街小巷游弋着,“谁家盘灶,修锅头?”“谁钉锅、钉碗”“谁修风箱?”......各有风味的吆喝声也在老西安的上空回响着。所谓“持家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也,在我家搬进曹家巷18号大院第一天起,我的父亲就在洋槐树下搭起了油毡棚,把我家的灶头,风箱,铁锅都靠墙摆着,并在槐树的树干旁边支架起案板,把盆、锅碗、调料等物件挨墙放着,这就是那是我家做饭的地方,比邻居们把锅头摆在自家的窗台之下不知好了多少倍。我亲爱的母亲围着这个灶台从此辛劳了几十年,在这里也完成了她由少妇到老奶奶的过度,她的黑又亮的大辫子也变成了满头银发。这里的沧桑变成了老人脸上的皱纹。
  那时的风箱与灶头都是这里重要的生活元素,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长方体的风箱和一个土坯砌的灶头,人们做饭烧水都离不开这些家伙,就是大街上的饭店也都有个精壮的小伙子在拉动着风箱。每当升火做饭的时候,大人们都围着锅台忙碌着,18号院里前后院的风箱都在一起有节奏地响着同样的扑塌声,或者说古城西安的所有的风箱都在这个时刻一起有节奏地响着同样的扑塌声,在风箱有节奏的扑塌声中,袅袅炊烟弥漫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袅袅炊烟越过房舍,越过了树梢轻轻地飘向了天空,袅袅炊烟为老西安的图画添加了灰色的朦胧。
  当风箱拉动起来时候,灶头里的火焰就跳起舞蹈来,火舌柔柔的舔着、吻着黑黑的锅底,圆润的水珠在锅里也柔柔的跳着、舞着,一缕缕热腾腾的水蒸气便顺着锅盖从锅沿的缝隙中冒出身来,一边舞蹈着一边轻盈盈地向天空飘逸着。前院的风箱在扑塌,扑塌,扑塌的响着,后院的风箱在不紧不慢的、不紧不慢的拉动着,远处的风箱好象在吟唱着快了、快了、快了的歌谣,近处的风箱则在缓缓的诉说着明大人们做饭故事,在火的舞蹈和汽的舞蹈的拌舞中我们的生活进行曲激扬演绎着,无论是苦、是乐、还是希望都在锅里煮着、翻炒着。那一个又一个的风箱的声音又如同是一种信号,风箱停顿了片刻,那肯定是面食入锅了,风箱在激昂的响着,那必定是大人们在炒菜的声响,风箱的扑塌声完全沉寂了,就意味着饭菜做熟了,不待大人们呼唤,小孩子们都会自动返回家里,然后又端着各自的饭碗聚在了一起,在院里召开起了大院里的老碗会。
  难怪俚语调侃的“陕西八大怪”所云,有一怪就是陕西人在吃饭时“凳子不坐蹲起来”的传统则从孩子们那里就已经开始发扬光大了,那时候由于父辈们都在省府工作的缘故,我们家里的食物应该比公社食堂的大锅饭要好一些,孩子们在互相比较着碗内的吃食,关系友好的还会互相交换着饭碗尝尝对方的饭食,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谈论着一些无边无檐的事情,在大笑中、嘻戏中把口里的食物喷洒到地上的现象时常发生。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热闹场面,这时光大人们也会离开自己家里的饭桌,加入到老碗会的热闹与喧嚣之中,邻里之间的友善、亲情,在这老碗会里相约、相近、喜相逢。
  我的母亲做饭时,一般是哥哥们拉风箱,有时我和弟弟也会吃力的拉一阵, 不过拉风箱对我和弟弟而言是一个苦差事,拉不了几十下就大汗淋漓了,但弟弟却比我爱拉风箱,经常自夸他拉风箱数全家第一,既然如此哥哥们[也包括我]自然就会让贤,笑嘻嘻地欣赏着弟弟奋力拉动风箱的样子。每当这时候母亲总要笑着骂我们耍猾头。于是我们就会轮流抱着弟弟一起来拉动风箱,一边看着母亲擀面的身影,一边喊着“王王王豆豆糖”的歌谣,等到着饭菜出锅的时刻。
  我的父亲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回家吃饭的时间总是不固定,虽说父亲说过多次“你们不要等我,到了饭口你们就吃饭”的话,然而我们总是盼望着能和父亲一起吃饭,听父亲在饭桌旁讲述彭总的故事、黄城里的故事,盼望着父亲能说出“晚上带你们到黄城看电影”的话语,然而父亲总是让我们失望的,很少按时回家,也很少带我们看电影。母亲问“你一天哪有那末多事情?”父亲说“现在是大跃进了,咱们要跑步建设社会主义,光应付开会都忙不过来?人如果象娜吒有三头六臂就好了”母亲不解地说“再忙也要吃饭吧,不吃饭你拿啥干革命!”父亲说“古代就有周公吐脯,听说如今周总理忙得吃饭都没有固定的时间,再说咱省上的事情又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省长交办的事情件件都是大事,你说不认真行吗?你说能不忙吗?”所以我家的风箱也总是停了又响,响了又停,由于哥哥们要按时上学的缘故,母亲通常在安排我们兄弟几人吃饭以后,就在海棠树下缝缝补补起来,等待着父亲回来一起吃饭。
