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说说冯喆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说说冯喆

冯喆,电影演员。生于1921年,卒于1969年,原名冯贻喆,祖籍海南。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曾参加美艺、华艺、同茂等文艺团体,先后演出了《家》、《风雪夜归人》、《上海屋檐下》、《大明英烈传》等40余部话剧。1946年入上海国泰影片公司,主演了《裙带风》、《忆江南》等多部影片。1948年到香港,在《恋爱之道》、《结亲》等影片中扮演各种角色。1950年回上海,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主演《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羊城暗哨》、《沙漠追匪记》、《桃花扇》、《金沙江畔》等影片。

图片:9f9efa248e3761128644f913.jpg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小白兔 威望 +10 2009-10-26 谢谢分享!
隐藏评分记录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9-10-26   
提起电影明星冯喆,由于电影界宣传的不够,再加上他个人婚姻所出现的较为复杂的原因,知晓这个名字的年轻观众大概不多。

但是,只要一提到《南征北战》中的有勇有谋的解放军“高营长”、《金沙江畔》中英勇而充满斗志的“指导员”、《羊城暗哨》中的虎胆英雄“侦察员”、《铁道游击队》中睿智老练的游击队政委、《沙漠追匪记》中为革命献身的“骑兵班长”,还有《桃花扇》中的多情却又变节的一代名士“侯公子”,那么热心和痴情的观众定会对这些中国著名的影片中的著名角色记忆犹新,且津津乐道。

这些使我们一代又一代影迷朋友熟知非常的银幕角色的扮演者,正是鲜为人知的冯喆。不难看出,冯喆的戏路非常宽广,且人物反差极大,既能演文人,又能演武将;既能演现代革命青年,又能演古代多情公子,可以说是古今纵横,工农商学兵皆有,“性格演员”当之无愧。

刻骨铭心的思念,时常张开人们记忆深处的风帆,遥远而广袤的宇宙间,是天际星转斗移那永远不变的日月。然而,冯喆早在“文革”初期就已经在偏僻遥远的大西南,默默无闻地含冤死去,他留给人们的只有生前在银幕上音容笑貌的永久定格。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9-10-26   
关于冯喆的悲剧命运


在一些报刊杂志上最近几年才陆续看到过,然而关于他人生的悲剧、特别是他在“文革”初期的1969年的6月2日非正常死亡的前后过程,目前却没有一篇做过详细的文字记叙,往往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冯喆之死,成了难解之谜。

在他去世三十周年以后,终于联络到冯喆唯一的在世亲人,即他的胞妹——香港前凤凰影业公司演员、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前副会长冯琳女士。从冯女士的往事回忆中,我得知了许多冯喆生前的演艺轶事,特别是他在“文革”中悲惨的遭遇,最终死于非命的不幸结局,再一次在我的心头激起情感的涟漪。

时光倒流到1961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带来的后遗症和自然灾难的无情来临,国家重新调整经济方针,开始压缩、改建、合并和撤销在“大跃进”中纷纷上马、遍地开花的各省已成立的地方电影制片厂。上影的天马厂决定与四川的峨眉厂进行合并,厂址仍定在成都。冯喆由于不久前“街头追女”的风波,被名列第一批入川援助峨影厂建设的人员之内,但美其名日是照顾夫妻两地分居;因为在此之前1957年,他的妻子张光茹为了重新找回失去的川剧事业,已经调往四川成都川剧院。冯喆在峨影厂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无片可拍,只能全身心投入到新厂的各项建设之中,仅在本厂参加《人民公社万岁》等纪录片的解说的幕后工作。倒是在上影厂来四川外景地拍《金沙江畔》时,临时借用他主演了指导员;同一年的1963年又被西影厂盛情特邀主演了《桃花扇》。
  
然而,来势汹猛的“文革”风暴,彻底改变了冯喆一生的命运,使他陷于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文革开始后,峨影厂当然是紧跟形势,全厂上下开始深入揭批“文艺黑线”,冯喆遵照厂里决定,对这场触及灵魂、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自是不敢有丝毫怠慢。他匆匆告别当时借调工作的珠影,返回峨影,参加运动闹革命。然而,等待冯喆的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他刚一入厂即被戴上“夏衍黑线人物”、“文艺黑线的黑干将”、“特嫌分子”的大帽子,遭到厂里造反派的围攻和批斗。这场来势凶猛的打击,给冯喆猝不及防,当头一捧。

他解放前参加的由党的“左翼”文化运动领导的“同茂”剧团的演出,还有解放前夕赴香港拍片的经历,本是他一生都引以为荣、感到自豪的历史,却在其时是非颠倒。冯喆极力申明,极力表白,极力解释,极力辩护,然而一切都是无济于事。对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冯喆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为自己极力申诉,但是给予他的是一次比一次更厉害的批斗游街,一次比一次更残酷的拳打脚踢。冯喆身陷囹圄,随时随地、随时随刻都会被失去人性的造反派招之即来,进行肉体摧残和人身凌辱。这是冯喆一生最为沉重而悲凉、凄惨而恐惧的日子,也是他始终难解郁闷而最感痛苦的日子。
  
此时,冯喆的妻子张光茹自然也是被作为“专演才子佳人的旧戏子”,强行送进了成都市文艺系统学习班,整天就是不断地反省自己。由于她与冯喆早在上海就已情感破裂,尤其对冯喆在调来成都之前所做出的“街头追女”一事大为愤怒,更是对他眼前的处境不但没有丝毫的同情,而且还由此产生强烈的报复意念。她由于从来没有原谅过冯喆,早已与他同地分居,甚至还向峨影厂造反派密报了冯喆和一些同事以前谈论形势的事情,结果使他招来一场装进麻袋里的毒打。冯喆的肉体在遭受摧残,他的内心在默默地流血。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曾经倾情恩爱过的妻子,会这样无情无义。
  
1966年到1969年,是“文革”风暴最为猛烈之时。1969年新春刚开始,省“革委会”就迅速作出决定,把整个省级文化系统单位的人员全部赶到著名的“阶级斗争教育展览馆”所在地——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也就是所谓“刘文彩庄园(“收租院”就在这里)去接受阶级斗争再教育。全班人马一千多人都进驻安仁镇中学,当时名称叫“四川省级文化系统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千余人全部按连队编制,集体居住在各大教室内,室内安置上下铺木床,仅留过道通行。而对那些重点管制的“专政对象”,则集中在与一般人员居住的相隔一片草坪的一排并列的大教室里,即后来称为的“红色牛棚”。当时,“专政对象”共分为三类,即“走资派”、“当权派”、“黑线人物”和“三名三高”,冯喆被列为后一类。这个学习班的活动首要任务是“天天读”,然后是没完没了的“大批判”,以及并不叫人好受的体力惩罚。在学习班里,冯喆对造反派强迫自己所干的重体力劳动,只有默默地干好,但这丝毫没有减轻对他所渴望的“精神枷锁”的解脱和人身自由的解放。

