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些这方面的文章。细柳可去看看。下面是我刚查到的之一篇:
http://www.cnpsy.com/ReadNews.asp?BigClassID=18&NewsID=270&SmallClassID=18&SpecialID=16怎样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
2008-2-27 23:30:19 卢静 阅读7530次
当宝宝问“妈妈我是哪里来的?你是怎么生我的?我是怎么到你的肚子的?妈妈为什么要生我?”这些问题时,很多妈妈们都有些为难,由于传统观念太深,性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禁区,有些妈妈会对此感到措手不及,尴尬,她们不知到底该说什么?
有些妈妈为避免尴尬,大多会开玩笑式地回答:“宝宝是鸟叼来的;垃圾箱里捡来的;桥底下捡回来的;大街上捡来的;树上掉下来的;胳肢窝掉下来的;天上掉下来的;肚脐眼钻出来的;别人家抱来的,土里变出来的;石头里蹦出来的;蛋里出来的;马路边捡来的;甚至有妈妈说是拉屎拉出来的。” 还有些妈妈还会说“宝宝是小天使送来的礼物,或者说宝宝象个小苗一样种在妈妈肚子里,宝宝太大了,肚子里呆不下了,所以就出生了。”
据前苏联斯明卡娅的研究3 ~ 5岁的孩子是直觉行动思维及具体形象思维者, 他们总是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和听过的事物来思考问题。妈妈的回答会令孩子们信以为真。但这些答案无疑会令孩子们伤心,对父母产生疏离感并切在长大知道真相后,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说我是捡来的或从树上掉下来时,很伤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相信这是真的,尤其是当我不听话被妈妈打的时候,我就更加相信这是真的,以为妈妈不爱我。
有些妈妈以“你还太小不懂这个,以后我会告诉你”来搪塞孩子,事实上回避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你暂时脱离困境,但你给予孩子的信息是你不想和他们谈性问题,孩子们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对性的摸索,孩子们会从大人的态度上猜测性。这只会令孩子对这一过程更有神秘感,更有好奇心,以不正常的目光去探寻这件事情的真相。而且还会引起孩子对性观念和态度的错误认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会留下性是不能过问的,是神秘的,是肮脏下流的阴影。
. 据研究,在孩子大约4岁左右,他们就已经懂得宝宝们不是自动出现的,在这个过程开始时一定有些什么事发生,3-6岁就开始询问“我是哪里来?”的问题。早期性心理学家霭理斯认为,儿童之所以有此活动,一半是由于很单纯的游戏冲动,一半是由于知识的愿望。现代性学家则认为,0—100岁的人都有性的需要,这种提问或许是出于性的需要和知识的愿望吧。那么,究竟该如何回答孩子的提问呢?笔者根据自己对心理学和性学的理解,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1、满足孩子的性权利
伴随1999年“世界性学会性权利宣言”而来的世界第三次性学高峰,性学界提出,要实现性的四权,即全人类、全年龄、全性别、全自由。孩子理所当然要享有他们的性权利,这是四权的要求。具体到回答“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满足孩子的一个知情权,以及满足孩子的性意识冲动。所以对于具有现代文明素养的家长,这个问题必须回答,关系到孩子们对文明社会的认同。
2、化解反叛的性导师
尽管目前教育多元化,教师、家长都在关注孩子的性健康,但谁又最恰当来回答孩子的问题呢?性学界倾向认为主要是母亲,因为母亲所授予子女的性知识应当完全不带任何正式与特殊的意味,就通常的情形来说,母子关系总是很自然很亲密的,在这种关系之下,一切生理的作用都可以成为问答与解释的题材,并且贤明的母亲还能自然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另外,3—6岁的孩子处于第一反叛期,对权威的说法往往反应迟缓,亲密关系还容易化解孩子的反叛心理。
3、维护成长的性自觉
孩子的性自觉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性心理学家霭理斯认为,对待孩子性成长的态度应该是一个保健的态度,健是目的,保是手段,需要大人注意。提问“我从哪里来?”是孩子性活动的一部分,保健的任务不在呵斥禁止这类提问,而在于维护孩子的求知欲、性心理、性冲动不受到挫折,不伤害到其他人,以至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有一个研究,把已婚的女子分作两组,一是自以为婚姻生活愉快的,一是不愉快的。结果发现,在愉快的一组,幼年受过一些性指点的占57%,而在不愉快的一组,只占44%。
4、传递单纯的性知识
孩子向家长进行涉及性方面的提问,说明孩子还处在单纯的状态,家长便应同样单纯而自然的加以答复。如此,在孩子的心目中,性可以不成为一个神秘的题目,孩子既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思想的发展又不会受阻,也展缓了性方面的情绪。
如何单纯?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 将生命产生的过程象喝水、吃饭一样平淡地告诉孩子。
例如有一个妈妈是这样做的,“首先我肯定地告诉他,宝宝是妈妈生的,因为爸爸妈妈想要宝宝,所以爸爸妈妈结婚后就有了宝宝,至于最难答的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我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儿子从妈妈的产道出来,儿子接着又问产道在哪里?‘在下面’我指着身体下部告诉他。至此,儿子再也没有问我为什么?”
其实孩子此时想满足的,只是想知道他是哪里来?对于成人的性行为孩子并不懂也不关心,心理学家安妮•C•伯恩施坦对孩子们怎样理解生育做过研究。她把问怎样生育的学龄前儿童称为“地理学者”,它强调的是在什么地方。孩子们想知道宝宝们是从哪里来的,以及他们出生之前在什么地方。当儿子知道他是妈妈生的,是爸爸妈妈所期待的,他很高兴,只有被爱包围的孩子才会温暖。
第二,将生命产生的过程分段、倒叙地告诉孩子。
孩子显然缺少整体理解的能力,每告诉他一部分,他就会以为是全部,或者自己将其他部分自动补充进去。还是上面的例子,首先告诉孩子是妈妈生的,有的孩子就可能打住了。如果孩子还继续追问,那就继续告诉他是从产道出来的------直到最后爸爸妈妈结婚这个环节。
孩子会自以为是对家长没有告诉的部分进行补充,并为自己的补充而兴奋。他的补充显然离性的色彩更远,如果大体上是对的,就给予肯定,反之还得纠正,以免给孩子留下欺骗的固着。
上述四个方面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性权利、性生理、性自觉、性理解,不回避尴尬,正面、直接、感性揭示事情的真相,让家长承担起回答孩子性问题的责任,让孩子在父母之外寻求答案前,从容、健康度过人生的第一个性困惑。