  歌德说过“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梁实秋先生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适,无论那个家是多么简陋、多么寒伧”。父亲在家的时候,全家都很快乐,在母亲做饭时哼着“社会主义好”的歌曲,我和哥哥也跟着欢乐的唱着,父亲抱着弟弟笑嘻嘻的看着母亲做饭的身影,有时会笑着对弟弟说“你敢不敢把你妈的辩子揪一下?”“这有啥不敢的”话音未落弟弟伸出手把母亲的辩子轻轻一拉“揪过咧!”父亲又笑着说“我看你妈没有反映?”于是我便跑过去双手拉着母亲的长辩子,使劲一拉便笑着逃窜了“我也拉过咧!”母亲笑迷迷地骂着“你们要不想吃饭的话,你就把辩子揪断!揪断了我也就罢工了,你们把嘴都吊上!”父亲哈哈哈哈的大笑了,拉风箱的哥哥也哈哈哈哈地大笑了。父亲要出差时,父母亲就悄悄的起床了,在透过洋槐树的月光下,父亲轻轻地拉动着风箱,母亲则忙碌着为父亲准备路上的干粮。此刻洋槐树、海棠树也在深情地望着我的父母亲。它们知道这就是人间的真情,很平淡,也很感动人的。
  当人们在使用风箱的日子,修理风箱的也就有了市场。修理风箱的一般都是一些中年的汉子,他们身背前后都有着口袋的粗布背褡,后边的口袋里有一把手锯和若干木条,前边的口袋里装着鸡毛和针线一类的东西。修理风箱来到这条小巷便座在19号院对面的大石头上,把身上的粗布背褡也放在大石头上,对着行人寥寥的小巷高声吼了起来“修风箱咧,谁家修风箱?”他的吼声会乘着微风越过街树的枝叶飘向这里的每个院落,谁家的风箱坏了,就会走到自己院落的大门外喊着“俺家的风箱坏了,你过来修一下。”听到呼喊修理风箱的便高声应道“知道咧,我来咧”那气派真有点老戏里黑脸张飞的戏词“俺张飞来也!!!”
有一天,家里的风箱坏了,母亲就笑着说“娃娃们,今天咱们得把嘴吊起来了”我和弟弟不解的问“拿啥把嘴能吊起来?你说往哪里吊呢?”母亲笑着再说“咱家的风箱坏了,修理风箱的到现在还没来,你们说拿啥做饭?”于是便给我们五角钱说“你们自己到北大街买着吃吧。”我和弟弟便到五四剧院旁的五四甜食店卖了甜蜜的元宵吃了起来,回家后却忘记问母亲中午饭吃了没有。长大成人后,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总感到太对不起自己的母亲了。
  待修理风箱的来了以后,修理风箱打开了我家的风箱修了起来,他在磨秃的风板上用线绳重新扎上鸡毛,给风箱的风道上再固定上铁丝,然后合上风箱就拉动起来,我家的风箱又重新唱了起来。母亲看他们修理风箱的工艺并不复杂,以后风箱再坏了,母亲照就笑着说“今天咱们得把嘴吊起来了。”也照旧把风箱打开,自己动手就修了起来。虽然,我觉得母亲挺有本事的,没有人教,却学会了修理风箱,真的太厉害了、也太棒了。然而我和弟弟总希望风箱坏了,母亲能给我们钱花,因为五角钱在当时是可以买好多好吃的东西的。
  当西头雷神庙的煤场卖起煤球的时候,大院里也开设了灶头的革命了,母亲在洋槐树下盘起了炉子,这时风箱成了多余,被母亲劈碎当作了生炉子的劈柴,家里的灶头刚开始放着家里的铁锅,不久也被废弃了。从那时起,风箱就成了童年的记忆,修理风箱不见了,他的吼声也沉寂了,哥哥们以及我和弟弟也不用拉动风箱玩心计了,灶头改革的结果是我们忘记了吃饭的时间,每到吃饭时刻,母亲的呼唤声便在后院响彻了起来。
这些变迁洋槐树,海棠树应该都看到了,在听惯了风箱声声之后,我们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春红都被东风嫁,细细数韶华”,树若有情,树若有灵性,它随风摇摆的枝叶,传递着与我们同喜同悲的感情。
  由于海棠树太娇嫩,也许是浇灌过多的缘故,也许无法忍受炊烟的滋味,也许不堪忍受人间的太多不幸,这棵海棠树始终没有洋槐树精神,起初还开花结果,继而是光开花不结果,不久树叶脱落了,再不久连树皮也剥落了,它的身躯化成泥土,从这以后院内永远失去了海棠花的清香。它是否在提示我们,当父亲从北京回来以后,新的磨难就开始降临了。因为人在政治上的沉浮、命运有时真的与其出身、历史和老领导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是洋槐树适应性强,它知道如何关爱树下的人家,它不怕烟熏火燎,也不怕天灾人祸,浇灌了它,它越发郁郁葱葱;忘记了它,它仍会把一片绿荫奉献给你,慢待了它,它还是毅然的挺立着。既使是城里没有了麻雀,满树生满黑黑的腻虫时,月下依旧树影婆莎,风中的树影依然刚劲。当洋槐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的时候,当人们在树上攀折槐花的时节,隔壁的文氏叔侄,也会站在自家的房上钩槐花。那几天,麦饭就成了每家每户桌上的主食,这棵洋槐树的槐花填充了我们的饥肠,减缓了粮食不足的烦恼。人们在钩槐花的时候,折断的树枝是很多的,但洋槐树仍很坚强,残枝断杈来年又是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满树流香。