《桃花扇》作为“大毒草”影片在“集中营” 的大操场上放映,造反派们边看电影边振臂高呼“打倒”口号,随后,又把从剧团抄来的戏服强行给冯喆穿上,拉到街上对着高音喇叭,又是一通响彻云天的批斗口号,使冯喆的身心再一次遭受严重的摧残。
  
1969年的初夏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里对“重点管制对象”的历史问题和现行表现正在进行综合定论,所以令人倍感恐怖的“大逼供”全线铺开。这些“重点管制对象”,一个个被单独带走,重新进行提审,令其交待以前所谓的历史问题,过去的批斗、游街和毒打,现在升级到更加残酷的严刑逼供,穷凶极恶的造反派为了完成市革委会下达的命令和交派的任务,开始变本加厉地再一次用非人的手段和肉体折磨来试图查出“ 专政对象”新的线索。6月2日这一天,“集中营”院里的高音喇叭地猛地传出凶神恶煞般的声音:“冯喆,你在哪里?赶快回来!如不回来,后果自负……”这种声音反复叫嚷了十几遍,十几个专政队员来回奔跑,像是在上天入地般地搜查“逃犯”。第二天下午,造反派把大家全部集中到操场大草坪上,口气生硬地宣布说冯喆已畏罪自杀。就这样,一代著名影星自此永远消失于人间,他死亡的时间是1969年的6月2日,年仅四十八岁。
 
然而,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其以真实的本来面目,冯喆的死因从定性的“自杀”中却出现了几处明显的疑点和破绽:其一:冯喆在学习班里性格还较为开朗,且与大家能团结一片,“自杀”之前还在学习班和大家一起学习,丝毫没有流露出半点的厌世情绪。尽管人们都或多或少知道他自身的不幸,但从他外在的情绪上看得出来还是很乐观的,突然“自杀”来势蹊跷;其二:据见过冯喆遗体的峨影厂的同事说,冯喆绝非上吊自杀,因为他表情从容,不是上吊死后的面部变形和突出的舌头外伸症状。后来冯喆的妹妹冯琳前往峨影参加冯喆的追悼会,一位同情冯喆的同事曾悄悄地暗示说:“你哥哥人长得很漂亮,死的也漂亮”;其三:冯喆在死亡的头天下午曾被造反派几个头目叫去训话,至此有去无回,显而易见,冯喆的死因与这几个造反派头目有直接关系。据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忍不住对冯琳说,他曾亲眼见到冯喆与造反派头目发生争执,被一气之下的头目用一个三条腿的板凳猛击后脑勺打死;其四:冯喆在死后被伪造成上吊自杀,其现场即安排在他生前负责给学习班一千多人烧开水的茶炉房的煤堆旁,似乎符合情理,但随后又在宣布他死亡的当天下午送到火葬场马上火化,进行焚尸灭迹,以便查无凭证,死无对证。一个鲜活旺盛的生命就此销声匿迹,人世间又多了一个死不瞑目、飘散不灭的亡灵冤魂。
 
1978年7月13日,峨影厂举行全厂追悼会,公开为冯喆平反。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之际,冯喆被国家文化部列为126名“中华影星”之一。
描述:冯喆和张光茹结婚照
图片:ebcde52401c1c4204d088d1c.jpg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9-10-26   
表哥冯喆


在表哥8月13日临近90岁寿辰之间,写下我心中的表哥,把可信和真实的表哥奉献给广大热爱冯喆的影迷朋友,献给我心中的表哥。

巧遇表哥

表哥在上海时,我家是他唯一的亲戚。论辈份他叫我妈妈姨婆,在旧时代这样的情况是常见的。妈妈是广东人,生长在一个大户人家,外公是清朝的官员,育有十三个子女。妈妈和表哥的外婆是亲姐妹,大姐、小妹相差30多岁,冯喆表哥的妈妈比我妈大10多岁,冯喆表哥比我妈小十二岁。我的外公外婆去世过早,妈妈跟着大姐生活,等我大姨有了孩子,他们总把我妈妈带进带出,“小姨”、“小姨”地叫,“小姨”成了妈妈的名字。妈妈和表哥的母亲韦瑶珊来往密切,妈妈不论年龄大小,叫表哥的妈妈“珊珊”。

战争年代颠沛流离,妈妈由广东辗转到汉口,最后在上海安家定居。孩子成群,虽知道表哥在电影制片厂拍电影,但也没空顾及与亲戚的联络。妈妈一看到银幕上出现表哥,就会告诉我们,冯喆是我们家亲戚。(在这里也要提及一下母亲,我妈妈在旧时代也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她的老师曾是地下党员孙水贤,在战争年代牺牲了。)

记得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姐姐放学回家路过海宁路一家广东点心店,看到一位很像表哥的人在吃云吞,就上前去问:“你是冯喆吗?”“是的。”姐姐又说:“我妈妈叫萧丽元,是你的姨婆。”他点点头。“那你上我家去吧!”就这样,姐姐把电影明星带回了家。真是把妈妈和全家人乐坏了。

说来也巧,那天表哥是去溧阳路看望从美国回沪的著名影星胡蝶。老友相见,依依惜别,只顾着说话,夜幕已渐渐降临,没来得及回家,途中又遇到我姐姐,无意间找到了上海的亲戚。他从小一直跟着“小姨婆”玩,今天见到久别的“小姨婆”,别说有多高兴,在我家谈笑风生,没有一点电影明星的架子。当时我家七个兄弟姐妹,家境并不宽裕,他一点也不嫌弃,只要有空或是逢年过节,或是从外景地回来,都会上我家来玩,有时一个人来,有时带着表嫂一起来,时而也会请我们上他家去团聚。表哥喜欢他的“小姨婆”,也喜欢“小姨婆”的一群可爱的孩子。表哥的年龄比我大哥大16岁,为此妈妈打趣地说,叫冯喆“表哥”吧,从此冯喆成了我们当然的表哥。

美丽的表嫂

在我小的时候,记忆中的表嫂是非常美丽的。长长的辫子,细细的腰,白净的脸庞,加上好看的五官,每次表嫂来,总会怯生生的多看几眼,有一年夏天,表哥和表嫂一起上我家,妈妈做了一盘糯米塞藕,早早地放着等客人来。不一会表哥表嫂来了,妈妈让我带着弟弟出去玩,我和弟弟早被糖藕吸引住了,小弟弟粘在妈妈身上不肯出去,我只得“遵命”,拉着两个弟弟的手出去了,在弄堂里玩着还是惦记着家中的美食,弟弟扒在窗户上看动静,我则走近窗户拍拍弟弟的头,示意要他下来,一看表嫂已放下筷子不吃了,表哥还是有滋有味地吃着,心想表哥在吃不要紧,我就领着弟弟回家了。表嫂见我们回来了,就叫我的小名,端着盘子过来让我们吃,一边对妈妈说:“真好吃。”妈妈说:“好吃就多吃几块。”表嫂说:“这糯米吃了二块就饱了,你看,把我的肚子都撑胀。”一边说,一边把系在连衣裙上的腰带解开,在一旁看着表嫂这娇柔的样子,觉得她太秀气了,我们多么想快点吃上几块,弟弟更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抓了。

记忆最深的是55年放暑假的一天,有幸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姐姐去表哥家做客,那时他家住在淮海别墅26号2楼,那时我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特别听话,表哥表嫂很喜欢我这个小表妹,表哥见妈妈带着我们上楼了,表哥还亲自到门口弯下腰接住我,把我抱进家,真让我这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羞得满脸通红。(在家我放学回家是要抱小弟弟的。)表嫂见我脸红,就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她身旁。拿出梳子给我梳辫子,还给我的小辫子上扎上两根漂亮的缎带,细声细气地问我:“喜欢吗?”我连连点头,表嫂的手轻抚在我的头上,她说下次来,我再给你漂亮的蝴蝶结,我心里别说有多高兴了,表嫂真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有表哥表嫂这样的明星亲戚是多么好,那时我们住在吴淞路重庆坊3号,进弄堂第一家,开门见山,表哥表嫂一上我家作客,会引来邻居们的仰慕,邻居们会挤到我家看热闹,听表哥讲拍电影中的奇闻趣事,只要表哥他们一来,我们客堂会坐满人,大家来看这对令多少人羡慕的明星,真是郎才女貌,百看不厌。在五十年代,谁家会有这样的亲戚,加上妈妈是受人尊敬的里弄干部,有福同享,大明星来了都是敞开家门,让邻居们进来,共享快乐。但好景不长,后来表嫂来的次数少了,大都是表哥一人来我家,那时,我已是一名高中学生,但大人们的事小孩是不能管也不去多过问的,只是片言只语地听到母亲和哥姐的谈话,知道表嫂对表哥不好,表嫂虽外表美丽,高贵,但出身卑微,也没有文化,从小是唱川剧的,自古红颜多薄命,表嫂从小经历了种种摧残和磨难,在万般无奈中有幸结识了在“中华剧艺社”当社长的夫人――陈梦莲,陈梦莲同情她苦难的遭遇,看她也有一定的文艺功底,是可以塑造的,求丈夫收留她。表哥表嫂的结合,珊珊是不同意的(珊珊是母亲叫表哥妈妈的小名)又因为老艺人应云卫是中华剧艺社社长,他与太太很怜悯表嫂,在陈梦莲的软缠硬磨下,老艺人应云卫同意表嫂加入剧艺社,要她改演话剧,并收她为义女。在应云卫带领的“中华剧艺社”几经起落,当时的社团经常是合合分分的,老艺人应云卫后来到表哥所在的国泰影业公司当导演,把义女光茹也带进了公司,老艺人应云卫早就认识了表哥,安排表哥和张光茹同演一部情感悲喜剧《龙凤花烛》,表哥扮演剧中双胞胎兄弟的角色,张光茹饰演双胞胎兄弟的小妹妹,从中牵线搭桥,把表哥介绍给张光茹,表哥出于对老艺人的尊重和信任,当然对楚楚动人的表嫂也有好感,尽管遭到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反对,最终说服了母亲,定下了这门婚事。

在相恋期间,表哥还是以他的特殊身份在香港工作,一年多后,表嫂只身一人迢迢千里前往香港,惊人地出现在表哥面前。在新中国解放前夕1949年5月7日,表哥表嫂在香港陆国饭店喜结连理。新婚是快乐的,但由于表嫂卑微的经历,形成了她矛盾的心理,自卑而自尊,狭隘而猜疑,任性而暴戾,错位的结合必然造成悲惨的结局,表嫂爱表哥又怀疑表哥,不容一点风言风语,表哥的特殊身份更是离多聚少,疑心病重的表嫂看别人喜爱表哥,特别是女性,夫妻出现了裂痕,51年表嫂发现自己怀孕了,出于自私,为了保持优雅的体态,也出于对子虚乌有谣传的报复,她私自把第一个孩子流掉了,几年后,又一次怀孕,终因表嫂的身体状况做了第二次流产手术,表哥是多么喜爱孩子啊,为了表嫂的健康,只能强忍心痛,爱护着表嫂,谁知心胸狭隘的表嫂有否想过,表哥患血吸虫病后的身体状况和表哥的大哥已病逝的家庭情况,这面对表哥的是什么?

美丽的表嫂在我心中慢慢地远去,在57年,四川成都川剧团到上海来演出,应表嫂同学的邀请,她去看了川剧《谭记儿》,这一看勾起了表嫂对儿时演唱川剧的无穷回味,加上在上海的工作无事可做,表嫂的戏路不宽,只能演些贵夫人、娇太太之类的角色,解放后的新中国没什么这类角色可演,后来就安排在人艺图书馆工作,这对自尊性很强的表嫂来讲是多么的失落,多么压抑,整天无事可做十分无聊,看川味十足的《谭记儿》又有她儿时一起学艺的同伴,在这种复杂心理的驱使下,她都没有和表哥商量就很任性地说,要和同学回四川唱川剧,尽管表哥一千个不愿意,但当有关部门征求表哥意见时,表哥也是个爱面子的人,况且在生活中的种种磨擦,心中不免掠过阵阵隐痛,但还是尊重了表嫂的选择,只要表嫂觉得好,分别那天,默默地送走了表嫂。

一到四川,表嫂就后悔了,那里的工作生活环境、艺术氛围是远远不及上海的,在上海有表哥怜爱着她,优裕的生活条件是当时一般人家不可比拟的,但她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时哥哥姐姐上表哥家去玩,表哥表嫂不在家,住在他们楼下的邻居、老艺人沈阳会让哥哥姐姐到他们家等待表哥表嫂回来,有一次闲聊时,老艺人沈阳神态很沉重地跟哥哥姐姐说,不要看你表哥平时总是乐呵呵的,其实他生活得并不快乐,你表嫂脾气不好,听着风就是雨,稍不遂意就和你表哥大吵。有时很暴戾地把表哥交给她的工资从楼上的阳台上往下扔,散落在下面老艺人沈阳家的天井地上,叫我们楼下的人真是左右为难,是拾起来交上去好呢,还是随它去了!这到底是人民币啊,不是什么垃圾可以随便扔的。(当时淮海别墅住的都是有些档次的艺人),真让表哥难堪。