  对我家而言洋槐树应该是一棵福树,无论顺境也罢、逆境也罢,它都扎根在这个大院里,在目睹了、分享了人世间太多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之后,也更能耐煎熬、更能忍耐、更富有生命力。有些时候,望着父母亲在洋槐树下的无言的身影,我觉得父母亲也象高大的洋槐树拥有同样的坚强、同样的隐忍,让我们得到了心灵的磨练。洋槐树活的还很长久,他和我的父母亲都迎来了拨乱反正的春天,一直到曹家巷的整体拆迁时才成为了历史。然而洋槐树,海棠树却活在我的心里、梦里,在树的浓浓绿荫下,我的家得到弥足珍贵的呵护、关爱与温暖,我的家也咀嚼了人生的苦难、坚信与快乐,是洋槐树,海棠树在特殊环境的不同命运,才使我们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如今往事如梦,老父亲也去了天国,他们那一代的恩恩怨怨全了结了,而太阳依然在东方升起,生活仍然美满,曹家巷也早已是建设和谐西安的一个文明社区了,古城西安也早已旧貌换新颜了,父辈们为之实现付出毕生心血的幸福生活永远的靓丽着、灿烂着、温馨着,而童年的往事却依然,那婆裟的的树影在摇曳着,那风箱的声响也总在清梦里、心境里慢慢的飘荡着。
  树影婆裟月如镜,梦里尤闻风箱声。快乐的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在生活的天地中有艰苦的磨练,也有甜蜜的笑脸,就如同老屋外洋槐树,海棠树的命运一样,你热爱生活,美好的生活就微笑着向你招手,你拥抱生活,快乐生活就象你展开胸怀。对我而言,我们感动于美好生活的同时,更感恩于老屋外的树影婆裟,还感恩于婆裟树影下那风箱传出的阵阵扑塌、扑塌、扑塌声。
  童心使我的小巷遗梦变得永远的难忘,永远的新鲜、绚丽和美妙。
                     chibing于2003年3月25日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11-01-25   
《涂鸦集》之六、养“基”扎谈
养“基”扎谈
  “基”非鸡也,其养法却大同小异。
  “基”非鸡也,基乃基金也,却其鸣有乐,其形含忧,其势若龙,一个多空之间的频繁变幻,就让万千基民亦苦、亦乐、亦忧、亦愁。
  雄鸡一唱天下白。而基金这个玩意横空出世以来,理财的狂飙就满世界的溜达着。“你买基金了吗”,“你基金解套了吗”,已经成了基民们的日常用语。
  自打2002年初,在银行理财师的推介之下,买了第一支基金以来,我手里的基金已经有六只之多啦,它们分别是华夏成长、华夏债券、博时增长、基金兴华、180etf、工银价值,其中:购于05年以前的至今盈利还在200%以上,而购于07年以后的尚有一定程度的亏损。总体上我在基金的投资是有较大盈利的,其收益率明显好于、高于银行的定期存款的。
  自打当了基民,咱为基金所忧、所喜、所狂,心随大盘的色彩变幻而跳动,大盘红了心里爽,大盘绿了心怀忧,不管手里的基金是好、是坏、是赔、是赚,这一回咱可是真正品尝到了养基的那份酸甜苦辣。不过,我养的“基”在总体上还都不赖,持有的时间在5年以上喽,养“基”德时间久啦,自己就有了养“基”之乐,也有了自己的养“基”这些体会。这就是养“基”扎谈的由来。
     我觉得养”基”如同养鸡一样,都要在一个养字上狠下功夫。
  养鸡、养“基”都要有一颗平常心。
  养鸡要买好品种,养“基”要买好品牌。
  养鸡、养“基”都是要花费时间、金钱与精力的,也需要耗费细心、耐心与恒心的。
  买鸡鸡,需要好好选一选,买基金同样也要好好选一选。不论其价格高低,都要花费钞票与心思的。究竟养几只鸡好?究竟买几只基金好?究竟那些基金适合自己?究竟如何定投好?在决定养鸡或养“基”之前,我们总得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选项。
  会选择是成功的基础,细心是会选择的基础。没有细心就不会有好的、理性的选择。