表嫂去了四川不多久就后悔来不及了,只得重捡起丢失已久的川剧表演艺术,逼上梁山地刻苦钻研。1959年成都市川剧团进京为建国十周年演出,途经上海,当时表嫂也随团来到上海,分别两年后,表哥表嫂相见,以往一切的不愉快暂且淡忘,俗语说“久别胜新婚”,往日的恩爱又重现,他们还特地到中国照相馆去拍了一张合影,作为结婚十周年的纪念。这张放得很大的照片放在中国照相馆的橱窗里,陈列了很长时间, 过路行人都会停下来多看几眼,我也带着同学、邻居到中国照相馆去看过几次,如果说观赏,可以说一点也不过分,这次分别,表哥表嫂都觉得难舍难分。

但好景不长,61年天马电影制片厂以夫妻分居两地为名,把表哥调往新建的峨嵋电影制片厂,其中的原因只有当时搞人事调动的部门最清楚,子虚乌有的“街头追女”又传到了疑心病很重的表嫂耳中,对表哥不实的处分使本来就有戒心的表嫂无法面对,表哥到了成都后,表嫂一直把表哥拒之于千里之外,态度冷漠无法忍受,寒霜偏打独根草,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铺天盖地地开始了,四川成都这个历来政治环境复杂的地区,表哥遭遇恶运,听在成都工作我们的老邻居说;(照现在的话他是冯喆的铁杆影迷,冯喆来我们家时,一次也少不了他,为此他特别关注表哥在成都的情况) “不要看你们表嫂人那么好看,心却是那么毒辣,她还和你们表哥划清界限,向组织汇报他的‘反动言行’,真是吓死人。”此时表嫂的美丽外表在我心中彻底地消失了。总算她还有那么一点点夫妻之情,也尽了四川人的地主之义,在表哥火化的第二天,与火葬的老工人商量,把表哥的骨灰留下来。表嫂这个矛盾体,照现在的话来讲,她心理变态,有心理疾病没有得到医治,害了表哥也害了她自己,毁了表哥,也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最后得了肺癌,在成都孤独地死去,在成都工作的邻居说,见到表嫂演出,50多岁的人,还是像年轻时那样,只是白皙的脸上多了些细微的皱纹,和小时候看到她,没有什么两样,可惜的是再美丽的人,最后也是化为了灰。

善良而多才多艺的表哥

家中来了位演电影的明星――冯喆表哥,虽然第一次见面,我们并不觉得陌生,因为银幕上早已看到过了。我家附近有胜利电影院、国际电影院,只要有表哥演的电影,妈妈总会带我们去看。妈妈在上海的亲戚不多,有表哥这样她从小看着长大的亲戚,早已盼望早日能见到。谁知天赐良机,在不经意间,姐姐把表哥带回了家。让我们关系亲密的是一份亲情,表哥54年拍摄《淮上人家》,到安徽实景地拍摄,他为了剧情的需要,没有顾及当时农村正传染着血吸虫病跳下了河,就这样表哥不幸染了血吸虫病,那时治疗这病没有很好的办法,患了这种病造成了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脏肿大,非常危险。当时的厂领导多次到医院与医生商量,一定要治好表哥的病,最后为了保住表哥的生命,只得把脾脏切除。在住院期间,我妈妈经常煲些表哥爱喝的汤,如无花果肉汤、莲藕排骨汤、鸡汤,还烧些美味的广东菜让哥哥姐姐送去,给表哥滋补身体,表哥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又投入到他热爱的事业中。

我们家孩子多,父亲一个人工作,经济并不富裕,表哥很珍惜这份亲情,从来没有因我们家境不好而疏远我们,由亲情这根纽带始终把我们和表哥牵得牢牢的。表哥每拍完一部影片,从外景地回来,总会抽空上我们家来探望他的“小姨婆”和“小姨婆”的一群孩子。带些各地的土特产回来,还给我们讲些拍电影中的新鲜事。小时候我们最喜欢听的故事是打仗,抓特务。恰巧表哥扮演的角色都是好人,都是我们心目中崇敬的解放军战士、军官、侦察英雄。表哥人长得高高的,在电影中穿上军装,无疑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记忆最深的是表哥拍《羊城暗哨》,从广州回来,表哥出神入化地给我们讲了他扮演的侦察员王练这个反特勇士,侦察员是插入敌人心脏的狐胆英雄。这是发生在建国初期广州的第一大案件,侦察员王练化装成被我边防军抓到的因伤势过重而死的代号为209的特务,通过另一个特务小神仙的引见,打入敌人的内部,住进了女特务一个叫八姑的家里,寻找特务头目梅姨,从而侦查到暗藏的特务集团,这些散落的特务已在积极地拼凑一个所谓的“中国人民代表控诉团”妄想偷越国境,制造一起骇人听闻的反革命事件的罪恶行动。表哥说得紧张的时候,他还做出拔出手枪打特务的样子,眼睛机警地注视着对方,时刻准备随机应变。历经了艰险,侦察员王练和特务马老板、八姑,还有幕后的特务头子“梅姨”斗智斗勇,最后里应外合和公安人员一起把特务一网打尽。我们凝神屏息地坐在表哥身边听着,听得紧张时,表哥会抚摸着我们的头,时而拍拍我们的肩,最精彩的是表哥神情镇定自若地把特务揪了出来,“轰”地一声从表哥嘴里发出,把即将爆炸的炸弹排除了,随着故事的结束我们也松了一口气。

拍完《沙漠剿匪记》回来,我们听得最过瘾的是表哥在戈壁沙漠中骑着战马身负重伤,顶着灼热的风沙,忍着伤痛和饥渴,夜以继日紧追不舍那些匪徒,表哥扮演的是骑兵部队的班长钟永明,最后因伤势过重而牺牲,但他带领的战士满怀着悲愤的李玉根和小姜终于活捉了匪首金治中,战斗取得了胜利。表哥说西北的大沙漠荒凉而浩瀚非常壮观,为影片增添了神秘而奇丽的风光,苍然而粗犷的氛围也更体现了指战员的风采。表哥讲得神采飞扬,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弟弟会天真地问:“表哥,你受伤了要流那么多血,伤口还痛吗?”表哥拍拍弟弟的小脸说:“这是假的,流的血是化装的人先帮我准备好的像血一样红色的水,一碰在你负伤的部位,就会流出来了。”我们眨巴着眼睛听得入神 。

最有趣的是表哥拍《金沙江畔》从四川藏民区回来,不仅给我们讲了红军长征途经金沙江畔复杂的藏族地区,国民党勾结土司,挑拨土司与红军的关系,这部电影中表哥扮演的是红军指导员金明,因为故事的人员、情节比较复杂,看完电影后,更加深了对剧情的理解,记忆更深的是表哥还讲了藏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意思的是藏民拿碗倒酥油茶给客人喝,为表示碗的整洁,他们不是用水清洗的,而是用身上穿的长袍的衣襟来擦几下,然后倒上酥油茶,双手端给客人喝,表哥还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区别西藏人的穷和富?”弟弟说:“看他们家的牛羊多不多?”表哥讲,羊都在外面,怎么看得到呢?我们都哑口无言,还是我告诉你们吧!看藏民身上穿的袍子油水多不多,多得衣衫都发亮了,就是这家人家很富裕,他们家的宾客多,吃了东西用衣襟擦碗,忘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噢”了一声!更有趣的是那边的姑娘用羊血来涂脸,这可能就是高原红吧!藏民对人很客气,他们端出了大盘大盘的牛肉、羊肉,甚至连着骨头半生不熟的还带着血,为了尊重当地的少数民族,表哥只能装着没事吃下去。听了这些真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各族人民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挺新鲜的。

63年表哥拍完电影《桃花扇》回上海,那时他上海已没有家了。但上海有他的朋友和我们家。这是表哥最后一次到我家,那时我们都已长大,我已是个高中学生,回家来看到表哥来了,心中总是很高兴的,可是刚叫了声妈妈、表哥,发现表哥的神情不像以前那样快乐,眼睛噙着泪水,和妈妈说话的声音很小,我放下书包就到厨房洗菜,帮着准备晚饭,那时哥哥住校,他已在体院工作了,二个姐姐都工作了,三个弟弟也都是懂事的中、小学生了,他们看见大人讲话也都懂事地上楼各自做他们的功课了,等爸爸回来到对面的熟食店买了些叉烧,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完晚饭不多久,表哥就起身辞别了。这一去,再也没见表哥来我们家,加上六四年我高中毕业去了遥远的新疆,表哥的消息渐渐地少了,虽然每次看见表哥演出的那些经典电影,都会想起表哥对我家种种的好。表哥每次上我家,除了讲拍电影的趣事外,总会带些外景地的土特产,记忆最深的是从广州回来给我们带回的东西最多了,给妈妈带来了广东人爱穿的中式香云沙衣裤,时尚的小坤包给姐姐,广东的特色点心盲公饼给我们吃,西安回来带上一大包大红枣,最后的纪念是从杭州回来,尽管那时他的心情不好,但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好吃的小核桃、香榧子,给我们仨姐妹带来了好看的檀香木绸布小折扇;还想起了表哥拍摄《铁道游击队》、《羊城暗哨》上映后受人喜爱的程度,一看了这些电影,同学们就会谈论这些电影,谈论电影中表哥扮演的角色,围着我讲电影、讲表哥。因为表哥,我们兄弟姐妹在学校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程度也不同凡响。我跟同学们讲从表哥那里听来的故事,表哥在《铁道游击队》里扮演政委李正,因为受伤穿着大褂子还要盖上棉被躺在担架上,要知道当时是大热天,那棉被捂在身上,捂得浑身是汗。等一场戏拍完,表哥的汗衫已拧得出水了。拍戏是很辛苦的,但表哥总是那么快乐的对待。我们上他家去玩,他会拿起吉他弹琴给我们听,哥哥姐姐要他弹《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优美的旋律响起,哥哥姐姐唱起了“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我在一边看着听着,也低声张嘴和唱着,心里的滋味真是美美的。表哥主演的《羊城暗哨》上映不久就轰动了上海。表哥说,他一出门就有人追着叫王练、王练,在人多热闹的马路上走,经常会被人团团围住,不停地叫王练、王练,出行都比较困难。表哥追着他的人那么多,他还需要在“街头追女“吗!?随着表哥知名度的提高,我们家、我们兄弟姐妹也很受大家欢迎,我们觉得有这样的表哥多好啊!我们自然也非常喜爱这位明星表哥。

表哥多才多艺,他喜欢体育、音乐、集邮,大哥也喜欢体育、集邮,大哥说,他上高中的时候每周要到衡山路风雨操场去集训,离表哥家很近,集训结束了都会上表哥家玩,和表哥交流自己喜欢的体育训练项目跨栏的情况,表哥也会给予一定的指导,有时大哥浑身是汗的跑到表哥家,表哥会拿出衣服和裤子让大哥换上,表哥比哥哥长得高大些,穿着表哥的衣服,略微显得大,有一件绿色的衬衣,哥哥非常喜爱,哥哥说这件衬衣胸前有二个翻盖的口袋,穿在身上很时尚很帅气,他会在同学面前讲,这是表哥送给我穿的衣服,哥哥还特意穿着这件衣服到照相馆去拍了一张照片,留下这美好的记忆。有时妈妈烧了些广东特色菜,会用个饭盒装好,让哥哥姐姐送去。(因为表嫂不大会做饭菜)姐姐喜欢朗诵,学校里要演出了,会请表哥辅导,表哥一句一句地领姐姐朗诵,直到姐姐朗诵给他听了满意为止。表哥比较空闲的时候,会拿出自己珍贵的集邮册给哥哥姐姐看,邮册中还有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出访苏联时,特地为表哥买回的纪念邮册送给表哥,表哥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在大哥的心目中,表哥没有大他几岁,就像自己的哥哥似的,有什么事都想和表哥分享,哥哥那时跨栏打破了市纪录,他要参加全运会了,表哥总是鼓励哥哥加油,哥哥说最遗憾的是63年,表哥来我家因为住校而没见到,并听妈妈说,这次表哥到来,为表嫂的事很郁闷。

表哥每次来,我们总是围着表哥长表哥短的,给了他无限的亲情,表哥那么喜欢孩子,可表嫂却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来到的宝贝。表哥面临着不会再有小孩的痛苦,婚姻中出现了由猜忌加之特定年代所出现的莫明其妙的问题,组织的定论(这是后来知道),表嫂狭隘的变态心理不予容忍,婚姻出现了裂痕,在那时婚姻有问题是大逆不道的,打开记忆的闸门,哥哥想起了住在表哥楼下的老艺人沈阳的话,也想起了表哥很心疼地讲他珍藏多年的很多有价值而且非常珍贵的邮册,都被表嫂以十万元的高价卖掉了,真是可惜之极。表哥离我们远了,有什么事也没有办法了。