  在股市里,人们常常拿证劵公司门口卖茶鸡蛋的老太太炒股说事。养“基”则不妨拿养鸡的农村老太太说一说事。买鸡鸡的时候,农村的养鸡大娘总会精挑细选的,她知道没有最好的鸡鸡,只有自己喜欢的鸡鸡。在我们养“基”的过程当中,也没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只有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养“基”就要有自己的爱好与选择,图便宜的话,那就去买新基金。图实惠,那就买老基金。图可靠,那就买债券基金。图稳妥,那就买货币基金。你选择了基金这种理财方式,你就要懂得鸡鸡会慢慢长大,基金也会慢慢成长,犯不上每一天盯着基金净值的涨跌而发懵、发愁、发傻。
  新基金若雏鸡,老基金若大鸡,净值高的基金就像肥肥的肉鸡,爱分红的基金就像能下蛋的母鸡,其喂养的方法就是买入并持有,准确的说就是“逢低买入并长期持有”。持有的时间久啦,就如同雏鸡就成了大鸡,大鸡又成了肉鸡与会下蛋的鸡鸡一般,手里的基金就会给我们带来盈利的快乐与喜悦啦。
  沪指在6000点时,我们敢于争先恐后的买基金,而沪指在1600点的时候我们就手软了,就不敢买入手里持有的基金,以摊薄基金的买入成本。其实“高抛低吸,顺势而为”是大家都知道的金玉良言,但我们就是在这一点上犯迷糊,继续在追涨杀跌的潮头之下裸游着。
  养鸡、养“基”就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既有其所乐,也有其所求。鸡鸡长大了该吃肉就吃肉,该吃蛋就吃蛋,要不然卖上几只肉鸡换一点零钱花花。养“基”也该如此,也要掌握好买卖点,基金买在了高位,就有了套牢的烦恼;卖在了高点,就有了赚钱的喜悦;买在了低位,就有了盈利的愿景;卖在了低点,就有了割肉的沮丧。手里的基金涨幅较大了,该出手时就出手,也不妨减减仓或将自己的盈利转换成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以避险。人常说“股市的夏天有点冷”,大盘没有交易的机会就不妨歇一歇,会等待也是一种大智慧。
     养鸡之乐乐在休闲,无论雏鸡叼食或鸣叫,却都有着田园风光的那份闲情雅趣,若是公鸡的话,可以听一听雄鸡高唱,若是母鸡的话,还有一个对鸡生蛋,蛋生鸡的渴望。那么,养“基”也有快乐的,养“基”也会有自己的渴望的,自然是想发财致富吧,普天之下谁不想过好日子哇,有钱赚才是硬道理。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暴富的心态是要不得的,想赚钱就得有点耐心吧。
  养“基”是一个漫长的理财过程,也是一个陶冶自己心智的雅趣乐园。理财,理财,有理性,才会有财可理,有钱可赚的。养“基”痛并快乐着,养“基”在于养心。咱玩不了股票,那就买基金吧,雇基金公司给咱好好打工,就要相信自己的理财专家;咱买基金,就要顺势而为,跌多了买一点,涨多了卖一点,没机会就歇着点;咱的钞票与其在银行里闲着、放着,就不如养上几只基金玩玩。
  投“基”之乐,就是充分体会个人财产长期保值、增值的快乐,这与农村大娘充分享受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那份快乐是一摸一样的。
  养鸡之道与养“基”之道,此道非彼道,却有着殊途同归之理,那就是需要精心的呵护与漫长的等待,都需要陶冶自己的那颗平常之心,都有着对丰收的喜悦。有耐心的养鸡人,才会听到雄鸡高唱的声音。有耐心的养“基”人,才能在基金投资中获得好的回报。
  所以说,养鸡也好,养“基”也罢,都需要有投入,需要有耐心,需要有渴望。大盘涨多了,总要跌一跌。大盘跌多了,就逢低买一买。大盘跌久了,总会涨回来。这就是股海的惊涛骇浪吧。基金就是在股海之中勇敢飞翔的小小海燕,好好的养“基”吧,总有一天乌鸡会变凤凰的。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遥远。在雪花飞舞的日子,我们依稀看到了春花迎风飞舞的倩影。
                                                           2010.05.22
  
  
胡然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11-01-28   
《涂鸦集》之七、养“基”窍道浅窥
养“基”窍道浅窥
  据大众证劵报介绍:“在1998—2009年的10年之中,每年的10月底至次年的5月底,是股市较好的时节。每年8、9、10月的平均收益最差”。可见在一年当中的6—10月间,定投基金的效果要好其他月份。这恰如人们常说的“股市的夏天很凉爽,股市的冬季收割忙”。反季节养“基”,跌多不卖、涨多不买,是我的小窍道。可能很肤浅,确很实用的。