表哥拍完《桃花扇》后不多久,被借调珠江电影制片厂,准备新的角色,此时表哥的妈妈从香港到广州看望分别已久的儿子,表哥见到母亲,竟然双膝下跪(电影演员梁山的妻子庄珉送老人到表哥住所时所见)。真让她大吃一惊,实际上表哥是个知恩图报很有良心的人,又是个众人皆知的孝子,当时香港、大陆隔绝,儿子没好好照顾母亲,今天母子相见受儿子一礼,另外他遭绯闻而受处分母亲能理解吗?婚姻又面临着解体,当初不听母亲的话,最最无法交代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表哥有着难言的无后之苦,表哥的大哥在抗战时期就病逝了,苍天啊,我二毛(是表哥的小名)不孝,冯家后继无人了。

幸福的日子是短暂的,美好的婚姻是要有相近的文化底蕴、相近的阅历等生活基础来维持,常言道“门当户对”也是有其道理。我不能讲表嫂什么,毕竟小时候表嫂是那么的喜欢我们,也会拿出些衣服给姐姐穿,姐姐也为表嫂给她穿的白色毛巾衫、蓝花的裙裤或者其他什么衣裙感到漂亮。但用现在的观念来看,表嫂她的种种行为已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果当时能重视这个问题,早日治好表嫂的心理疾病,他们这对人人羡慕的夫妻一定会生活得光彩照人,幸福无比。可熙厄运过早的降临,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70年探亲回沪休假的邻居(他小时候多次来我家来看到表哥,也是个冯喆的崇拜者)。在邻居这儿,知道了表哥在峨嵋电影制片厂受迫害,遭造反派毒打致死,四川历来是政治环境比较复杂的地区,表哥虽有着别人难以比拟的光荣历史、地下党员、解放前就参加了由党的“左翼”文化运动领导的“同茂”剧团的演出,在解放前夕又被地下党组织派遣到香港工作,拍摄电影,把表哥列为批判对象,戴上了“夏衍黑线人物”、“文化黑线的黑干将”、“特嫌分子”的大帽子,要表哥交代解放前地下党组织、夏衍、于伶的“罪行”。表哥交上去的材料是白卷,就此经常遭到造反派的围攻、批判、甚至毒打,这对表哥来说,真是晴天霹雳,当头一棒,在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年代,尽管表哥极力申辩都无济于事,回答他的是一次比一次更严厉的批斗、游街,一次比一次更残忍的毒打,一次比一次更丧心病狂的人身攻击与肉体摧残。演了《桃花扇》更是罪加一等,造反们从收来的戏服里拿出一件硬是套在表哥身上,手上拿着写有“桃花扉”字样的扇子,拉出去游街批斗,更雪上加霜的是表嫂变态的心理,容不得外界对表哥的传言,如果是现在,一个偶像明星被众多影迷热爱追随,或者绯闻缠身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没有什么大不了,况且表哥是严谨而生活作风正派的人,在此同时,表嫂也因演才子佳人遭受批判,在难以捉摸的心理支配下,向峨嵋电影制片厂告发了表哥从前和一些同事聊天时,对形势看法的一些议论。就此又遭受造反派把表哥套在麻袋里进行毒打,打得遍体鳞伤,疼痛难忍。婚姻是自己选择的,那么多年婚姻的内涵已让表哥心寒,患难见真情,那么多年夫妻聚少离多,外界又时而传来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流言蜚语,心灵的距离越拉越远,但善良的表哥多么热爱生活,坚信自己是光明磊落的,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总会搞清,他的精神枷锁一定会解脱,他心爱的电影事业总会向前发展,还会塑造出更多观众喜爱的角色。

69年初,四川省革委会迅速作出决定,把文化系统的专政对象全部集中到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即刘文彩“收租院”内接受批斗、教育,表哥的问题升级了,被造反派无休止地斗来斗去,乐观的表哥终于难逃厄运,6月2日被惨绝人寰的疯狂年代扼杀了,一颗在银幕上放着璀璨光彩的明星像流星一样消失了。但他活生生地留下了《南征北战》中有勇有谋的高营长,《铁道游击队》中充满智慧的游击队政委李明;《沙漠追匪记》中为革命牺牲的骑兵班长钟永明;《金沙江畔》中充满斗志的指导员金明;《桃花扇》中多情又变节的一代名士“侯公子”个个生动而真实的形象,演啥像啥的演技,不得不让观众折服、迷恋,表哥盛称是当时“转型”最为成功的男明星。51年在素有“银幕将军”之称的导演汤晓丹的大力提携参加了《胜利重逢》的拍摄,导演要求演员不论演主角还是配角,都要下基层体验生活,为了塑造好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工农兵”角色,表哥深入到驻地,在上海流河的20军和官兵同吃、同住、同进行军事训练,经过整整四个月的基层生活体验,表哥变得又黑又瘦,为角色的需要理了个光头,被摄制组同事都吓呆了,52年底又参加了由上影厂剧团组织的第一批赴朝鲜去体验生活的演员团队,当时表哥是一位已有8年党龄的老党员,又是上影厂的“台柱”,还演过《胜利重逢》、《南征北战》中的军人,特别是《南征北战》刚刚杀青,已声誉鹊起,是当然的赴朝人员之一。

在朝鲜,表哥像过去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常常背着背包、踩着积雪,随部队急行军,有时一夜行百里,连续行军腿肿得抬不起来,表哥仍然满腔热情地为广大指战员说快板、唱歌、朗诵,以激励和鼓舞指战员的战斗精神。这样的生活经历,让表哥在《南征北战》中成功扮演高营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塑好高营长的英雄形象,表哥还联系起1949年在广州迎接、慰劳解放军进城时的难忘喜庆场景,表哥总把自己所演的角色和体验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突出地表现了高营长的指挥有度作战有方,使这一人物显得真实、可信,还有亲切感,更令人称奇的是继《胜利重逢》、《南征北战》,表哥又相继演出了《铁道游击队》、《沙漠追匪记》、《金沙江畔》和话剧《英雄的阵地》,先后多次扮演了气度不凡的革命军人角色,连同《羊城暗哨》中的公安侦察员一起,完整地塑造了我军不同历史时期的红军、八路军、志愿军、公安侦察员的一系列军人的形象,这在中国影坛的男演员中是首屈一指的。表哥由旧银幕上的“红小生”转型为新中国的“红色军人”,表哥身上有一种灵性,一种天才演员身上独有的“灵性”,他的戏路之宽广,他演的人物反差之大,既能演武将,又能演现代革命军人,又能演古代多情公子,可说是古今纵横,工农商学兵皆能演的演员。表哥那光彩照人的经典艺术形象,只能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表哥在创作各类人物中是十分认真虚心,这是有口皆碑的,不是说得过份,直至现在都没有谁能超过表哥的演技,表哥拍了一系列军人,塑造的军人形象已被人称为“毛泽东时代的美男子”,表哥的脸虽不能代表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但十分轻松地赋予了革命的一种可信性、优雅性、从容不迫、柔情与果决。表哥的脸自然含蓄、内敛、平和沉静而有点古韵,还将这一切揉合成一种经典的时代性。表哥是那个时代最美的一张脸,柏桦还说:“他的表演不仅在中国,就是在整个东方也是无人能比的。”这也是容易引起争议的绝对的结论。

表哥为人真诚,人缘也很好,我哥哥有几次上表哥家没遇上,他家邻居老艺人沈阳总会留哥哥小坐,有时等尴尬了,会留哥哥吃饭,这已不止一次,直至以后哥哥与老艺人沈阳也结下了友情,表哥离沪以后,哥哥途经淮海别墅,也会去看看他老人家,后来老人家双目失明了,哥哥也会陪他聊天。有一次,哥哥去表哥家表哥不在,老艺人沈阳也不在家,后来是和表哥一起拍摄《金沙江畔》扮演珠玛的曹蕾把哥哥留下,那天还是曹蕾的生日,哥哥在她家吃了生日蛋糕,直至今日哥哥还记忆犹新,特别亲切温馨。

表哥是出了名的好人,在电影界也是知名度极高的演员,深受观众喜爱的明星,在那个时代难免遭人嫉妒,谎编些桃色新闻制造事端,表嫂自幼的遭遇对这些敏感之事厌恶之极,导致夫妻感情的僵化,直至文革期间的“告密”,表哥的死到现在还是个谜,要逼死个人是很容易的,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表哥的冤案得到平反,把死因很方便地推向“四人帮”,一切迫害致害的万恶之渊是“四人帮”,我们都是从这个荒谬的年代过来的,人与人之间凭白无故的要斗,“造反派”与“保皇派”之间要斗,不想参加派别搅到是非圈里,好事者会说你是“逍遥派”对革命不关心,要整一个人找些理由还不方便?整天拿着红宝书打打杀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表哥被年代吞噬了。

6月2日没有逃脱厄运的表哥,被造反派毒打致死,还伪装了上吊自杀的现场。高音喇叭一声高过一声地喊着:“冯喆,你在哪里?赶快回来!,如不回来,后果自负......”不时,就传出表哥自杀身亡,高墙外面闻讯赶来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被造反派“保护”得严严实实,谁也不能走近被毯子裹着躺在平板车上拉走的表哥,因为表哥没有吊死的迹象。表哥微睁着双眼,死也要看清迫害毒打他致死地的人,他死得神态很从容,因为那时《南征北战》已经重新放映,表哥坚信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曙光就在前面,邻居边说边抹着眼泪,当母亲和我们知道这不幸的消息后,心中的悲痛是难以言表的,我们虽然那么地爱着表哥,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呢?

拨开乌云,阳光普照大地,在表哥逝世四十年之后,仍有那么多人热爱着他,文化部也早已肯定了表哥对电影艺术作出的不朽贡献,在1995年纪念中国电影诞辰90周年,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表哥列入126位“中华影星”之中,2005年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表哥也列入了“中国电影百年百星”之中,中央台电影频道《流金岁月》、小崔主持的《电影传奇》中出现表哥曾演过的电影时,我们兄弟姐妹马上打电话相互转告分享快乐。特别是《流金岁月》摄制组专程到上海表哥工作与生活过的地方进行拍摄,在荧屏上看到了与表哥在一起拍影片《羊城暗哨》的艺术家,老演员秦怡、狄梵、冯奇、凌云、孙云中、宏霞、赵焕章,真是百感交集特别亲切,艺术家秦怡虽然没有参加《羊城暗哨》的拍摄,但她是表哥生前的好友,他们深情地追忆、无限地缅怀,特别是老艺人凌云,他和表哥是邻居,又同是拍过好几部影片,对表哥的为人再熟悉不过了,他在回忆中,神情凝重情到深处泣不成声,看到这种场景,心中都会激起对表哥无限的思念,想为表哥做些什么或是写些心中的表哥,都觉得是件无法办到的事,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时代的来临,我已步入老年,孙子放假回来要用电脑,我也跟着学了点电脑知识,在网上看到了许多有关表哥的信息,对他的电影艺术高度的评价,一个逝世的人又活生生地来到了人间,有那么多人敬仰他,有那么多人热爱他,敬仰他对艺术的追求,为人的正直、真诚、善良,热爱他的艺术形象,热爱他的多才多艺,热爱他无可比拟的东方之美。静下心来梳理我的思绪,把表哥真诚、可信、可亲、坚强、善良的表哥献给大家。表哥的不白之冤由大家去明辨,表哥的死之谜在宜宾市的公共网上登载了《夜海论坛》中《两个凶手的下场》中已有所指,这对造反派头目夫妻已浮出水面,历史是公正的,会还表哥一个清白。欣慰的是表姐冯琳已为表哥设立了“新家”,表哥在广州烈士陵园长眠,表哥生前的物品由表姐和表嫂捐赠,留后人瞻仰。

一个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杰出贡献、为人民作出过无私奉献的人,大家是不会忘记的,表哥虽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塑造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表哥,我觉得你还活着,你又离我们很远很远...... 


http://tieba.baidu.com/f?kz=605021159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10-26   
《桃花扇》剧照         
图片:3c01cfceab8c912293457ef4.jpg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9-10-26   
和舒秀文一起主演的《恋爱之道》剧照
图片:6e39ea1f50094718314e155e.jpg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阳阳妈妈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9-10-26   
冯喆是我妈的偶像,第一是他,第二王心刚。

那个“喆”也是听我娘讲了才认识的。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9-10-26   
《南征北战》剧照     
图片:d735beecf4f9ba3563d09f8c.jpg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9-10-27   
另一种人言可畏---上海老影人追忆冯喆之死 摘自《华夏》1999年第6

冯喆1961年从上海电影厂调到成都峨嵋电影厂,调动的原因一直传说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冯喆去后,开始没有拍片任务,后来天马厂的《金沙江畔》在四川阿坝拍外景时,原饰红军指导员的赵联不适应高山气候病倒。导演傅超武就近求贤找到了冯喆。紧接着,西安电影厂的《桃花扇》又邀他演侯公子。两部片子拍完,文革就开始了。