  一.养“基”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异、顺势而为,理财才是养“基”的唯一理由。
  养“基”是一种长期的理财行为,也是养心的一个长期过程。养“基”要消除暴富的心理,用手里的闲钱买基金,用自己的闲情操作基金,用自己的闲心看待股市波动,涨多了就卖一点,跌透了再买一点,没有机会就耐心等着,通过长期的定投或逢低买入,不断摊薄基金的购买成本,获得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投资收益。会等待也是一种大智慧。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市面上销售的基金有好几百只,真正适合我们的基金就几只,一般以持有3—8只为宜。基金组合主要分为积极型、防御型和稳健型。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的话,就买一些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可以承受一定风险的话,就买一些股票基金(包括买封闭基金或etf基金)。
  一个好的基金组合,要注重攻防结合的平衡搭配,也要与个人的投资偏好相适应。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都会从中选择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基金组合。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他的基金组合就不同,其投资收益也就不同。
  三.定投是一种“懒人理财”的方法。
  在确定自己的理财目标与基金组合之后,坚持每月定期、定额买入自己熟悉的、了解的基金,或在每年5—10月买入3000—5000元的基金份额,只有持有在5年以上的时间,才可能熨平指数的波动,实现较好的盈利目标。
  四.不定期买入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
  在不定期买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自己心理上可接受的买卖点,其次要选择在指数的相对低点,股市不大跌不买,不跌透不买,k线不走平不买,机构(如险资)不加仓不买,以不断地逢低买入来降低购买成本,伴随着指数的上涨达到自己的盈利目标。
  五.基本操作方法:
  1.在每年的2—8月要捂住手里的资金,9月份起逐步逢低买入。
  2.分红后逢低买入手里持有的绩优基金,份额在3000—5000股为妥。
  3.大盘低于3000点时,可逢低买入手里持有的基金,高于3300点时逐步减仓。
  4.大盘每跌100点时,可买入部分基金,买入的这些基金在高位派发或转为债券基金。
  5.大跌后k线趋势走平时,可加大手里持有基金的买入份额,。
  6.大涨后k线趋势走平时,或涨幅在20%左右,要逢高减磅,减仓幅度在30%左右。
  7.基金也要优胜劣汰,逐步加大绩优基金的持有份额,逐步减少绩差基金的份额。
  8.要与机构共进退,看到机构加仓的消息,要逢低分段加仓或布局,反之亦然。
  9.要定期或在每年底,评价投资收益情况,并据此调整自己持有的基金组合。
  总之,养“基”之道在于顺势而为,养“基”之窍在于持之以恒。“冲动是魔鬼”,随心所欲的操作是会有血淋淋的代价的。沪指从6000点跌到1600点,再由3478点跌倒目前的2500点,在大跌之中基金公司伤痕累累,流血的基金也套牢了万千基民,更让我们懂得了“你不理财,才不理你”的简单道理。我们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养“基”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也是一条弯弯的、长长的心路。要掌握好买卖的点位、时间与火候,千万不要与趋势作对,千万不要凭感觉操作,千万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大跌日买入日,大涨时卖出时,只有通过长期的定投与高抛低吸,来实现自己的盈利目标。
  2010-5-29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