冯喆死于1969年。当时,冯喆的妻子张光茹接到通知,跟着造反派去过现场。造反派不让她走得太近,她不敢哭出声。上吊的现场煞有其事,但她注意到冯喆的双脚没有离地。“脚没有腾空,怎么回断气?”她事后忍不住还是悄悄把疑问告诉了上影厂的好友张莺。
 
冯喆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个谜至今解不开。
 
小标题:白穆的回忆——“小道听说他在外面有生活错误” 

白穆的夫人汪丽贞说的比白穆还实际一点:“我们和冯喆原来是淮海别墅的邻居,我是居民小组长,我们住在一条里弄里几年,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轨行为。倒是听说我们弄堂里有两个小姑娘很喜欢她,而他并没有和别人多来往。说他作风不好,也是电影厂暗中传出的。里弄,至少我这个居民小组长没有听说过。”

小标题:林彬说:“没有听到过他有其他绯闻”

林彬早在40年代中期就与冯喆同台演出过话剧《家》,林彬说:“我们在演《家》的时候,冯喆与一位女演员发生恋情。他曾兴奋地对我说,演完《家》和她回北京一趟,再返沪就举行婚礼。没想到她回来时带了另一位如意郎君,并且举行了婚礼。冯喆情绪因此低沉过一阵子。”
 
林彬说:“我在演员圈内,除了冯喆亲口告诉我的情变以外,没有听到过他有其他绯闻,尤其没有见到他与哪个女性有特殊来往,他给我的印象总是热情和气,乐于助人。”
 
小标题:牛犇的回忆——冯喆说,只有两件宝贝:一个老婆和一个你送的马头 

牛犇小冯喆14岁,说起冯喆特别有感情: “冯喆1948年在香港六国饭店举行婚礼,同行们纷纷挑精美礼品相赠,我当时13岁,想来想去,只有把自己最喜欢的水晶石马头送去,才显得别出心裁。没想到,冯喆和他夫人都特别喜欢这个马头;友人们帮助收拾礼品回新房,我送的这件礼品是他们自己捧着回家的。两年后,冯喆夫妇回上海,家里条件比香港有所改善,简单的家具上就放着这个马头。冯喆总跟朋友们说,这个是牛犇送我的结婚礼物,我像待见宝贝儿女一样待见它,它已经成了我们家最知冷暖的成员。 冯喆离开上海前,曾到几位老朋友家辞行,见我时,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这个马头对我说,小牛犇,你看我结婚了十二年了,剩下的就只有两件宝贝,一个老婆和一个你送的马头。 当时我看着他,只觉得鼻子发酸,我同情他,却不能代他吐露冤情。”

小标题:铁牛说:“我没有参加处理他的事”
 
铁牛生病住院,我是第二次去看他。我们闲谈了几句, 我就直接问他关于冯喆的事,铁牛很快回答:“他是生活问题”。 
“什么生活问题?” 
“我也不清楚,都是在外面发生的。” 
“有具体对象么?” 
“我不清楚。” 
“不清楚怎么会受党纪处分呢?有人说被开 除了党 籍。” 
“没有开 除 党 籍。” 
“怎么别人都说开除了呢?” 
“那我不知道。” 
“你认为冯喆该不该开 除 党 籍? ” 
铁牛提高嗓门说:“不该开除。” 
我奇怪了,问:“他的问题谁处理的?” 
铁牛委屈地摇头:“我不知道,我也没有参加过处理他的事。 ” 
“那更玄了,你是支部书记都不知道,难怪我问别人时他们都摇头。” 
铁牛认真想了想说:“老人都死了,还有丁一在,你可以去问问她。” 
稍后,我又问:“冯喆到底同哪个女人有来往?” 
“听说他在路上要抱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先答应了,看见有人来时,大叫,结果到了派出所。” 
“你见过那女人么?” 
“这么多年了,早忘了。” 
铁牛见我态度诚恳,他也坦诚说:“我和冯喆很好,他常到我家吃饭,去四川前我还请他吃了一顿。” 
“别人都认为冯喆如果不去四川,不会死,你说对吗?” 
铁牛点点头,大声说:“不去不会死。” 

小标题:杨公敏的回忆——冯喆说:“我的脾脏都拿掉了,还能做什么坏事呢?”
 
杨公敏曾经是演员,后来是天马厂党委办公室责任。他对冯喆的前前后后比较了解。 
杨公敏说:“当时,朋友们巴不得早日为他撤销处分,但就在这时,有两个高中女生找到我,控告冯喆与其中一位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那个女生还写了书面材料。从材料上看,是女孩子自己找到冯喆住处去的。为此我一面向总支汇报,一面私下问过冯喆;你怎么这个时候又犯错误?冯喆不等我把话说完,就委屈地说:我的脾脏都拿掉了,还能做什么坏事呢? 
我因此记起1954年与冯喆同在安徽拍摄《淮上人家》时,他染上了血吸虫病,在瑞金医院曾住了很长时间,最后切除脾脏根治。” 
“切除脾脏是不是失去了性 功能?” 
“在医学上不能绝对这么说......你只能说患上血吸虫病的人造成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切除脾脏治疗,虽然会好转,但是常常会体乏、无力、丧失正常性 功能.......” 

http://tieba.baidu.com/f?kz=156525523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阳阳妈妈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9-10-27   
“切除脾脏是不是失去了性功能?”

这个肯定不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09-10-27   
这个帖子做得俺累喜了,就阳阳妈捧场。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09-10-27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09-10-27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麻将文盲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09-10-27   
我也来捧场。

5楼那个太深情了。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09-10-27   
谢谢麻将!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wenwendywe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09-10-27   
我 也来捧场!

冯喆 (不会发音)影星好帅!!!
感恩,平安,喜乐,惜福。。。
weiwei 离线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09-10-27   
第一次听到冯喆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在文革后第一批平反昭雪的人名单中,很多人写了回忆文章。
后来看了《羊城暗哨》、《桃花扇》才觉得这演员很帅,但也可能是剧本等原因,我好像对冯喆演的角色没有任何印象,现在唯一想的起来的是《桃花扇》中的侯朝宗。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09-10-27   
引用
引用第15楼wenwendywen于2009-10-27 20:20发表的  :
我 也来捧场!

冯喆 (不会发音)影星好帅!!!



zhe,发这个音,亲爱滴!

俺也觉得他好帅,是俺喜欢的类型。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09-10-27   
俺发现俺比较稀饭单眼皮男人,国内的男演员里,俺花痴得不多,基本上哈喇子都流到国外帅锅那儿去了。经常YY的国内小生MS只有两位:一个是冯喆,一个是王志飞,嘿嘿!俺滴电脑里经常存着这俩人的片片。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柳牛牛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09-10-27   
自己歪下楼,上张王帅锅的照片。
图片:200791815303_12299825.jpg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